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我们使用费思泰克FT6301A可编程电子负载仪,模拟负载端,测试方法为在USB接口输出极限状态下(能固定4.3V以上),进行输出放电1小时以上,通过仪器实时监控其输出状态,根据得出的结果,来判定目前主流平台的USB输出能力。测试平台
主板昂达Z87
测试接口板载后置USB2.0、USB3.0、前置USB2.0、3.0(拆机箱)
电源游戏悍将红星R500S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
评测方案电性效果:
费思泰克FT6301A可编程电子负载仪
平台测试
在平台方面,我们选用了昂达Z87作为本次的测试主板,在USB接口方面,其拥有4个USB2.0后置接口,2个USB3.0后置接口,两组前置USB2.0针脚,一组前置USB3.0针脚。
测试结果:
前置USB3.0输出结果
前置USB3.0输出细节
对于板载接口具体输出表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附件查看: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在前置接口方面,USB2.0能够保持4.5W左右的稳定功率输出,其电性表现比目前的主流充电器、移动电源来说,相差不远,稳定1A的输出下,电压偏低了一点,而USB3.0部分,则能够稳定保持9.12W的功率输出,此时输出电流固定在2.1A,电压为4.34V,接近截止电压,基本是其可用的最大输出功率了。
板载后置USB2.0输出结果
板载后置USB2.0输出细节
对于板载接口具体输出表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附件查看:
在板载接口部分,其表现惊人,板载USB3.0能够保持稳定13.07W功率输出,当然此时的电压已经接近截止电压4.3V,不过电流方面稳定3A,要高速充电基本没问题,而在板载USB2.0接口方面的表现有点逆天,比后置USB3.0还要高点……输出功率达到13.19W,其输出功率最大能到9W,远远超出了前置USB接口的表现(说好的5V/0.5A去哪了?),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大容量设备的充电使用。
而在稳定性上,这几种接口都能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尤其像是在输出电压的波动上,基本都不会超过0.1V,为数码设备供电绝对不成问题。
总结:虽然从电性规范来看,使用PC USB接口在充电速度上会有一定的损耗,不过从实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主流主板基本都调高了USB的输出功率,不再像以前限制的比较紧。而像前置USB2.0接口的输出功率,基本与独立充电头相当(速度会稍慢一点就是了),而USB3.0的接口,满足大容量设备使用也毫无问题,甚至还有部分富余……至于快速充电嘛,其实其效果也与目前的充电头差不多,只能说比起5V/0.5A的时代,要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