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工作
①
确认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数量及配置清单。
②
跟IDC提供商(一般为移动)确认机柜位置、机柜提供电力、机柜高度。
③
根据业务及机柜条件规划服务器位置。
④
根据业务需求,申请IP地址,制作防火墙策略。
⑤
IP地址、主机名规划,远程管理规划,制作机房拓扑图。
⑥
制作服务器列表。
二.硬件工作
①
依照机房拓扑图对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进行上架。
②
网线、电源线部署
三.软件工作:
①
配置远程管理卡:(适用于DELL R720)
a)
idrac默认设置:
username=root
密码=calvin
IP地址=192.168.0.120
b)
根据规划修改管理地址和密码
c)
统计网卡MAC地址,制作MAC地址表
②
组RAID:(适用于DELL R720)
a)
启动过程中按CTRL+R进入配置界面
b)
选择最顶端按F2,进行删除,对不能正确识别硬盘的机器使用CTRL+P操作
c)
重新组RAID,选择硬盘
d)
磁盘初始化
③
超云启动中CTRL+H(组RAID)
四.配置交换机网络
五.装一台机器系统,安装自动化部署软件cobbler
六.批量安装操作系统
配置好cobbler后只需要重启需要安装系统的机器就行。
备注:需要在配置脚本中写入IP,主机名等初始化数据。
七.更新系统软件
yum update –y
八.检查主机名,磁盘分区,SWAP大小,网卡地址
① hostname
② fdisk
–l,
df –h
④
free
–m
⑤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有时候网卡是em1
九.挂载sdb卷(如果有sdb的话)
①
parted /dev/sdb可以输入p打印磁盘信息,查看分区的情况,找到起始和结束位置。
②
mklabel gpt
设置分区类型为gpt
③
mkpart primary 0% 100%
primary指分区类型为主分区,0是分区开始位置,100%是分区结束位置。相同的命令为:mkpart primary 0-1或者是:mkpart primary 0 XXXXXX结束的空间
④
打印当前分区,查看分区设置是否正确
⑤
quit完成后用quit命令退出。
⑥
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磁盘。如果支持EXT4可选择格式化为EXT4,格式化成ext3的时候又出现问题。Ext3默认的block size的大小为4k,最大只能支持8T的空间。格式化时指定block size的大小为8K这样最大可以支持16T的空间。相应命令:mkfs.ext3 -b 8192 /dev/sdb2
挂载到/data目录下
当在系统里创建了一个新的分区后,因为mount挂载在重启服务后会失效,所以需要将分区信息写到/etc/fstab文件中让其永久挂载,/dev/sdb1 /data ext4 defaults 0 0保存退出,重启后/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