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tus-II操作指南:FPGA设计入门教程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Quartus-II是由Altera公司开发的软件,专用于FPGA设计和开发,提供从设计输入到硬件编程的全套服务。本教程将引导初学者学习Quartus-II的界面、项目创建、设计输入、逻辑综合、时序分析、引脚分配、仿真调试和硬件编程等基础知识,帮助用户快速掌握FPGA设计的关键技能。 Quartus-II-使用方法简略教程.rar_Quartus-II-使用方法简略教程_quartus_quartus II

1. Quartus-II界面概述与基本操作

1.1 Quartus-II界面布局

Quartus-II作为Altera(现英特尔旗下)推出的FPGA/CPLD设计软件,其界面布局是通过多个窗口和面板来组织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区域:

  • 项目导航器(Project Navigator) :位于界面左侧,用于浏览项目文件和文件夹结构。
  • 工具栏(Toolbar) :显示常用命令和功能的图标按钮。
  • 编辑器区(Editor) :用于查看和编辑HDL源代码、图形设计文件等。
  • 编译报告窗口(Compilation Report) :在编译后显示编译状态和错误信息。
  • 波形查看器(Waveform Viewer) :用于查看仿真过程中的信号波形。

1.2 界面自定义

用户可以自定义Quartus-II的界面布局和功能设置。例如,通过“窗口(Window)”菜单项,可以添加或隐藏不同的工具窗口,以适应个人的工作习惯和项目需求。

此外,Quartus-II允许用户通过“视图(View)”菜单自定义快捷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3 基本操作流程

基本操作流程涉及创建项目、设计输入、编译与仿真等步骤。例如,创建项目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模板,然后添加设计文件和配置约束。在编译过程中,应仔细查看编译报告中的错误和警告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创建项目示例:

quartus_sh --create-project <项目名称> --template <项目模板>

在上述命令中, <项目名称> 需替换为你的项目名称, <项目模板> 替换为具体的模板名称。

2. 创建与设置新项目的策略和流程

2.1 新项目的创建步骤

2.1.1 理解项目设置的必要性

在进行FPGA设计时,合理配置新项目是确保设计成功的第一步。项目设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义工作环境的框架,包括了目标芯片、编译器设置和文件结构等。正确的项目设置能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简化设计流程、优化编译时间以及确保设计结果满足时序和资源要求。

  • 目标芯片选择 :根据设计需求和FPGA芯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FPGA芯片型号。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资源限制,如逻辑单元、存储资源、I/O引脚等。
  • 编译器设置 :Quartus II提供了多种编译器优化策略,用户可以根据设计复杂度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优化目标,例如最小化延迟或最小化芯片使用率。

  • 文件结构 :设置项目文件夹结构,包括源代码、约束文件、仿真脚本等,使得项目易于管理和维护。

2.1.2 项目向导的使用方法

项目向导是Quartus II提供的一个简便工具,引导用户通过一系列步骤完成项目的创建。启动项目向导后,用户需要按照向导提示完成以下步骤:

  • 指定项目名称和位置 :确定项目文件夹的位置和项目的名称。

  • 选择FPGA芯片 :根据设计需求和硬件目标选择合适的FPGA芯片或CPLD设备。

  • 添加设计文件 :向项目中添加现有设计文件(如Verilog或VHDL代码文件)或创建新的设计文件。

  • 定义项目设置 :设置编译器选项、仿真工具、时序约束等。

  • 完成项目创建 :向导最后提供一个确认界面,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项目即创建成功。

2.2 项目的配置管理

2.2.1 设备选择与项目设置参数

当设备选择完成后,Quartus II允许用户进一步设置项目的编译参数,以优化编译过程和结果。

  • 设备参数 :选择FPGA设备型号时,Quartus II会自动填充设备的参数,例如最大可用逻辑单元数、最大可用I/O数等。

  • 编译参数 :用户可以根据设计复杂度,对编译器进行调整,如开启或关闭某些编译优化步骤,设置优先级等。

  • 版本控制 :为了保持设计的可追溯性,Quartus II可以和版本控制系统集成(如CVS、Subversion或Git),保证每次更改都能被记录和管理。

2.2.2 文件管理与版本控制

文件管理是维护项目清晰和一致性的关键。Quartus II项目中的文件管理包括:

  • 文件类型管理 :项目中可以包含多种文件类型,如设计源文件、约束文件、仿真测试台文件等。

  • 文件层次结构 :在项目文件夹中,应按照逻辑层次组织文件,便于查找和维护。

  • 版本控制集成 :将版本控制系统与Quartus II项目集成,确保每次改动都能被追溯和复原。

2.3 项目高级设置与优化

2.3.1 设计文件的依赖关系

在复杂设计中,设计文件之间往往存在依赖关系。Quartus II可以识别这些依赖关系,并在文件更新后自动重新编译相关部分。

  • 依赖分析 :分析设计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为设计维护和编译优化提供依据。

  • 依赖管理 :通过管理依赖关系,确保设计的同步更新,避免因文件不同步导致的问题。

2.3.2 编译选项和资源分配

在Quartus II中,编译选项和资源分配是项目设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 编译选项 :包括综合策略、优化级别、时序驱动编译等。正确选择编译选项有助于实现更优的资源使用和性能表现。

  • 资源分配 :对于多核FPGA资源的分配,需要仔细规划。例如,设计可能需要特定的RAM块或DSP模块等。

第二章的代码示例与逻辑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来演示如何在Quartus II中创建和设置一个新项目。

