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手写数字识别实验报告_机器学习python实战之手写数字识别

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进行手写数字识别的实验,通过K近邻算法将二值图转换为1*1024向量,训练和测试数据集分别来自trainingDigits和testDigits文件夹。经过训练和测试,模型在946个测试样本中出现10个错误,误差率为1%。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看了上一篇内容之后,相信对K近邻算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今天的内容——手写数字识别是对上一篇内容的延续,这里也是为了自己能更熟练的掌握k-NN算法。

我们有大约2000个训练样本和1000个左右测试样本,训练样本所在的文件夹是trainingDigits,测试样本所在的文件夹是testDigits。文本文件中是0~9的数字,但是是用二值图表示出来的,如图。我们要做的就是使用训练样本训练模型,并用测试样本来检测模型的性能。

首先,我们需要将文本文件中的内容转化为向量,因为图片大小是32*32,所以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1*1024的向量。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def img2vector(filename):

imgVec = zeros((1,1024))

file = open(filename)

for i in range(32):

lines = file.readline()

for j in range(32):

imgVec[0,32*i+j] = lines[j]

return imgVec

实现了图片到向量的转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测试文件中的内容进行识别了。这里的识别我们可以使用上一篇中的自定义函数classify0,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测试向量,第二个参数是训练数据集,第三个参数是训练集的标签。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将训练数据集转化为(1934*1024)的矩阵,1934这里是训练集的组数即trainingDigits目录下的文件数,其对应的标签转化为(1*1934)的向量。之后要编写的代码就是对测试数据集中的每个文本文件进行识别,也就是需要将每个文件都转化成一个(1*1024)的向量,再传入classify0函数的第一个形参。整体代码如下:

def handWriteNumClassTest():

NumLabels = []

TrainingDirfile = listdir(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