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预测控制的缺点_一个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简单实现

本文通过生活中的例会管理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概念,对比PID控制器的局限性,阐述了MPC如何利用系统模型、当前状态和未来控制量预测输出并优化控制效果。实际案例中,通过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预测模型,并使用优化方法求解控制输出,以实现系统状态的精确跟踪。最后,介绍了MPC在Simulink中的仿真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9520c3e9acfcd58d616ff4bb110d269.png

1 生活中的启示

情景如下:你们团队每天早晨开一次例会,主要会议内容是你汇报工作进度,领导根据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你领到工作计划后开始工作。每天都这样周而复始,从领导的角度看,这件工作实现了“闭环”,工作进度“可控”,这就是闭环控制系统。

65cd92ff1e7111df498e265d43efb891.png
图1 闭环控制系统

不同的领导(控制器)水平有高又低,按照介绍控制器先踩一脚PID的国际惯例,设:

393d2cf2bc027d32693d08ea342a6696.png

则PID控制器的控制律为:

从该控制律中我们可以看到PID的两个问题:

1, PID控制器不具有“前瞻性”:参与计算的各个量,有当前的

,上个控制周期的
,以及之前所有的
累计和,偏偏没有未来的
。这个“领导”目光过于短浅,只求今天能完成任务,哪怕第二天公司就倒闭了,那也是第二天要解决的麻烦,今天该干啥干啥。

2, PID属于无模型控制。作为一个“领导”,PID仅仅通过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上的差距,以及三个近乎魔法般的数字,就制定了工作计划,完全不考虑你的工作能力和这项工作的难度,这是非常失职的。

为了提高工作的的可行性,经过思考,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方案:

  • 领导听完你的汇报后,根据工作进度(系统状态)、工作目标(参考值)、你的工作能力和任务难度(系统模型),制定了未来10天的工作计划,每一天要干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领导将这十天计划里面第一天的计划交给你,剩下九天的计划销毁。
  • 第二天重复上述过程。

显然第二种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它能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同时兼顾了未来的工作计划、你的工作能力和任务的难度,更符合我们的认知。

当然这种方案还有一点小缺陷,比如“剩下九天计划销毁”,领导看了这个方案肯定心里不舒服,辛辛苦苦做的计划凭什么销毁呢?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提出了“控制时域”和“预测时域”的概念。控制时域是指领导做多少天的计划,预测时域是指领导思考多长远的进度。比如,领导考虑到计划跟不上变化,想太长远没意义,就先做了五天的计划(控制时域是五天),然后第6-10天的计划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