创建新项目的Quartus II命令行示例

假设我们要创建一个名为"MyProject"的项目,针对特定的FPGA设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quartus_sh --flow compile --settings-files settings.qsfp --project-dir . --project-name MyProject --device 10AS066H2F34I3SGES
参数解释:
  • --flow compile :指定使用编译流程。
  • --settings-files settings.qsfp :指定项目的设置文件。
  • --project-dir . :指定项目目录为当前目录。
  • --project-name MyProject :指定项目名称。
  • --device 10AS066H2F34I3SGES :指定目标FPGA设备型号。

项目设置的可视化界面流程图

在Quartus II中创建项目并进行设置时,可视化操作更为常见。以下是使用项目向导创建新项目的流程图:

flowchart LR
    A[开始] --> B[启动项目向导]
    B --> C[指定项目名称和位置]
    C --> D[选择FPGA芯片]
    D --> E[添加设计文件]
    E --> F[定义项目设置]
    F --> G[完成项目创建]
    G --> H[项目创建成功]

此流程图展示从开始创建项目到创建成功的过程。用户只需按照向导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完成新项目的设置。

以上介绍了使用命令行和可视化界面创建Quartus II新项目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项目设置选项。接下来的章节会继续深入探讨项目的配置管理、高级设置与优化。

3. 设计输入与源代码编译的理论与实践

3.1 设计输入方法的多样性

3.1.1 HDL语言输入与图形化输入的对比

在数字逻辑设计中,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如VHDL或Verilog依然是最为常见的设计输入方式。HDL允许设计者详细描述电路的结构和行为,为编译器提供了直接的代码基础,从而生成适用于FPGA或ASIC的设计文件。

HDL语言输入的优势 : - 精确性 :HDL代码能够精确地描述硬件的行为,适合复杂逻辑设计。 - 复用性 :可以创建模块化的组件,便于在不同项目之间复用。 - 自动化 :HDL代码可以自动化地编译成硬件结构,减少了手动错误。

然而,图形化输入方式如Quartus-II的图形编辑器,提供了另一种设计输入手段,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或进行快速原型设计的场合:

图形化输入的优势 : - 直观性 :图形化界面使得电路的可视化更加直观,新手容易上手。 - 直观调试 :设计问题易于识别和修正,因为电路图清晰地展示了连接关系。

尽管如此,图形化输入相比HDL语言输入,在复杂度和灵活性上可能有限。对于复杂的系统级设计,HDL仍是首选。然而,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中,比如教学示例、简单的定制逻辑设计,图形化输入是一个便捷的选择。

3.1.2 第三方设计的导入与兼容性处理

在大型设计中,常常需要导入第三方设计以节省开发时间。兼容性处理成为了必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第三方设计采用的HDL标准、时序要求或库函数与当前项目不一致时。

处理兼容性问题的步骤 : 1. 确认标准 :检查第三方设计采用的HDL标准(例如IEEE 1364-2001或IEEE 1800-2012)并确保与项目兼容。 2. 模拟库的适配 :修改库引用,确保所有必要的库文件在项目中已正确导入。 3. 时序约束的调整 :重新定义时序约束,以满足项目特定的时序要求。 4. 模块封装 :对第三方设计进行适当的封装,以确保其接口与项目其余部分兼容。 5. 测试与验证 :经过修改的设计需要经过彻底的测试和仿真验证其功能正确性。

导入第三方设计是提高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处理好兼容性问题对于确保最终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3.2 源代码编译流程解析

3.2.1 编译器工作原理简述

源代码编译是将HDL代码转换为FPGA或ASIC可用的硬件描述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阶段:

  1. 词法分析 :将源代码分解为一系列记号(tokens),例如关键字、标识符和操作符。
  2. 语法分析 :根据HDL的语法规则,解析记号,构建出抽象语法树(AST)。
  3. 语义分析 :检查AST中的元素是否有意义,如变量的声明与使用是否一致。
  4. 逻辑综合 :将AST转换为逻辑网表,这是由逻辑门和触发器组成的表示形式。
  5. 优化 :对网表进行优化,减少资源使用和提高性能。
  6. 适配 :针对特定的硬件设备对优化后的网表进行适配。

编译器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但是通过理解其基本流程,可以帮助设计者分析和解决编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2.2 错误与警告的诊断技巧

编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警告对设计者来说是宝贵的信息源。有效诊断和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错误和警告的处理方法 : 1. 阅读信息 :仔细阅读错误和警告信息,它们通常指出了问题发生的位置和可能的原因。 2. 查看上下文 :结合代码上下文分析可能的问题来源。 3. 利用文档 :查阅HDL语言和FPGA/ASIC的数据手册,理解错误和警告背后的技术限制和规则。 4. 定位文件 :使用IDE的导航工具快速定位到错误发生的具体文件和行。 5. 对比范例 :尝试用一个已知能成功编译的设计作为参考。 6. 社区资源 :在在线论坛或社区寻求帮助,寻找可能遇到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技巧,设计者可以更高效地解决编译问题,从而减少调试时间和提高设计质量。

3.3 编译后的仿真与验证

3.3.1 仿真环境的搭建

仿真是在实际硬件编程之前验证设计的步骤。为了进行有效仿真,需要搭建一个可靠的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搭建的步骤 : 1. 环境选择 :选择一个适合的仿真软件,如ModelSim或QuestaSim。 2. 测试平台编写 :编写测试平台(testbench),它模仿外部信号和输入,并监视电路输出。 3. 仿真脚本 :创建仿真脚本,自动化测试过程和结果分析。 4. 参考模型 :如果可用,添加参考模型以比较预期结果和实际仿真输出。 5. 资源准备 :准备必要的仿真模型,如存储器、处理器或其他外设的仿真模型。

一个良好的仿真环境是确保设计正确性的基础,也是发现和修正问题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3.3.2 功能验证与结果分析

