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 ubuntu(16.04)之扩容介绍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Mware虚拟机中为Ubuntu系统硬盘进行扩容,包括调整虚拟磁盘大小及使用Gparted工具进行分区调整的过程。同时,解决了扩容后可能遇到的Linuxswap UUID更新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MWare 的设置

没有什么可以过多说的,完全是图形操作。这里直接上图吧:

1. 请注意填写需要“扩容到”的 size, 然后就是一个稍显漫长的等待过程。最终结果如下(我这里是扩到了 500 GB)

 

Ubuntu 系统的分区

在虚拟机层面上做完之后,就到了操作系统啦。由于我们只是扩了容量,但是没有分区,所以,默认情况下Ubuntu系统是无法是别的!!

这里有很多种方法来操作。但是还是推荐最简单的方式 “Gparted” 工具。

1. 首先是安装,可以选择使用termial: 

apt-get install gparted

或者直接使用Ubuntu自带的软件安装工具在线安装。(毕竟我们是Ubuntu啊!~~~) 安装完成后启动:

 

2. 首先删除 “extended”分区中的“linux swap”, 然后再删除“extened”。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将原分区(也就是我们的主分区)和未分区的部分连接起来

 

3. 选择sda1,然后右键 “resize/move”, 在其中填写需要扩大到的size

注意: 这里需要预留出一些空间为 "Linux swap"

 

4. 创建“extended”分区,并在其中设置 "Linux swap"。 到这里,我们的所有步骤就都完成了。如下图:

 

后记 

当我们扩容之后,发现在启动VM的时候,出现了挂载错误,需要等待1分30秒。如下:

a start job is running for dev-disk-by (1min30s)

 

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Linux swap 的 UUID 没有更新。  

解决方法是:

1. 打开 GParted, 查看Swap的信息:

 

 

2. 将UUID的值,手动替换到文件 "etc/fstab" 中

# /etc/fstab: static file system information.
#
# Use 'blkid' to print the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for a
# device; this may be used with UUID= as a more robust way to name devices
# that works even if disks are added and removed. See fstab(5).
#
#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 / was on /dev/sda1 during installation
UUID=c0c0cdac-85f8-414c-aa73-7b4cb7c0a982 /               ext4    errors=remount-ro 0       1
# swap was on /dev/sda5 during installation
UUID=94fc9f96-5c51-41dd-80ae-e228ec271bcf none            swap    sw              0       0
/dev/fd0        /media/floppy0  auto    rw,user,noauto,exec,utf8 0       0

 

3. 重新启动VM,错误没有再出现。搞定!!

