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事物阻塞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SQL查询监控MySQL中事务的锁状态,生成kill命令,以及检查和调整wait_timeout和innodb_lock_wait_timeout等超时参数,以避免因等待锁导致的问题,同时给出性能调优的建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查看现有事物(锁),批量生成 kill 命令

select CONCAT('kill ', trx_mysql_thread_id, ';') as kill_command, a.*
from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as a 
-- where trx_query is null 

2、查看指定数据库的线程,及其对应的事物(锁),批量生成 kill 命令

select CONCAT('kill ', trx_mysql_thread_id, ';') as kill_command, a.*, b.*
from information_schema.processlist as a 
left join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as b
-- join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as b
on a.id = b.trx_mysql_thread_id 

where a.db = 'my_db'
-- and b.trx_query is null

3、查看事物超时时间

SHOW VARIABLES LIKE '%wait_timeout%';

4、查看锁的超时时间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lock_wait_timeout 是一个服务器级别的参数,它用于设置所有连接在等待行级锁或表级锁时可以等待的最大时间。当连接等待的时间超过了 lock_wait_timeout 的值时,MySQL 将抛出一个错误,并终止连接。默认值为 31536000 秒(即一年)。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是一个存储引擎级别的参数,它仅用于设置使用 InnoDB 存储引擎的连接在等待行级锁或表级锁时可以等待的最大时间。当连接等待的时间超过了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的值时,InnoDB 将抛出一个错误,并终止连接。默认值为 50 秒。

建议将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的值设置得比较小,因为这可以有效避免因等待锁而导致的超时问题。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设置得过小,以免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出现频繁的超时错误。

MySQL事务机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核心功能之一。事务是一组数据库操作,这些操作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执行,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这种机制在处理金融交易、订单处理等关键业务场景中尤为重要。 ### 事务的 ACID 特性 MySQL事务机制遵循 ACID 特性,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 **原子性**: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完全不执行,确保事务不会部分执行[^1]。 - **一致性**: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不会被破坏,确保数据从一个一致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状态[^2]。 - **隔离性**: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每个事务的执行不会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避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3]。 - **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其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永久的,即使系统发生故障也不会丢失[^1]。 ### 事务的隔离级别 MySQL 支持四种事务隔离级别,每种级别提供了不同的并发控制和一致性保证: 1.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允许读取尚未提交的数据变更,可能导致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2.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允许读取已经提交的数据变更,避免脏读,但可能导致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3.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确保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结果一致,避免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可能遇到幻读。 4. **串行化(Serializable)**:所有事务串行执行,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但并发性能最差[^3]。 MySQL 默认使用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作为事务隔离级别。 ### 事务控制语句 在 MySQL 中,事务控制主要通过以下 SQL 语句实现: - `START TRANSACTION` 或 `BEGIN`:开始一个新的事务。 - `COMMIT`:提交当前事务,使所有更改永久生效。 - `ROLLBACK`:回滚当前事务,撤销所有未提交的更改。 - `SET autocommit = {0|1}`:控制是否自动提交事务(默认为自动提交)。 ### 事务的实现原理 MySQL事务机制主要依赖于其存储引擎(如 InnoDB)实现。InnoDB 通过 **重做日志(Redo Log)** 和 **回滚日志(Undo Log)** 来实现事务的持久性和原子性: - **Redo Log**:记录事务对数据页的物理修改,用于崩溃恢复时重放事务操作,确保事务的持久性。 - **Undo Log**:记录事务修改前的数据状态,用于事务回滚和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 ### MVCC 机制 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是 InnoDB 引擎实现高并发访问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为数据行保存多个版本来实现读写操作的隔离性,避免了读操作对写操作的阻塞。MVCC 主要依赖于 **Undo Log** 和 **Read View** 来实现版本控制和可见性判断[^3]。 ### 事务与锁机制 事务的隔离性和并发控制还涉及到锁机制。MySQL 提供了多种锁类型,包括: - **表级锁**:锁定整个表,适用于全表操作或结构变更。 - **行级锁**:锁定特定行,适用于高并发场景。 - **意向锁**:用于表明事务对表中某些行有加锁的意图。 - **间隙锁(Gap Lock)** 和 **临键锁(Next-Key Lock)**:用于防止幻读,确保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数据的一致性[^4]。 ### 事务的最佳实践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使用事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 尽量减少事务的执行时间,避免长时间持有锁。 - 在事务中按固定顺序访问资源,减少死锁的可能性。 -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平衡一致性与性能。 - 合理使用索引,减少锁的粒度,提高并发性能[^4]。 ###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事务控制示例: ```sql START TRANSACTION;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 WHERE id = 1;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 WHERE id = 2; COMMIT; ``` 在这个例子中,两个账户之间的资金转移操作被包裹在一个事务中,确保操作的原子性和一致性。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