功能验证是通过仿真来检查设计是否达到预期功能的过程。

功能验证的步骤 : 1. 运行测试 :执行测试平台中的测试案例,观察输出是否与预期一致。 2. 记录结果 :记录仿真运行的结果,包括任何发现的错误和警告。 3. 问题定位 :使用调试工具或日志记录来精确定位问题所在。 4. 问题分类 :将发现的问题分类,比如是功能性的错误还是时序问题。 5. 修正设计 :根据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修正设计的相应部分。

结果分析是验证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它需要设计者仔细检查仿真输出,确保所有功能均按预期运行。

通过上述的章节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输入与源代码编译在现代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关键地位。掌握了这些理论和实践技巧,设计者能够更高效地处理项目需求,显著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逻辑综合过程与时序分析优化

4.1 逻辑综合的概念与目的

4.1.1 逻辑综合在设计流程中的作用

逻辑综合是将高层次的设计描述(如RTL代码)转换成低层次的门级网表的过程,这一转换是由综合工具自动完成的。这个过程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逻辑综合确保了设计能够有效地映射到特定的硬件架构上,并满足诸如速度、面积和功耗等硬件约束条件。理解逻辑综合的目的对于进行有效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逻辑综合将设计从描述阶段过渡到实现阶段。设计者可以专注于功能实现,而综合工具负责生成满足这些功能的门级电路。其次,逻辑综合允许设计者进行技术映射,即选择合适的逻辑元件(如查找表、触发器等)来实现特定的功能。这一步骤对于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可编程硬件上实施设计尤为重要。

逻辑综合的另一个关键作用是优化。综合工具尝试减少所需的硬件资源和提高电路性能,比如减少路径延迟、优化时序以及减小功耗。通过综合工具提供的各种优化技术,设计者可以进一步改进电路性能,以达到更优的设计指标。

4.1.2 综合优化的目标与方法

综合优化的目标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最小化硬件资源的使用 :优化过程会尽量减少逻辑门、触发器等元件的使用数量,以降低芯片成本。
  • 提高电路速度 :通过调整逻辑结构来缩短信号路径和减少延迟,从而使电路工作在更高的频率。
  • 减少功耗 :优化过程可能包括降低开关活动、利用低功耗技术等,以减少整体的功耗。
  • 满足时序要求 :确保电路的所有路径都满足时序约束,避免时序违规导致的信号不稳定。

实现这些目标的综合优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技术映射 :选择恰当的门级结构实现高层次的逻辑功能。
  • 重定时 :在不改变功能的前提下调整寄存器的位置,改善电路的时序性能。
  • 逻辑优化 :通过简化布尔表达式来减少逻辑复杂度,减少逻辑元件的数量。
  • 资源共享 :通过共享公共的逻辑部分,减少冗余逻辑,降低资源消耗。

逻辑综合优化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各个方面,并且多次迭代来达到最佳的设计结果。

4.2 时序分析与约束设置

4.2.1 时序约束的基础知识

时序约束是在设计流程中定义时间相关的参数,以确保电路在一定的时钟频率下可靠工作。时序约束在逻辑综合和后端布局布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的时序约束包括时钟定义、输入输出延时约束、以及设置路径的时序要求。

时钟是数字电路中驱动信号同步的关键信号。定义时钟约束意味着告诉综合工具关于时钟信号的频率、占空比等信息。这些信息是进行时序分析的基础。在FPGA设计中,一个系统可能包含多个时钟域,每个时钟域可能有不同的时钟频率和相位关系,合理定义时钟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避免时序问题至关重要。

输入输出延时约束关注信号从芯片的输入引脚到达内部逻辑电路或从内部逻辑电路到达输出引脚所需的最长时间。这种约束有助于确保数据在芯片外部和内部逻辑之间可靠地传输。

路径时序要求描述了特定信号路径必须满足的时序规范,包括建立时间(setup time)和保持时间(hold time)。建立时间是指输入信号必须在时钟边沿到来前稳定的时间,而保持时间是指输入信号在时钟边沿之后保持稳定的最小时间。

4.2.2 时序路径的分析与调整

时序分析主要是检查电路中所有的信号路径是否满足时序要求。如果某条路径违反了时序约束(比如出现建立时间违规),则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设计在所有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路径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确定关键路径 :分析找出电路中最长的路径,这些路径对时序的满足程度有决定性影响。
  • 检查时序违规 :检查所有的时序路径,确定是否存在时序问题。
  • 识别故障源 :分析导致时序违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逻辑过于复杂,或者是寄存器之间的距离太远导致信号延迟过大。

时序违规的调整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包括逻辑优化、增加缓冲器、调整寄存器的位置、修改时钟域等。其中逻辑优化可以通过综合工具的自动优化功能来完成,而其余的方法则需要设计者根据具体的电路结构和时序报告来进行手动调整。

4.3 优化技术与实施

4.3.1 常见的逻辑优化技术

逻辑优化是综合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目标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硬件资源的使用,以及提高电路的速度和降低功耗。逻辑优化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布尔优化 :简化布尔表达式,减少逻辑门的数量。
  • 资源共享 :合并逻辑上相似的部分,减少电路中的冗余元件。
  • 逻辑重组 :重新组织逻辑结构,减少信号路径的长度和延迟。
  • 延迟平衡 :对电路中的路径延迟进行平衡,避免某一条路径成为速度瓶颈。

布尔优化是一种基本的优化技术,通常依赖于代数定律和卡诺图等数学工具来简化表达式。例如,表达式 AB + AB' 可以通过布尔代数简化为 A ,因为无论 B 的值是多少, AB AB' 都不可能同时为1,所以可以消去 B 这一变量。