<think>嗯,用户现在的问题是希望在Ubuntu16.04上实现磁盘扩容,但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依赖冲突的错误。参考之前的对话历史,用户提到在尝试使用gparted时出现"libglibmm-2.4-1v5依赖不满足"的错误,且发现是源配置错误导致的——把Ubuntu18的源配给了16.04系统。用户可能是个运维人员或者开发者,正在管理老旧系统。从ta引用自己"真想锤死两个月前配环境时直接抄其它博客的自己"这种表述来看,ta应该具备一定技术基础但被坑过,现在需要可靠的手把手指导。深层需求其实是:既要解决当前扩容问题,又要避免因系统版本老旧引发其他兼容性问题。考虑三个关键点:一是如何修复由错误源配置引发的包依赖问题;二是在依赖修复后如何安全使用gparted扩容;三是万一扩容失败时的备选方案。先看最关键的源配置修复。需要引导用户检查/etc/apt/sources.list文件,将其中所有"bionic"替换为"xenial",并推荐清华等国内镜像确保可用性。操作后要sudoaptupdate测试源有效性,这一步很重要——很多教程会漏掉验证环节。关于gparted的依赖问题,如果修复源后仍报错,可能需要强制降级到早期gparted版本(0.25.0+dfsg-5ubuntu1这类)。不过要提醒用户注意风险,老旧版本对新文件系统支持有限。同时提供aptitude作为备选解依赖工具,比apt-get更智能。磁盘扩容操作部分,考虑给出两种路径:图形化gparted操作和命令行parted/fdisk工具。重点标注boot分区不可移动,swap分区需要临时禁用等细节。尤其要强调LVM扩容的特殊步骤——从引用[4]看用户设备可能是RAID阵列。备份警告必须强化。之前对话中用户遇到过源配置错误,说明系统环境可能不稳定,操作前用dd备份分区表这种细节都要写清楚。rsync方案反而更安全,用户可能更容易执行。最后考虑给出问答预案。比如出现分区表损坏怎么用testdisk修复,系统无法启动时怎么用liveCD救数据等。这些应急方案对使用老旧系统的用户特别实用。</think> 在Ubuntu 16.04上安全实现磁盘扩容需解决依赖问题并正确操作分区工具,以下是**系统级修复+扩容操作流程**: --- ### **一、修复软件包依赖问题(解决gparted报错)** #### 1. **修正软件源配置** ```bash sudo sed -i 's/bionic/xenial/g' /etc/apt/sources.list # 替换所有错误源为16.04官方源 sudo sed -i 's/archive.ubuntu.com/mirrors.aliyun.com/g' /etc/apt/sources.list # 建议换国内源加速 ``` > **验证**:检查源是否含`xenial`字样 > ```bash > grep "xenial" /etc/apt/sources.list > ``` #### 2. **更新并修复依赖** ```bash sudo apt clean # 清除旧索引 sudo apt update --fix-missing # 强制修复缺失包 sudo apt install -f gparted libglibmm-2.4-1v5 # 重装依赖链 ``` > 若仍报依赖冲突,尝试: > ```bash > sudo apt dist-upgrade # 升级系统内可更新的包 > ``` --- ### **二、磁盘扩容操作(GPT分区表示例)** #### 1. **查看磁盘布局** ```bash sudo fdisk -l # 确认扩容目标磁盘(如/dev/sda) ``` > 输出关键信息: > ``` > Disk /dev/sda: 50 GiB # 扩容后总大小 > /dev/sda1 : 20 GiB # 待扩容的分区 > ``` #### 2. **扩容操作(使用gparted或命令行)** ##### **方案A:图形化工具(推荐)** 1. 安装GParted:`sudo apt install gparted` 2. 启动:`sudo gparted` 3. **操作顺序**: - 右键删除目标分区后的分区(如swap)→ 右键扩展目标分区 → 重建删除的分区 - 点击✅执行操作 ![](https://www.gparted.org/images/screenshots/gparted_main.png) ##### **方案B:命令行扩容** ```bash sudo parted /dev/sda # 进入交互模式 (parted) resizepart 1 100% # 将分区1扩展到磁盘末尾 (parted) quit sudo resize2fs /dev/sda1 # 调整ext4文件系统大小 ``` > ⚠️ **风险提示**:操作前**必须备份数据**!扩容中不可断电。 --- ### **三、验证扩容结果** ```bash df -h /dev/sda1 # 查看分区容量 ``` ```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50G 15G 33G 30% / ``` --- ### **常见问题修复** #### **场景1:分区被锁定(gparted报busy)** ```bash sudo umount /dev/sda1 # 卸载分区 sudo fsck -y /dev/sda1 # 修复文件系统错误 ``` #### **场景2:扩容后文件系统未更新** ```bash sudo e2fsck -f /dev/sda1 # 强制检查ext4 sudo resize2fs /dev/sda1 # 再次扩展文件系统 ``` --- ### **关键备份建议** 1. **分区表备份** ```bash sudo sfdisk -d /dev/sda > partition_table.bak # 保存分区表 ``` 2. **数据备份** ```bash sudo rsync -aAv /mnt/target /backup/ # 同步数据到安全位置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