并发编程理论基础——Java线程的生命周期(上)(八)

Java 语言里的线程本质上就是操作系统的线程,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通用的线程生命周期

  1. 初始状态,指的是线程已经被创建,但是还不允许分配 CPU 执行。这个状态属于编程语言特有的,不过这里所谓的被创建,仅仅是在编程语言层面被创建,而在操作系统层面,真正的线程还没有创建。
  2. 可运行状态,指的是线程可以分配 CPU 执行。在这种状态下,真正的操作系统线程已经被成功创建了,所以可以分配 CPU 执行。
  3. 当有空闲的 CPU 时,操作系统会将其分配给一个处于可运行状态的线程,被分配到 CPU 的线程的状态就转换成了运行状态
  4. 运行状态的线程如果调用一个阻塞的 API(例如以阻塞方式读文件)或者等待某个事件(例如条件变量),那么线程的状态就会转换到休眠状态,同时释放 CPU 使用权,休眠状态的线程永远没有机会获得 CPU 使用权。当等待的事件出现了,线程就会从休眠状态转换到可运行状态。
  5. 线程执行完或者出现异常就会进入终止状态,终止状态的线程不会切换到其他任何状态,进入终止状态也就意味着线程的生命周期结束了。

这五种状态在不同编程语言里会有简化合并。

  1. 例如,C 语言的 POSIX Threads 规范,就把初始状态和可运行状态合并了;
  2. Java 语言里则把可运行状态和运行状态合并了,这两个状态在操作系统调度层面有用,而 JVM 层面不关心这两个状态,因为 JVM 把线程调度交给操作系统处理了。

Java 中线程的生命周期

  1. NEW(初始化状态)
  2. RUNNABLE(可运行 / 运行状态)
  3. BLOCKED(阻塞状态)
  4. WAITING(无时限等待)
  5. TIMED_WAITING(有时限等待)
  6. TERMINATED(终止状态)
  7. 在操作系统层面,Java 线程中的 BLOCKED、WAITING、TIMED_WAITING 是一种状态

RUNNABLE 与 BLOCKED 的状态转换(1种情况触发)

  1. 触发条件:线程等待 synchronized 的隐式锁
  2.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代码块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执行,其他线程只能等待,这种情况下,等待的线程就会从 RUNNABLE 转换到 BLOCKED 状态。而当等待的线程获得 synchronized 隐式锁时,就又会从 BLOCKED 转换到 RUNNABLE 状态。

线程调用阻塞式 API 时,是否会转换到 BLOCKED 状态呢?

  1. 在操作系统层面,线程是会转换到休眠状态的,但是在 JVM 层面,Java 线程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 Java 线程的状态会依然保持 RUNNABLE 状态。
  2. JVM 层面并不关心操作系统调度相关的状态,因为在 JVM 看来,等待 CPU 使用权(操作系统层面此时处于可执行状态)与等待 I/O(操作系统层面此时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区别,都是在等待某个资源,所以都归入了 RUNNABLE 状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