资源共享是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它通过合并逻辑上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来减少硬件资源消耗。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有多个地方使用到相同的逻辑运算,那么可以在它们的共同输入处设置一个共享的逻辑门,以此来减少整体的门数量。

逻辑重组技术通过改变逻辑结构来改善电路的时序特性,比如通过交换逻辑门的位置或者改变信号流动的方向,来减少信号在电路中的传播时间。

延迟平衡是为了保证电路的时序一致性而进行的一种优化,它主要是在时序约束比较严格的设计中采用。例如,一条信号路径如果远远长于其它路径,可能需要在该路径中插入一些缓冲器来匹配其他较短的路径的延迟。

4.3.2 优化效果的评估与对比

优化之后,需要对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优化达到预期的效果。评估通常包括功能验证、资源消耗和时序分析三个方面。功能验证是检查电路功能是否因为优化而改变,资源消耗是检查优化是否真正减少了硬件资源的使用,时序分析则是检查优化后的电路是否满足了时序约束。

为了对比优化前后的效果,设计者可以参考综合前后的综合报告。报告通常会包括门数量、延迟、功耗等关键参数的对比。如果优化后电路的性能有明显提升,那么可以认为优化是成功的。

代码块示例以及扩展性说明:

// 示例的HDL代码块
module my_design (
    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7:0] a,
    input wire [7:0] b,
    output reg [15:0] sum
);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sum <= a + b; // 简单的加法器逻辑
end

endmodule

在上述的Verilog HDL代码块中,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加法器设计。设计者可以使用逻辑综合工具对此代码进行综合。综合工具会将这段代码转换成门级描述,并可能通过优化技术来减少实现此加法器所需的逻辑门数量。优化后,设计者可以查看综合报告中的逻辑优化结果和时序分析,确认优化是否有效提升了电路性能,并满足了设计要求。

使用综合工具进行逻辑优化和时序分析的过程涉及到综合工具的特定参数设置,设计者需要根据设计的特定要求来调整这些参数。例如,综合工具可能提供一个参数来控制优化过程的保守程度,更保守的优化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但更有可能满足严格的时序要求。

时序分析是一个复杂的主题,设计者必须理解相关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使用时序分析工具。在进行时序优化时,设计者可能会面对一系列挑战,例如如何平衡设计速度和资源消耗,如何处理复杂的时序违规问题等。最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设计者将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时序优化和逻辑综合。

5. 引脚分配与硬件编程的关键技术

5.1 引脚分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5.1.1 引脚分配的影响因素

在FPGA或CPLD等可编程逻辑设备中,引脚分配是将设计中的逻辑端口映射到物理引脚的过程。正确的引脚分配不仅关系到电路板设计的布局布线,还直接影响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配引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信号完整性 :高速信号、敏感信号或具有特定时序要求的信号应优先考虑较短的走线和较少的布线层次,以减少信号延迟和串扰。
  • 电源和地 :必须确保电源和地线的合理布局,以降低电源噪声。
  • 时钟信号 :时钟信号应尽量走直线,减少分支,避免形成环路,并考虑使用专用的时钟缓冲器。
  • I/O标准 :根据不同的I/O标准,如LVDS、HSTL等,选择合适的引脚和相应的I/O资源。
  • 资源使用效率 :考虑芯片上各种资源的分布,如IOB、DSP、内存块等,以避免资源浪费或密集区域过于拥挤。

5.1.2 自动引脚分配与手动调整技巧

Quartus-II提供了自动引脚分配和手动调整两种方式。自动引脚分配功能可以在项目早期快速完成初步的引脚分配,便于设计人员进行初步的仿真和功能验证。

当自动分配的引脚位置不能满足特定设计需求时,就需要进行手动调整。在Quartus-II中,手动分配引脚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使用“Pin Planner”工具,查看和编辑引脚分配。
  2. 在图形界面中拖放端口名称到对应的物理引脚上。
  3. 考虑引脚位置和引脚编号,将相关的逻辑进行群组。
  4. 验证引脚分配是否满足时序要求,特别是在关键信号上。
  5. 编辑引脚约束文件(如 .qsf 文件),明确指定引脚位置和I/O标准。
  6. 对于FPGA,利用芯片手册中提供的管脚图进行辅助设计,以避免资源冲突。

通过这些技巧,设计人员能够有效地管理引脚分配,确保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能优化布线和生产成本。

5.2 硬件编程与配置文件生成

5.2.1 编程文件的种类与应用

硬件编程是指将设计者在Quartus-II中完成的逻辑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硬件设备能够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生成特定的配置文件,Quartus-II支持多种配置文件格式:

  • SRAM Object File (.sof) :SRAM配置文件,适用于大多数Altera FPGA,通过JTAG接口进行配置。
  • Programmable Device File (.pof) :用于一次性可编程器件的配置文件。
  • Hexadecimal File (.hex) :十六进制文件,用于通过特定硬件接口对CPLD进行编程。
  • Tabular Text File (.ttf) :用于展示器件配置数据的文本文件格式。
  • Raw Binary File (.rbf) :二进制文件,也用于JTAG接口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编程。

每种文件类型在不同的硬件编程需求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在开发阶段,通常使用 .sof 文件,因为它能够快速地重新配置FPGA器件。在生产环境中,可能会使用 .pof 文件,因为它是针对一次性编程的芯片。

5.2.2 编程与配置过程详解

硬件编程和配置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在Quartus-II中完成设计并生成配置文件。
  2. 根据目标硬件选择正确的编程文件。
  3. 使用适当的编程器或下载电缆,将编程文件传输到目标硬件设备中。
  4. 确认配置成功,可以进行实时测试验证功能。

