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山嵌入式Linux学习——011 异常与中断

异常与中断


一、基础知识点

  1. 特权模式与用户模式
    多数系统将处理器工作模式划分为特权模式用户模式
    1.1 特权模式:一般指操作系统管理程序运行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特权级别,又称为特权态(特态)、系统态、管态。当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全部指令(包括特权指令)可以执行,可使用所有资源,并具有改变处理器状态的能力。
    1.2 用户模式:一般指用户程序运行时的状态,具有较低的特权级别,又称为普通态(普态)、用户态、目态。当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就只有非特权指令能执行

  2. 使用到的寄存器简称

           程序计数器(PC)
           堆栈指针寄存器(SP)
           链接寄存器(LR)
           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
           程序状态保存寄存器(SPSR)
       }

  3. 代码密度
    代码密度:单位存储空间中包括的指令个数。比如ARM指令是32位的。而Thumb指令时16位的,假设在1K的存储空间中,能够放32条ARM指令,就能够放64条Thumb指令,因此在存放Thunb指令时,代码密度高

二、什么是异常与中断

  1. 异常:是指CPU内部出现的中断,即在CPU执行特定指令时出现的非法情况。同时异常也称为同步中断
    因此只有在一条指令执行后才会发出中断 ,不可能在指令执行期间发生异常。
  2. 中断:也称为异步中断。因此它是由其他硬件设备依照 CPU 时钟信号随机产生,即意味着中断能在指令之间发生
    中断又分为外部可屏蔽中断(INTR)外部非屏蔽中断(NMI),所用I0设备产生的中断请求均引起可屏蔽中断。

三、ARM怎样处理中断/异常

  1. 初始化a.设置中断源,让其可以产生中断
                  b.设置中断控制器(屏蔽优先级)
                  c.设置CPU总开关
  2. 执行程序:(开发者自行设计的程序)
  3. 产生中断:产生中断:某个动作信号——>中断控制器——>CPU
    CPU每执行完一条指令,都会检查有无中断或异常产生
    发现有异常/中断产生,开始处理

           对于不同异常跳去不同地址执行程序
      }
  4. 异常/中断程序处理
    {
           a.保存现场(可保存在各种寄存器中)
           b.处理异常/中断
                 {
                         分辨中断源
                         在调用不同的函数
                 }
           c.恢复现场
       }

提问:中断程序怎么被调用?
回答:主要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调作用
—硬件:cpu通过跳转指令到达某个地址(查询可知地址0x18)——>0x18
—软件:0x18中保存着处理函数——>保存现场——>处理异常/中断(分辨中断源、调用对应函数)——>恢复现场

四、CPU模式(Mode)_状态(State)与寄存器

  1. CPU的State:
    {
           ARM State:AMR指令集,每个指令4byte
           THUMB State:THUMB指令集,每个指令2byte(多用于单片机,单片机Flash空间小)
    }
    二者的区别:
    Thumb指令能够看做是ARM指令压缩形式的子集。是针对代码密度的问题而提出的。它具有16位的代码密度。Thumb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不能指望处理程序仅仅运行Thumb指令而不运行ARM指令集。因此。Thumb指令仅仅须要支持通用功能。必要时,可借助完好的ARM指令集,比如:全部异常自己主动进入ARM状态。在编写Thumb指令时。先要使用伪指令CODE16声明,并且在ARM指令中要使用BX指令跳转到Thumb指令,以切换处理器状态。编写ARM指令时,可使用伪指令CODE32声明。

  2. CPU分为七种模式:
    {
           用户模式:usr
           特权模式:
           {
                  系统模式:sys
                  异常模式:
                  {
                         未定义指令模式:Undefined(und)
                         管理模式:Supervisor(svc)
                         中止模式:Abort(abt)
                         中断模式:IRQ(irq)
                         快中断模式:FIQ(fiq)
                         }
           }
    }
    !特权模式可以编程操作CPSR任意切换六种模式,用户模式下则不可!
    提问:如何在用户模式下切换其他模式?
    回答:实现模式切换,可通过软件中断的方式实现异常,如中断指令SWI(具体操作细节在下面第四个swi异常模式有讲)。

    ARM State下七种模式的使用的寄存器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每个模式需要用到的寄存器有相同的,也有每个模式下专用的寄存器
    在异常模式下,R13为SP寄存器,R14位LR寄存器(用于保存发生异常时的指令地址)
    

    THUMB State下七种模式的使用的寄存器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每个模式需要用到的寄存器有相同的,也有每个模式下专用的寄存器.
    有8个状态寄存器集通用寄存器,R0-R7,以及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寄存器(SP),链接寄存器(LR),、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和程序状态保存寄存(SPSR) 	!SPSR用来保存“被中断模式的CPSP”!
    

