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bench 流固耦合_学经典版APDL,还是Workbench?别再犹豫,看完就决定吧

本文通过六个案例,对比分析了使用Workbench进行流固耦合、压杆失稳、固支管子模态、厚壁圆筒应力、弹塑性以及变截面壳体等分析。展示了Workbench在CAE领域的强大功能和未来趋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319ec2f1e51ebb9cce7247badebacb8.png

遥想当年网上仍在激烈争论"到底是学习经典版还是workbench?",而随着act插件的出现,经典版APDL的绝大部分高级功能已经移植到workbench中,基于workbench平台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将是未来CAE的发展趋势,接下来用几个案例介绍Mechanical的强大。

案例一、外伸梁受力分析

1、问题描述

一根外伸梁受力如下,包括集中力、均布力、弯矩。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求其支反力、挠度、剪力图、弯矩图。(详见《材料力学》王世斌主编,P102例3-4)

62f3c5d3c14320d0cacd6a86ae7973b9.png


图1 外伸梁受力示意图

2、分析过程

采用梁单元Beam188模拟,在DM草图创建四条直线生成一个线体并赋予截面。给梁施加简支约束,按照图1加载集中力、均布力和弯矩,如图2所示。

f7a11d571867a161da2cf2958fd7c134.png


图2 边界条件示意图

3、 求解结果

由于施加的集中力为负值,所以剪力图与理论结果反向。

a798d6d57e2eca16d5b4060261f9a2d5.png


图3 剪力弯矩位移图

7ba5d495687805394a54bfbd12e56125.png


图4 支反力结果

案例二、细长压杆失稳分析

1、问题描述

一细长杆件承受压力载荷,已知杆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截面的高度h和宽度b均为30mm,杆的长度l=2000mm,材料为Q235钢,弹性模量取2e5MPa,试计算不同约束条件的临界压力。

表1 压杆长度系数

fa8e99a588bbe28f3babe3eee6f02d1c.png


杆横截面的惯性距为:

1f17559af7272abf783e320377c45b57.png

杆横截面的面积为:

0169a71bcef3bfc98482682d4cbf8bcc.png


杆横截面的最小惯性半径为:

286ed9e63999fe4eabd0c7c34810f181.png

杆的柔度为:

d773559f1a9a16b4b519f9bb4c0c4f7e.png


因为受压杆材料为Q235A,且柔度λ>100,所以可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压力。根据欧拉公式有

9e62bc9b6d8ae79a4ff9e2aee2d21382.png


当一端自由,一段固支时,Fcr=8327.48N;当两端铰支时,Fcr=33309.91N;

当一端铰支,一端固支时,Fcr=67979.42N;当两端固支时,Fcr=133239.65N。

2、分析过程

采用梁单元Beam188模拟,在DM草图创建直线生成一个线体并赋予截面。

当一端自由,一端固支时,得到模拟值为8326.3N。

3b3266e1a630e434cf826204e9212c07.png

图1 屈曲结果(一端自由一端固支)

当两端铰支时,得到模拟值为33291N。

12d71846010492c684695f871435ea64.png


图2 屈曲结果(两端铰支)

当一端铰支,一端固支时,得到模拟值为68056N。

84e68b16a0d707188b132aea898138b2.png


图3 屈曲结果(一端铰支一端固支)

当两端固支时,得到模拟值为132936.04N。

65c8a7bba751b64b896633b193278326.png


图4 屈曲结果(两端固支)

3、结果对比

表2 结果对比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查找关于流固耦合动力模型中体域叶片模型的架构图。首先,用户提到的流固耦合动力模型涉及体与体结构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叶片模型的应用中。我需要先理解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是在研究风力涡轮机、航空发动机叶片或其他旋转机械的流固耦合分析。 接下来,用户引用了ANSYS/LS-DYNA和ANSYS AUTODYN的相关内容,说明他们可能在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分析。因此,我应该围绕这些软件的文档或资源来寻找架构图的信息。首先,我需要确认ANSYS的官方文档或用户手册中是否有相关的架构图。通常,这类软件会有详细的模型构建步骤和示意图,尤其是在处理流固耦合问题时。 然后,考虑到架构图可能包含体域叶片的结构划分、网格类型、边界条件设置以及耦合界面等信息,我需要建议用户查阅具体的模块文档,比如LS-DYNA的FSI(流固耦合)部分或AUTODYN的相关案例。此外,术论文和案例库也是寻找架构图的好来源,许多研究会在论文中提供模型架构的示意图。 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步骤来获取这些图表,比如在ANSYS Workbench中如何搭建模型,或者如何设置体域和体域的耦合参数。因此,我应该分步骤说明可能的查找途径,包括软件文档、术资源和技术支持渠道。同时,提醒用户注意架构图中关键要素,如网格划分方法和耦合算法,这些对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最后,确保回答符合系统级指令,使用正确的中文和LaTeX格式,并生成相关问题。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比如是否提到了用户可能忽略的耦合界面细节或网格独立性验证,这些都是构建准确模型的重要因素。</think>关于流固耦合动力模型中体域叶片模型的架构图,以下是关键信息和获取建议: 1. **ANSYS/LS-DYNA与AUTODYN的模型构建** - 在ANSYS Workbench中,体域叶片模型通常通过结构模块(如Mechanical APDL)定义,采用$solid$或$shell$单元划分网格,并通过*耦合界面算法*与体域(如Fluent或CFX模块)实现双向数据交换[^1][^2]。 - 典型架构图会展示: - 体叶片的结构网格(如六面体/四面体单元) - 体域的欧拉/拉格朗日网格 - 界面耦合区域(如FSI边界条件标记) - 时间步同步机制示意图 2. **具体获取途径** - **ANSYS官方文档**:在AUTODYN用户手册中搜索关键词“blade FSI”或“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case studies”,部分案例包含模型架构示意图 - **术论文**:推荐检索《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中关于“turbine blade FSI”的研究,例如: $$ \rho_s\frac{\partial^2 u_i}{\partial t^2} = \frac{\partial \sigma_{ij}}{\partial x_j} + f_i^{fluid} $$ 这类研究常包含详细的耦合模型框图[^1] - **ANSYS案例库**:登录ANSYS Customer Portal,在“Example Problems”中筛选“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类别,案例“FSI Analysis of Wind Turbine Blade”包含完整架构图 3. **架构图关键要素示例** ```text |-----------------------| |-----------------------| | Fluid Domain |<---FSI--->| Solid Domain | | (Pressure/Velocity) | 边界 | (叶片结构应力/位移) | |-----------------------| |-----------------------| ▲ ▲ | 数据传递 | 材料本构模型 CFD求解器 结构动力求解器 ``` 建议优先查阅ANSYS官方资源:登录ANSYS客户门户后,在搜索栏输入“FSI blade model schematic”可找到相关技术文档(需账户权限)。若无法获取,可联系当地ANSYS技术支持申请特定案例资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