此过程可利用Quartus-II中的“Programmer”工具来自动化完成。设计者只需要选择相应的器件和配置文件,然后通过USB-Blaster、ByteBlaster或其他兼容的编程器硬件与电脑连接,通过Quartus-II界面发送配置命令即可。

5.3 硬件调试与故障排除

5.3.1 硬件调试工具与方法

硬件调试是确保设计在实际硬件中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Quartus-II软件集成了多种硬件调试工具和方法:

  • SignalTap II Logic Analyzer :这是一个内置逻辑分析仪,能够捕获FPGA内部信号。设计者可以在运行时观察到逻辑信号状态,有助于诊断问题和验证设计。
  • System Console :这是一个高级硬件调试和测试环境,用于高级用户进行定制化的测试和调试。
  • JTAG调试 :使用JTAG链,设计者可以下载或更新FPGA配置,进行边界扫描测试,或者执行SignalTap II分析。

5.3.2 常见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策略

在硬件调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策略:

  • 设计不满足时序要求 :检查时序分析报告,识别关键路径并进行优化,例如调整逻辑深度或使用寄存器平衡技术。
  • 信号完整性问题 :使用Quartus-II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调整引脚分配或布线策略来降低串扰和反射。
  • 逻辑错误 :利用SignalTap II进行实时信号捕获,分析设计逻辑的行为,帮助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 硬件资源利用率过高 :优化设计,例如合并逻辑块,减少资源消耗。

