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并行处理机制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2011 — 2012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设计题目 计算机并行处理机制的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1 年 9 月 6 日
目录
一、概述1
二、并行的概念1
2. 1 并行性1
2. 2 并行等级的划分1
2. 3 实现并行处理的技术途径3
三、计算机内部并行处理机制3
3.1流水线3
3.2超标量结构4
3.3 超流水线结构6
3.4 VLIW(超长指令字)6
四、计算机间的并行处理机制8
4. 1对称多处理机SMP8
4. 1. 1 SMP的结构和特性8
4. 1. 2 多处理机中的扩展存储层次结构9
4. 2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10
4. 2. 1 MPP的结构和特性10
4. 2. 2 当代MPP系统的公共体系结构11
4. 3机群12
4 . 3. 1机群的概念和特性12
4. 3. 2 机群的分类13
4. 3. 3 机群的体系结构13
五、总结与展望16
六、参考资料16
一、概述
计算机从1946年的ENIAC机问世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每一代计算机的性能都成数量级倍的提高,计算机的体积、重量、价格、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功能的多样性等均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通常以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器件的变革作为计算机换代的标志。但是,计算机系统实际上是器件、硬件、软件、算法、语言、系统结构以及通讯技术等的综合,所以计算机的换代也反映在上述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上。
促使计算机迅速发展和系统性能极大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器件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它是计算机得以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应当看到,如果不能最合理地利用这些新器件、新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们的内在潜力,设计和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只靠器件技术的变革是不行的,还需要硬件、软件、算法、语言、系统结构、通讯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变革才行。
在特定的时期里,器件的发展变化会因物理、工艺、价格等条件限制而有一定限度。在同一种器件技术水平上,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就是在系统结构上使用并行处理技术,挖掘出系统固有的并行性潜力,提高其并行性操作的程度。
并行性在不同的处理级别中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先行方式、流水方式、向量化、并发行、同时性、数据并行性、划分、交叉、重叠、多重性、重复、时间共享、空间共享、多任务处理、多道程序、多线程方式和分布式计算等。
二、并行的概念
2. 1 并行性
只要在同一时刻或是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它们在时间上相互重叠,都体现了并行性。也就是说,并行性包括同时性和并发性两重含义。同时性(simultaneity)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时间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性(concurrency)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 2 并行等级的划分
并行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等级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
从计算机系统内部执行程序的角度来划分
指令内部——一条指令内部各种微操作之间的并行
指令之间——多条指令在某一时刻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并行执行
任务或进程之间——多个任务或程序段之间的并行执行
作业或程序之间——多个作业或多道程序之间的并行执行
从计算机系统中处理数据的并行性角度来看
字串位串——同时只对一个字的一位进行处理,通常指传统的串行单处理机,没有并行性
字串位并——同时对一个字的全部位进行并行处理,通常指传统的并行单处理机,开始出现并行性
字并位串——同时对许多字的同一位进行处理,开始进入并行处理领域
字并位并——同时对许多字的全部或部分位组进行处理。
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各个步骤和阶段来看
存储器操作并行——可以采用单体多字、多体单字或多体多字方式在一个存储周期内访问多个字,进而采用按内容访问方式在一个存储周期内用位串字并获全并行方式实现对存储器中大量字的高速并行比较、检索、更新、变换等操作。典型的例子就是并行存储器系统和以相联存储器为核心构成的相联处理机。
处理机操作步骤并行——处理机操作步骤可以指一条指令的取指、分析、执行等操作步骤,也可指如浮点加法的求阶差、对阶、尾加、舍入、规格化等具体操作的执行步骤。操作步骤并行就是将操作步骤或具体操作的执行步骤在时间上重叠流水地进行。典型的例子就是流水线处理机。
处理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