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测试的基础术语解析以及为什么要进行网络测试?
一.网络测试的基础术语解析
带宽(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单位通常是:每秒比特数:bps。
带宽反映了网络的传输能力,越大越好。
注:
【下载速度单位是Mb/s,与带宽(吞吐量)之间的换算关系是8mbps=1Mb/s。
1M带宽即指1Mbps=1000Kbps=1000/8KBps=125KBps;
因此1M的带宽下载的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25KB每秒】
丢包:数据丢包个数=发送的数据包数-接收的数据包数。丢包反映了网络可靠性,越小越好。
时延:数据包从发送开始到接收到该数据,所耗费的时间,单位通常是ms(毫秒)。时延反映了网络的速度,越小越好。
抖动:指时延的变化,即两个数据包时延的差值。抖动反映了网络的稳定性,越小越好。
乱序:指接收到的数据包顺序和发送顺序不一致的次数。乱序反映了网络的稳定性,越小越好。
当乱序比较严重的时候,丢包也会比较严重,所以一般都以丢包指标为主,忽略乱序指标。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网络测试?
首先我们要了解广域网的概念,广域网(WAN)是由许多个比局域网(LAN)慢的网络相互链接而成的,它比任何一个局域网环境都要慢。广域网(WAN)可以由私人链接组成,如电信公司提供的MPLS,虚拟专用网络VPN,甚至是一些老式的互联网。
广域网的带宽和吞吐量通常比局域网更低。但更重要的是,在广域网上传输的数据通常会经历更多跳的路由。在每一跳中,网络都有可能会产生延迟和数据包路由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应用程序进行网络测试。
了解到广域网的大概,那就得知道我们端到端的连接路径,如下:
主机hosts1——LAN——路由——WAN——路由——LAN——主机hosts2
而在WAN里,一般都是基于TCP协议的面向连接构建两端的互相连接关系。
但事实上,这是两端的应用进程在进行连接,因此我们就开始网络测试。
网络损伤仪HoloWAN就可以很好的模拟WAN环境
构建一条虚拟链路进行不同协议类型的报文损伤
从而检测应用程序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状态,其中主要是时延,丢包,抖动等。
这样能在应用进程上线之前,查找其性能漏洞,确保用户体验与项目进度。
三.那我们进行网络测试的后续优化?
我们对于网络测试后,对网络性能优化主流朝着两个方向:降低网络延迟和提高吞吐量。
而在分析,定位网络瓶颈的时候,我们就要优化其协议层:
传输层主要是优化 TCP 和 UDP 协议;
网络层主要是优化路由、转发、分片以及 ICMP 协议;
链路层主要是优化网络包的收发、网络功能卸载以及网卡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