通过这些策略,设计者可以在硬件调试阶段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确保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Quartus-II是由Altera公司开发的软件,专用于FPGA设计和开发,提供从设计输入到硬件编程的全套服务。本教程将引导初学者学习Quartus-II的界面、项目创建、设计输入、逻辑综合、时序分析、引脚分配、仿真调试和硬件编程等基础知识,帮助用户快速掌握FPGA设计的关键技能。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Quartus使用入门及一些实验经验 Maxplus主要是教学使用,对于一般的教学需求,Maxplus软件可以很好的满足要求了, 但是为了以后学习的需要,还是得尝试学会使用更加专业的软件,比如Altera公司的Quartus 软件。 Quartus软件是Alter公司提供的FPGA/CPLD开发集成环境,Altera公司是世界上最大 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之一。Quartus是Maxplus的更新替换产品,其界面友好,使用方 便。在Quartus中可以完成设计输入,HDL综合,布线布局(适配),(前)仿真,下载等测 试。 Quartus软件主要有网页版订购版,都可以从Altera公司的网站上下载到。网络版相比 订购版只是少了一点小小支持,但是对我们的实验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本人使用的是Quartus 9.0订购版,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下Quartus的crack来生成license,一般流行的都是俊龙 提供的。如果在网络上没有找到的话可以发我邮箱([email protected])索要。 关于Quartus软件的使用,及FPGA后续学习,个人推荐一本书《基于Alter FPGA/CPLD 的电子系统设计及工程实践》。湖大图书馆藏有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图书馆藏 编号为:TP332.145。里面很详细介绍了Quartus的使用入门及一些简单的工程的建立流程, 等一些知识。 Quartus软件破解完成后,进入Quartus软件,界面如图1.(第一次登陆使用会让你选 择使用Quartus风格还是Maxplus界面风格) 图1 更具个人使用爱好,自己取舍界面需求,一般建议使用standard Quartus。在工具栏 工具栏 空白处右击,然后选择custom,然后显示如图2,选择标签toolbars,勾选standard Quartus, 确定。 图2 在custom里面有很多选项,如果都想了解,可以自己都去点选试试,那些英文都很直 观的告诉了用户对应的风格选项。 自己可以在工具栏直接右击后选择哪些显示,哪些不显示,当然那也可以通过菜单栏中 的view—>utility windows中选择。 利用快键按钮或者快捷键,可以节省自己很多操作,使自己的使用更加方便。 软件的用户界面都是很友好且相似的,Quartus的工具栏和菜单栏的使用和word是很相 像的,连新建,保存,另存为图标的样子都一样。 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是以工程为单位的,里面可以包含设计图,波形图,管脚绑定,芯片 选择等信息。(就如同vc软件的工作空间这个概念) 点选工具栏中的new,新建一个工程。 接下来就是设置工程的一些基本信息。 输入完工程名字后,点选next。如果所在的文件夹下还有其他工程,Quartus会显示提 示信息,自己阅读后进行选择。 当然也可以直接点选finish,在后续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菜单栏中的Assignment进行修 改,如Device选项,修改使用的器件。 接下来是在工程中添加文件,比如自己曾经设计好的VHDL源码,原理图等或者库之 类信息。如果不要添加任何文件,直接选择next。 接下来就是器件芯片的选择。 更具实验箱上的芯片进行选择。在Device family中选择Cyclone,在Available devices 中选择EP1C6Q240C6。 点选next,让自己选择第三方软件,如ModelSim,Synplify等,不做任何修改,直接 next,最后finish,整个工程配置完成。 当我们以后再建立工程的时候,由于我们下载使用的芯片都是一样的,工程的基本信息 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使用先前的工程的settings。 在输入工程name的时候,点选use existing project settings,选择指定的工程settings或 者上一次的工程settings,然后直接点选finish,省去了每一次新建工程都需要选择器件。 图3 建立完工程后,假使我们使用原理图的设计方案,因此新建一个block diagram,如图 4. 图4 如果我们设计一个16位计数器,选用74163芯片来制作一个简单的16位计数器。 在bdf文件的空白处双击然后在name选项中直接输入芯片名称。 插入input,output 后,连接进行布线。光标移动到线的一段后就会自动变成十字形, 表示可以进行线输入,连接完线后,如图5. 图5 为了显示清晰,可以将一些功能相同的线或者输入输出合并,即利用总线。比如将输出 端QD,QC,QB,QA合并。先将输出端连出线,然后给各线命名。直接点选中线后从键盘输入 可以看到每条线都有了自己的name。 每条线有了name后可以方便很多,比如我们进行连线的时候,就可以不必每次将需要 相连的线连上,只需取上相同的名字,编译的时候编译器就知道这些线是相连的。因此如果 采用命名的方式连接,一定要注意线的命名,不要使得不相连的线命名相同,这样就会导致 错误,请注意Quartus的编译器是不区分英文大小写的。 如果是进行总分线连接,则一定要按照规定命名。在首先分线的名字一定要一样,然后 表示哪条分线的数字一定要用[ ]括起来,否则编译无法通过。该实验中命名为 Q[0],Q[1],Q[2],Q[3],因此总线应为Q[3..0]或者Q[0..3]。最后连接一个输出端,其中输出端命 名也要注意宽度,和总线宽度保持一致。并注意输入输出端的和总线的顺序,比[3..0],[0..3] 对应是不一样的,为了自己使用的方便,一定要养成自己的总线,输入输出命名方式风格, 个人建议全部从高到低命名,并使得最低位为0,这样符合数字电路的习惯,如本例中8位 总线命名为Q[7..0],输出命名为Q[7..0]。 如果这只是自己设计的一个模块,自己可以试着将该文件编译一下。本例中memory是 顶层设计图,如果要单独编译该设计图,应点选project——set as top-level entity。如图8. 图8 点选编译的快件按键,鼠标移上去会显示:Start compilation。 对这一自己设计的芯片进行打包。点file——create——create symbol file for current file, 如图9. 图9 生成一个和设计图名字一样的bsf文件,即为打包的芯片。 在memory设计图中,双击空白处,输入cdu16(名称为刚才自行设计模块的文件名) 就可以调出自己打包的芯片,也可以双击后在project中点选,如图10. 图10 电路设计完成后,就是在此编译了,如果前面点选了别的文件为top-level entity不要忘 了设置下,把memory设为top-level entity。 在原理图的设计时,自己可以尝试用用工具栏中的各种辅助工具,比如注释工具,使得 自己的原理图更加直观易懂,如下图。 其中观察的zoom in,zoom out选项,单击是zoom in,按住shift后单击是zoom out, 当然直接右击就是zoom out,这和后面波形仿真中观察波形是一样的。 进行波形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新建一个vector waveform file,如图11. 图11 个人比较喜欢把设计图,波形图等界面单独显示,利用自己电脑windows7系统的预览 功能,切换起来十分方便,便于观察。点detach window,就可实现,如图12. 图12 然后在edit里面编辑end time和grid size。如图13. 图13 在左边name一栏双击,如下图。 点选node find。 第一次的时候有可能需要设置Filter中为Pin:all。 点选List,列出所有Pin。 选择Nodes Found中到Selected Nodes。(利用两者直接的四个按钮可以方便传送,删除) 完成后,如图14(此图我已经进行过波形仿真,顾不是原始的波形图) 图14 自己开始进行波形仿真。其中会发现总线上的信号D0,D1等信号左边符号显示的是io, (D0,D1本来的属性就是IO)这个问题后面再说。左边工具栏的功能,自己一个个点点试 试就知道什么功能了,很容易上手。第一次做波形仿真的时候有可能会遇到无法点选珊格, 需要自己小心意义,选满珊格,其实是没有勾选snap to grid。在工具栏倒数第二个键就是此 功能键,当然也可以在view里面选择,如图15. 图15 将一些类似的信号进行合并,一起选中后右击,点选group,进行合并或者拆分。在对 一些信号合并的时候,个人使用Quartus有个小瑕疵,不能命名为SW R1 R2 R3 BUS,这样 的信号名,有空格或者“【”等符号都会显示illegal node name。 对于那些名称很类似的信号合并,由于你需要重新排序,可以点工具栏最后那个按钮, 看英文你就知道选按照升序或者降序排列,默认的是升序,由于波形仿真需要一般都选 descenting。 点选波形仿真的快捷键。 波形仿真中有个需要注意的是,波形图的名称一定要与你所在的工程名相同。因为波形 仿真是和编译后的文件关联的。因此如果你在设计16位计数器的时候进行了波形仿真来测 试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想保留此波形图,请save as其他名称,因为后面进行memory的波 形仿真图的时候,会把原图覆盖。