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篇之ENC编码器配置双向视频通话(异地回传续)
大家好,前面有一篇文章说到异地回传,实际上也讲到了类似的配置,但那一篇重点介绍异地回传的要点(穿透),今天这一篇将侧重点放在配置双向视频通话上,而且已局域网为例,如果是异地双向视频通话,其实就是网络输入的时候填的是穿透后的拉流地址(播放地址)。
没看过异地回传文章
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486034/article/details/108264877
。
作为双向视频通话
,最好还是使用ENCSH
这款设备,因为它支持直接插耳麦,更多详细参数请看以下连接:
1: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3692684721
。
2: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42055924509
。
接口图如下:
将耳麦插入上图中的Line-IN
(对应麦克风线)和Line-OUT
(对应耳机线)口。
注意:如果你采用ENC1
这款,那么必须在自己买一个3.5Line
输出的调音台来支持耳麦。
下面开始进入实战配置,假设A<=>B
两台设备进行双向通话,设备A的IP是192.168.1.217
, 设备B的IP是192.168.1.218
。
注意:请用Google
浏览器配置设备,其他浏览器不兼容可能导致配置混乱。
因为A-B设备
是对称配置,所以下面只介绍A设备到B设备
单方向的配置,B设备到A设备
这个方向的配置时只是IP地址的变化。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192.168.1.217
登陆A设备(如果是B设备
,这里输入的是http://192.168.1.218
)。
A设备配置
第一步:进入编码设置
页,关闭不必要的频道
开关,保存
配置,如下图:
第二步: 进入编码设置
的音频参数
页,将音源
切换到Line
,保存
配置:
第三步:进入输出设置
页面,你用什么协议传输给对端就打开什么协议的开关,下面将介绍三种协议的配置方法,根据自己需要三选一就可以了。
RTSP
协议配置,直接打开RTSP
这样就会在播放地址
页中生成一个拉流地址
。如下图所示:
将这个播放地址
复制到记事本,等待配置B设备
时,填入B设备的网络输入
中。如果是做了穿透
只需要把这个地址的IP替换为穿透后的IP:PORT
。例如穿透后的IP和端口是10.10.10.10:11000,那么这个地址就是rtsp://10.10.10.10:11000/stream1
RTMP
协议配置,直接打开RTMP
查看播放地址
如下:
假如RTMP
穿透后的IP:PORT
是10.10.10.10:12000,那么这个播放地址则是
rtmp://10.10.10.10:12000/live/stream1
。
SRT
协议配置,进入SRT设置
页,直接打开SRT
,并记下端口9002
这时候播放地址
是空的,如下图:
因为SRT拉流地址
有自己的固定格式:
srt://编码器IP:SRT监听端口?mode=caller&latency=ms
。
对于A设备
,地址则是(如果是B设备
,下面的IP替换为192.168.1.218
):
srt://192.168.1.217:9002?mode=caller&latency=50
。
假如穿透后的IP:PORT
是10.10.10.10:13000,则SRT拉流地址
则如下:
srt://10.10.10.10:13000?mode=caller&latency=50
。
想了解更多关于SRT
的配置,请进入以下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486034/article/details/106939264
。
第四步:进入B设备
的编码设备
的网络输入
页,我们以SRT协议
为例,只需要将之前复制的A设备
播放地址黏贴到B设备
的网络输入
的流地址
栏中保存
即可,如下图:
到此,A设备到B设备
的配置完毕, 而B设备到A设备
的配置按照对称原则,从第一步开始配置一遍B设备,这样双向视频通话
就配置完毕了。下面我们看下B设备状态页
,视频是否过来:
今天写的有点累,花了一个多小时编辑完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