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好友关系数据表设计_社交系统中用户好友关系数据库设计

本文介绍了社交系统中用户好友关系的数据库设计,包括单向和互为好友的表结构,以及如何通过SQL查询好友列表。还讨论了在好友关系复杂时如何加入分组,并给出了相应的SQL查询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础分析

第一步,有一张用户表,表内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比如账号、姓名、性别等信息。这里用tb_user表示用户信息表。

ID用户名

1张三

2李四

3王五

4赵六

第二步,需要将用户与用户直接建立好友关系。这里有两种情况:单向好友关系、互为好友关系。

- 单向好友关系就是张三在李四的好友列表中,但李四没有在张三的好友列表中;

- 互为好友关系,如果张三和李四为好友,则双方都在彼此的好友列表中;

好友关系设计

无论上面两种关系的哪一种,好友关系表都可以使用下面的设计,表tb_friend:

IDuser_idfriend_id

112

213

示例中,张三拥有李四和王五两个好友。

单向好友模式

如果是单向好友模式,那么两个人互为好友关系则插入的数据应该是这样:

IDuser_idfriend_id

112

221

也就是张三是李四的好友,李四也是张三的好友。此时使用sql语句查询时只用限定user_id作为条件即可查询出用户的好友列表:

select * from tb_friend where user_id = 1

1

互为好友关系

因为是互为好友关系,则只需要插入一条数据即可。对应的查询语句为:

select * from tb_friend where user_id = 1 or friend_id = 1

1

2

当然也可以使用UNION ALL来实现:

select friend_id as friends from tb_friend where user_id = 1

UNION ALL --使用UNION ALL,因为不存在重复的

select user_id as friends from tb_friend where friend_id = 1

1

2

3

注意事项:

- user_id1–>friend_id2和user_id2–>friend_id1是相同的记录,不需要重复插入;

- 为了快速判断两个人是不是好友,可在程序层插入数据前添加一个限制user_id1 < user_id2;

- 可加入缓存层(Redis或Memcached)来提高性能;

- 可从数据库层限制(user_id,friend_id)不可重复;

加入分组

如果好友数量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可引入好友分组,可进行如下改造:

IDuser_idfriend_iduser_groupfriend_group

112好友同学

213同学同学

在数据库中添加了user_group,当前user给friend设置的分组,friend_group是当前user的朋友对其设置的分组类别。

于是,查询好友列表的SQL如下:

select friend_id as friends ,user_group as my_group from tb_friends where user_id = 1

UNION ALL

select user_id as friends , friend_group as my_group from friend_id = 1

1

2

3

4

5

小结

至此社交系统中好友关系的设计及SQL语句使用基本完成。可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进行修改。在查询除好友的id列表之后就可以进行好友信息的查询。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in语句来查询会有不走索引、sql语句大小限制、性能等问题,可考虑使用左连接进行查询。

关于好友(社交)关系的数据库设计

比如QQ或者一些社交网站,好友关系的数据库应该如何设计?于是我自己大概的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开始,好友关系比较简单,比如:

603a34646e9829e2f3b2fe87f616a286.png

这样1,2,3,4互为好友,它的数据库可以这样设计: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users

(

user_id char(10) NOT NULL,

friend_id char(10) NOT NULL

);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1', '2');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1', '3');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1', '4');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2', '3');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2', '4');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3', '4');

SELECT *

FROM users;

7617e71fc253aca8e4ee6434f0b7721e.png

用两个字段来构成好友之间的关系,因为双方互为好友就不必重复存储。

那么要快速地进行好友列表的查询,sql应该这么写:

-- 查询id: 4的好友列表

SELECT friend_id AS friends

FROM users

WHERE user_id = '4'

UNION ALL --使用UNION ALL,因为不存在重复的(UNION会判重, 实际在插入时就知道了)

SELECT user_id AS friends

FROM users

WHERE friend_id = '4';

结果如下:

82bf007b1f0cb5079c51a0524cfe04e0.png

然鹅,当好友关系比较复杂时,比如加入了好友分组后,我便尝试进行一些改造,假设有如下一种好友关系:

da65a0c8685db2e04521ab76df711db9.png

每个人有自己的分组,两人之间可以在不同的分组中,比如3在1的同学分组中,而1在3的好友分组中,那么就必须加入两个字段,一个存储user_id的分组,一个存储friend_id的分组,重新设计如下: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users_g

(

user_id char(10) NOT NULL,

friend_id char(10) NOT NULL,

user_group char(10) DEFAULT '默认分组',

friend_group char(10) DEFAULT '默认分组'

);

INSERT INTO users_g VALUES('1', '2', '好友', '好友');

INSERT INTO users_g VALUES('1', '3', '同学', '好友');

INSERT INTO users_g VALUES('1', '4', '亲人', '好友');

INSERT INTO users_g VALUES('2', '3', '亲人', '亲人');

INSERT INTO users_g VALUES('2', '4', '朋友', '朋友');

INSERT INTO users_g VALUES('3', '4', '好友', '同学');

SELECT *

FROM users_g;

c40aaaa66eb117af2de7c569da30c423.png

于是查询好友列表的sql就变成了:

-- 查询id: 4的好友列表,及其分组

SELECT friend_id AS friends, user_group AS my_group

FROM users_g

WHERE user_id = '4'

UNION ALL

SELECT user_id AS friends, friend_group AS my_group

FROM users_g

WHERE friend_id = '4';

结果如下:

嗯感觉这样设计应该是可以的,当然我也希望有人能给出好的建议什么的啊哈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