如果不取和工程名相同名称的波形图名称,将无法进行波 形仿真。 波形仿真完后,出来一个类似波形仿真对话框的界面,他的label 名称为:simulation如 图16. 图16 会发现该波形图比原波形图多出了8个信号,正好与原来波形图中的双向信号对应,只 是多了个后缀result。这正是你要总线输出信号。你可以试着去修改波形图(其实修改不了, 所以我一般随便双击一段波),会弹出对话框如图17. 图17 点选I want那个选项。然后出现一个对话框,点yes,发现自己创建的波形图变了。两 个英文对话框的意思就是我要重修原来的input file,你点了修改了,系统检测到你点波形图 已经改变了,因此询问你是否替换成修改后的波形图,点yes后就发现自己原来的波形图上 也多出了那几个信号。将这些信号排序组合,命名,如图18. 图18 你会发现波形仿真的结果原来的总线信号还是处于高阻态信号,后来出现的信号显示了 你预期的结果。这个时候注意,原来那些高阻态的信号不能删除,如果删除波形仿真会出错。 (不信可以自己试试,到底哪里会错误)为了避免影响自己观察,既然已经将他们打包了, 把他们放在波形仿真末尾,不碍着自己。 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通过波形仿真发现问题错了,得修改电路图。如果没有改变顶层 的输入输出,如只改变了内部连线,则直接点波形仿真好了,不用再次重新建立波形仿真图。 同样,如果打包的芯片内部连线改变了,只用去修改下内部的连线就可以了,重新编译一下。 但是如果某个打包的芯片需要改变输入输出,那么只能将该芯片重新create symbol file for current file了,将原来的bsf文件覆盖了。不然编译的时候会显示被改变的输入或者输出端 与原来的不符合。在顶层芯片图中,也需要右击该芯片,然后选择update symbol or block。 如图19. 图19 三个选项自己英文都能够看懂,更新后引脚的位置有可能改变了,自己需要注意下,然 后重新连接正确。重新编译。 得到正确的波形图后,写实验报告的时候需要对波形图进行说明,此时点选A工具, 进行注释十分方便。 波形仿真正确后,需要进行下载电路的设计(有些图甚至不需要添加外围下载电路), 然后进行只需进行管脚绑定了。 点选Assignment->Pin Planner 只需在管教的location 选项直接输入管教的数字,就可以很简单的绑定了。 管教绑定后结果如图20. 图20 管脚绑定完再次编译,自己可以看到原来的设计图中的输入输出旁边都会显示已经绑定 好的管教,非常直观,便于自己观察。如图21. 图21 下载: 点选tools->Programmer 第一次有可能使用Hardware Setup。(本人使用的USB下载,写此文时未接上所以显示 No Hardware。实验室的下载线使用的都是并口下载线(有个学长做好了USB下载线,不知 道有没有广泛使用)。Mode选择JTAG,选中sof文件后就可以start了。) 关于下载的一些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下载习惯,根据我们实验需要,我们可以养成自己的下载习惯。由于 下载需添加下载电路,万一我们要仿真原来的设计图就显得麻烦了,因此个人建议,在工程 所在的文件夹下再次新建一个工程,然后将原来的设计文件全部add all进去。(在工程建立 的时候那个add file步骤,也可以点选Project->Add/Remove Files in Project进行操作)如图 22 图22 将原来的顶层图打包,作为下载的一个模块,然后添加下载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于我们下载经常要用到一些下载辅助模块,如扫描电路,消抖电路,7端译码器,可以专 门新建一个文件夹保存这些设计文件,然后在Project中add就可以。然后依次生成对应的 bsf文件(即打包,bsf 文件必须在工程所在的文件下),添加到下载电路中。 管脚绑定也可以利用tcl 命令来完成,我们做实验的时候要反复用到数码管的下载,数 码管的绑定每次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们都是用自己设计的扫描电路和7段译码器,因此我们 可以利用tcl命令来简化我们自己的绑定。一种比较省事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次使用Pin Planner 后,点选file->export,导出文件类型选择tcl。 查看tcl 文件,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信息如下: # Copyright (C) 1991-2009 Altera Corporation # Your use of Altera Corporation's design tools, logic functions # and other software and tools, and its AMPP partner logic # functions, and any output files from any of the foregoing # (including device programming or simulation files), and any # associated documentation or information are expressly subject #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Altera Program License # Subscription Agreement, Altera MegaCore Function License # Agreement, or other applicable license agreement, including, # without limitation, that your use is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 programming logic devices manufactured by Altera and sold by # Altera or its authorized distributors. Please refer to the # applicable agreement for further details. # Quartus II Version 9.0 Build 132 02/25/2009 SJ Full Version # File: E:\code\computer system\cpu design\result\memory\mem_download.tcl # Generated on: Thu Dec 24 19:08:02 2009 package require ::quartus::project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4 -to q[2]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3 -to q[1]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2 -to q[0]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29 -to scan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6 -to y[6]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7 -to y[5]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8 -to y[4]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3 -to y[3]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4 -to y[2]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5 -to y[1]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6 -to y[0]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16 -to CLR_INDATA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15 -to EN_INDATA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52 -to CLK_COUNT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17 -to 161ar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05 -to 161pc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18 -to ldar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28 -to H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07 -to pcclrn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08 -to memenab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13 -to rd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14 -to we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06 -to