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步骤
1、用户需求分析,使用一定的辅助工具对应用对象的功能、性能、限制等进行科学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是对信息的分析和定义,如视图模型化、视图分析和汇总,理想工具是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将抽象的概念模型转化为与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模型,是物理结构设计的基础,包括模式初始设计、子模式设计、应用程序设计、模式评价以及模式求精
4、物理结构设计,是逻辑模型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实现
5、数据库实施阶段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二、数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和企业等)进行详细调查,在了解现行系统的概况,确定新系统功能的过程中,收集支持系统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处理方法
三、概念结构设计
E-R图对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聚集和概括,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设计工作步骤包括:选择局部应用、逐一设计分E-R图、E-R图合并
四、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型设计,比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数据模型、将E-R图转换为指定的数据模型、确定完整性约束和确定用户视图
E-R图的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必须新增联系)
五、物理设计
主要工作步骤:确定数据分布、存储结构和访问方式
六、数据库实施
在计算机上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结构,数据加载,进行试运行和评价的过程
七、数据库运行维护
主要内容包括对数据库性能的监测和改善、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