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SPSR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0-M4——Mode bits,设置模式的切换(如果处于用户模式则无法修改),具体如上图
T——State bits,切换状态,T=1,为THUMB状态,T=0,为ARM状态
F——FIQ disable,F=1,FIQ中断被禁止
I——IRQ disable,I=1,IRQ中断被禁止
bit8-bit27——Resverved保留位
bit28-bit31——状态位
  1. 硬件处理异常流程
    ----在进入异常时:
           a.在适当的链接寄存器中保留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如果有例外的话从ARM状态输入,然后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复制到链接寄存器(即,当前PC + 4或PC + 8取决于异常。详见表2-2)。如果有例外的话从THUMB状态输入,然后写入链接寄存器的值是当前PC偏移量的一个值使程序在从异常返回时从正确的位置恢复。这意味着异常处理程序不需要确定异常是从哪个状态输入的。
    公式表达:LR-异常 = 下一条指令地址(被中断指令)即PC+4/PC+8
           b.将CPSR的数据传输到适当的SPSR中
    公式表达:SPSR—异常 = CPSR
           c.将CPSR模式位(M0-M4——Mode)修改,进入异常模式
           d.跳到向量表
    ---- 退出异常时<
东山老师为啥要录升级版嵌入式视频?200x年左右,嵌入式Linux在全世界、在中国刚刚兴起。我记得我2005年进入中兴时,全部门的人正在努力学习Linux。在2008年,我写了一本书《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它的大概内容是:裸机、U-boot、Linux内核、Linux设备驱动。那时还没有这样讲解整个系统的书,芯片厂家Linux开发包也还不完善,从bootloader到内核,再到设备驱动都不完善。有全系统开发能力的人也很少。于是这书也就恰逢其时,变成了畅销书。我也根据这个思路录制了视频:裸机、U-boot、Linux内核、Linux设备驱动。收获些许名声,带领很多人进入Linux世界。11年过去了,嵌入式Linux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 基本系统能用芯片厂家都会提供完整的U-boot、Linux内核、芯片上硬件资源的驱动。方案厂家会做一些定制,比如加上某个WIFI模块,会添加这个WIFI模块的驱动。你可以使用厂家的原始方案,或是使用/借鉴方案商的方案,做出一个“能用”的产品。② 基础驱动弱化;高级驱动专业化基础的驱动,比如GPIO、UART、SPI、I2C、LCD、MMC等,有了太多的书籍、视频、示例代码,修修改改总是可以用的。很多所谓的驱动工程师,实际上就是“调参工程师”。我们群里有名的火哥,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些驱动就起一个“hardware enable”的作用。高级的驱动,比如USB、PCIE、HDMI、MIPI、GPU、WIFI、蓝牙、摄像头、声卡。体系非常复杂,很少有人能讲清楚,很多时候只是一笔带过。配置一下应用层工具就了事,能用就成。这些高级驱动,工作中需要专门的人来负责,非常专业。他们是某一块的专家,比如摄像头专家、音频专家。③ 项目为王你到一个公司,目的是把产品做出来,会涉及APP到内核到驱动全流程。中小公司玩不起华为中兴的配置,需要的是全面手。大公司里,只负责很小很小一块的镙丝钉,位置也不太稳固啊。所以,如果你不是立志成为某方面的专家,那就做一个全栈工程师吧。④ 调试很重要都说代码是3分写7分调,各种调试调优技术,可以为你的升职加薪加一把火。基于上述4点,我录制的全新视频将有这些特点:1. 快速入门,2. 实战项目,3. 驱动大全,4. 专题,5. 授人以渔,6. 要做任务另外,我们会使用多款芯片同时录制,先讲通用的原理,再单独讲各个板子的操作。这些芯片涵盖主流芯片公司的主流芯片,让你学习工作无缝对接。1.快速入门入门讲究的是快速,入门之后再慢慢深入,特别是对于急着找工作的学生,对于业余时间挑灯夜读的工作了的人,一定要快!再从裸机、U-boot、内核、驱动这样的路线学习就不适合了,时间就拉得太长了。搞不好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并且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你去弄懂U-boot,会用就行:U-boot比驱动还复杂。讲哪些内容?怎么讲呢?混着讲比如先讲LED APP,知道APP怎么调用驱动,再讲LED硬件原理和裸机,最后讲驱动的编写。这样可以快速掌握嵌入式Linux的整套开发流程,不必像以前那样光学习裸机就花上1、2个月。而里面的裸机课程,也会让你在掌握硬件操作的同时,把单片机也学会了。讲基础技能中断、休眠-唤醒、异步通知、阻塞、内存映射等等机制,会配合驱动和APP来讲解。这些技能是嵌入式Linux开发的基础。而这些驱动,只会涉及LED、按制、LCD等几个驱动。掌握了这些输入、输出的驱动和对应的APP后,你已经具备基本的开发能力了。讲配置我们从厂家、从方案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拿到一套完整的开发环境,怎么去配置它?需要懂shell和python等配置脚本。效果效率优先以前我都是现场写代码、现场写文档,字写得慢,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次,效果效率统一考虑,不再追求所有东西都现场写。容易的地方可先写好代码文档,难的地方现场写。2.实战项目会讲解这样的涉及linux网关/服务器相关项目(不限于,请多提建议):                   定位为:快速掌握项目开发经验,丰满简历。涉及的每一部分都会讲,比如如果涉及蓝牙,在这里只会讲怎么使用,让你能写出程序;如果要深入,可以看后面的蓝牙专题。3. 驱动大全包括基础驱动、高级驱动。这些驱动都是独立成章,深入讲解。虽然基础驱动弱化了,但是作为Linux系统开发人员,这是必备技能,并且从驱动去理解内核是一个好方法。在讲解这些驱动时,会把驱动的运行环境,比如内核调度,进程线程等概念也讲出来,这样就可以搭建一个知识体系。没有这些知识体系的话,对驱动的理解就太肤浅了,等于在Linux框架下写裸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定位为:工具、字典,用到再学习。4. 专题想深入学习的任何内容,都可独立为专题。比如U-boot专题、内核内存管理专题、systemtap调试专题。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