pcload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23 -to pc_bus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24 -to sw_bus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22 -to reset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64 -to T3 保留我们所要的下载信息: package require ::quartus::project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4 -to q[2]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3 -to q[1]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2 -to q[0]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29 -to scan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6 -to y[6]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7 -to y[5]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88 -to y[4]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3 -to y[3]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4 -to y[2]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5 -to y[1] set_location_assignment PIN_196 -to y[0] 以后每次进行下载的时候,只需在Project中添加该tcl 文件,然后点选菜单栏tools->Tcl Scripts 然后选择Project中的那个tcl 文件,点选Run,即运行下这个tcl 命令。当我们去查看 原图的时候,会发现那几个数码管的下载管教已经成功绑定了。其余的利用Pin Planner可 以快速绑定。 p.s:一些补充的内容 1.关于Quartus使用 去图书馆借阅一本Quartus的书,很多书籍都有介绍如何入门使用,而且写的很详细。要学 会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书籍资源。 Quartus的使用和其他软件一样,完全是孰能生巧。比如放大缩小,自己可以使用鼠标的单 击,右击,其实还可以通过ctrl键和鼠标的滚轮结合使用。如果你不知道某项操作,一种方 法是在他人寻求帮助,找有经验的人,而Google恐怕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还有一种办法 就是自己去尝试。毕竟很多软件做的都是很人性化的,作者设计的软件是很为用户考虑的, 而且通过那些选项的英文提示,我们就很容易完成我们所设想的事情。比如要用到建立mif 文件,你会发现无法填入16进制数,他会提示你请输入十进制的数,这个时候就知道他默 认的是10进制,因此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采用16进制,自己右击一下就会发现有地址和内 容的16进制选项了,我们要学会自己去尝试,一个软件很大,不可能全部由别人来告诉自 己怎么使用,自己也会养成自己使用软件的习惯和窍门。 2.HDL语言 实验中的下载模块,我们尝试着使用VHDL或者Verilog来完成设计,你会发现很简单使用。 不管是使用原理图还是HDL语言,我们都可以在顶层框图导航,右击 locate in RTL viewer, 查看编译后的RTL图。为了进一步学习,应当熟练掌握HDL描述语言,在工业界以Verilog 占主导地位。查看RTL如下: 选择完后显示如下: RTL查看的好处有很多,很方便自己排错,如果你是图形输入,可以很轻松的检查线是否 存在连接错误。(光标移动到某根线就知道为什么了) 3.例化原件 本人做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问题,自己在使用VHDL完成课程设计的时候,自己使用语言 写了一个存储器,结果编译的时候过了,但是综合的时候出错,显示逻辑单元不够,在后来 的学习当中,知道了这个是Quartus综合工具的问题,因为他不够智能。在我们每次编译完, 我们可以看到编译信息,使用了多少逻辑单元,使用了多少存储资源。Quartus综合的时候 将我们的语言使用逻辑单元来实现,因此逻辑单元被全部用光。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使用第 三方综合工具,例化原器件。 点选菜单栏的tools->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如下图: 会显示对话框如下: 点选next 在左边的方框中选择Memory Compiler->RAM:1-PORT,右半部分第一个是Cyclone芯片选 项,自己选不同的Device family可以看到左边有些资源就不可以例化,因为每个芯片的ip core不一样造成的,比如我们的Cyclone芯片就有两个pll让我们调用,第二个选项选择例 化语言:VHDL,AHDL,Verilog HDL,然后选择例化后的文件名极其位置,点选next,进 行存储字的大小,线宽等选项。 可以如果还需要更加详细的参数设置,只需next下去,当然可以直接finish,利用默认的参 数。 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有很多原件可以让我们调用,就如同图形输入的元器件库。 4.第三方软件 当我们熟练掌握了使用Quartus后,可以试着尝试使用第三方软件来完善我们的工程, 有些第三方软件确实比Quartus自带的工具强大,如用于仿真的Modelsim,用于综合的 Synplify,而且这些软件和Quartus软件都能很方便的配合使用。 新建工程的向导当中就有一步是选择第三方软件,我们起初选择的默认参数,即都没有 使用,当我们熟练使用后就可以试着通过调用第三方软件来实现。 ModelSim可以进行前仿真,也可以进行后仿真。(前仿真即功能仿真,不考虑延时等器 件性能,后仿真即模仿实际情况的仿真,Quartus也可以实现,在仿真的opinion选项里有勾 选是否考虑器件等因素),ModelSim的仿真功能还是很强大的。 Synplify软件是一款很流行的综合软件。就比如前面的存储器,如果自己用语言描述, Synplify的综合就知道调用存储单元来实现该功能,Synplify的好处有很多,对于逻辑资源 的节省是其一大特色。Quartus的编译,综合 完成后会显示消耗的资源,如果通过Synplify 综合,逻辑资源有时候能节省很多。Synplify软件和Quartus软件能够很好的配合使用,可 以通过Synplify软件调用Quartus软件,也可以通过Quartus软件调用Synplify软件。
### Quartus 使用教程完整指南 #### 1. FPGA 开发流程概述 FPGA 的开发通常包括设计、仿真以及下载三个主要阶段。在 Quartus 中,开发者可以通过创建工程来管理整个设计过程[^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文件管理和设计流程控制。 #### 2. 创建并配置 Quartus 工程 为了启动一个新的项目,在 Quartus 软件中需要先创建一个工程文件夹。此操作会初始化项目的结构框架,并允许后续添加 RTL 文件和其他资源[^3]。具体步骤如下: - 打开 Quartus 并选择 `File -> New Project Wizard`。 - 添加顶层模块的 Verilog 或 VHDL 文件路径。 - 配置目标器件型号(例如 Cyclone V 系列中的特定芯片)。 #### 3. 设置硬件环境与驱动安装 当准备实际运行调试时,需确保物理连接无误且正确加载 USB 下载器驱动程序。以 Altera 提供的标准方法为例,如果使用的是 USB-Blaster II 接口,则应按照以下方式设置驱动环境[^2][^3]: - 连接开发板至 PC 后观察设备管理器是否有未识别的新硬件显示; - 对于标记为 “USB-Blaster” 的条目执行手动更新命令; - 导航到默认位置 `/C:/altera/<version>/quartus/drivers/usb-blaster/*` 来定位所需驱动包; 成功之后,“其他设备”列表里的该项名称前不再带有黄色警告图标,表明已准备好支持在线编程功能。 #### 4. 功能仿真的实施策略 针对新手而言,利用波形编辑工具构建测试向量是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来进行逻辑电路行为分析[^1]。这一步骤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错误而不必依赖真实硬件平台反复试验调整参数设定值直到满足预期性能指标为止。 以下是简单的基于 ModelSim-Altera (集成版) 实现同步计数器验证的例子: ```verilog // top.v : Example of a simple counter module written in Verilog HDL. module top ( input wire clk, output reg [7:0] q );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q <= q + 1'b1; end endmodule ``` 接着定义一组时间序列作为输入条件传递给上述实例化后的实体单元从而评估输出响应特性曲线变化趋势图谱特征表现形式等等细节内容均能清晰呈现出来便于进一步优化改进设计方案直至达到最终理想状态为止!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