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代码写测试了吗?

本文探讨了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角色,提倡程序员需参与测试,尤其是自动化测试和测试驱动开发(TDD)。文章强调了编写清晰、可重复且独立的测试,以及代码质量的重要性,提倡将测试融入每个开发环节,确保代码的高可维护性和低变更成本。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谁要做测试?

测试人员应该做测试,这是没错的,但是测试只是测试人员的事吗?

测试应该是程序员工作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不妨想想,测试人员能测的是什么?没错,他们只能站在系统外部做功能特性的测试。而一个软件是由它内部诸多模块组成的,测试人员只从外部保障正确性,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有限的。

打个比方,你做一台机器,每个零部件都不保证正确性,却要让最后的结果正确,这实在是一个可笑的要求,但这却真实地发生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

在软件开发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软件变更成本,它会随着时间和开发阶段逐步增加。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早地发现问题,修正问题,这样所消耗掉的成本才是最低的。

“以终为始”,就是在强调尽早发现问题。能从需求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到开发阶段。同样,在开发阶段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留到测试阶段。

你可以想一下,是你在代码中发现错误改代码容易,还是测试了报了 bug,你再定位找问题方便。

更理想的情况是,质量保证是贯穿在软件开发全过程中,从需求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测试”纳入考量,每个角色交付自己的工作成果时,都多问一句,你怎么保证交付物的质量。

需求人员要确定验收标准,开发人员则要交出自己的开发者测试。这是一个来自于精益原则的重要思想:内建质量(Build Quality In)。

没有测试案例的代码不是好代码

对于每个程序员来说,只有在开发阶段把代码和测试都写好,才有资格说,自己交付的是高质量的代码。

越是底层的测试,牵扯到相关内容越少,而高层测试则涉及面更广。

比如单元测试,它的关注点只有一个单元,而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所以,只要一个单元写好了,测试就是可以通过的;而集成测试则要把好几个单元组装到一起才能测试,测试通过的前提条件是,所有这些单元都写好了,这个周期就明显比单元测试要长;系统测试则要把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都连在一起,各种数据都准备好,才可能通过。

小事反馈周期短,而大事反馈周期长。小事容易做好,而大事难度则大得多。所以,以这个标准来看,底层的测试才更容易写好

自动化测试

不同于传统测试人员只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验证,程序员这个群体做测试有个天然的优势:会写代码,这个优势可以让我们把测试自动化。

早期测试代码,最简单的方式是另外写一个程序入口,我初入职场的时候,也曾经这么做过,毕竟这是一种符合直觉的做法。不过,既然程序员有写测试的需求,如此反复出现的东西,就会有更好的自动化方案。于是开始测试框架出现了。

这种测试框架最大的价值,是把自动化测试作为一种最佳实践引入到开发过程中,使得测试动作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固定下来。

多写单元测试!!!
多写单元测试!!!
多写单元测试!!!

测试驱动开发

写代码之前,请先想想怎么测。

一些优秀的程序员不仅仅在写测试,还在探索写测试的实践。有人尝试着先写测试,于是,有了一种实践叫测试先行开发。还有人更进一步,一边写测试,一边调整代码,这叫做测试驱动开发,也就是 TDD。

测试驱动开发已经是行业中的优秀实践,学习测试驱动开发的第一步是,记住测试驱动开发的节奏:红——绿——重构。把测试放在前面,还带来了视角的转变,要编写可测的代码,为此,我们甚至需要调整设计,所以,有人也把 TDD 称为测试驱动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红,表示写了一个新的测试,测试还没有通过的状态;绿,表示写了功能代码,测试通过的状态;而重构,就是再完成基本功能之后,调整代码的过程。

这里说到的“红和绿”,源自单元测试框架,测试不过的时候展示为红色,通过则是绿色。这在单元测试框架形成之初便已经约定俗成,各个不同语言的后代也将它继承了下来

简单的测试

测试为什么要简单呢?有一个很有趣的逻辑,不知道你想没想过,测试的作用是什么?显然,它是用来保证代码的正确性。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谁来保证测试的正确性?

许多人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一下子懵住,但脑子里很快便会出现一个答案:测试。但是,你看有人给测试写测试吗?肯定没有。因为一旦这么做,这个问题会随即上升,谁来保证那个测试的正确性呢?你总不能无限递归地给测试写测试吧。

既然无法用写程序的方式保证测试的正确性,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把测试写简单,简单到一目了然,不需要证明它的正确性。所以,如果你见到哪个测试写得很复杂,它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测试。

既然说测试应该简单,我们就来看看一个简单的测试应该是什么样子。下面我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看一下。

@Test
void should_extract_HTTP_method_from_HTTP_request() {
  // 前置准备
  request = mock(HttpRequest.class);
  when(request.getMethod()).thenReturn(HttpMethod.GET);
  HttpMethodExtractor extractor = new HttpMethodExtractor();
  
  // 执行
  HttpMethod method = extractor.extract(request);
  
  // 断言
  assertThat(method, is(HttpMethod.GET);
  
  // 清理
}

这个测试来自我的开源项目 Moco,我稍做了一点调整,便于理解。这个测试很简单,从一个 HTTP 请求中提取出 HTTP 方法。

我把这段代码分成了四段,分别是前置准备、执行、断言和清理,这也是一般测试要具备的四段。

  • 这几段的核心是中间的执行部分,它就是测试的目标,但实际上,它往往也是最短小的,一般就是一行代码调用。其他的部分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在这里就是调用 HTTP 方法提取器提取 HTTP 方法。
  • 前置准备,就是准备执行部分所需的依赖。比如,一个类所依赖的组件,或是调用方法所需要的参数。在这个测试里面,我们准备了一个 HTTP 请求,设置了它的方法是一个 GET 方法,这里面还用到了之前提到的 Mock 框架,因为完整地设置一个 HTTP 请求很麻烦,而且与这个测试也没什么关系。
  • 断言是我们的预期,就是这段代码执行出来怎么算是对的。这里我们判断了提取出来的方法是否是 GET 方法。另外补充一点,断言并不仅仅是 assert,如果你用 Mock 框架的话,用以校验 mock 对象行为的 verify 也是一种断言。
  • 清理是一个可能会有的部分,如果你的测试用到任何资源,都可以在这里释放掉。不过,如果你利用好现有的测试基础设施(比如,JUnit 的 Rule),遵循好测试规范的话,很多情况下,这个部分就会省掉了。

怎么样,看着很简单吧,是不是符合我前面所说的不证自明呢?

请记住,测试一定要有断言。没有断言的测试,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你说自己是世界冠军,总得比个赛吧!

还有一种常见的“坏味道”:复杂。最典型的场景是,当你看到测试代码里出现各种判断和循环语句,基本上这个测试就有问题了。

举个例子,测试一个函数,你的断言写在一堆 if 语句中,美其名曰,根据条件执行。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观点,你怎么保证这个测试函数写的是对的?除非你用调试的手段,否则,你都无法判断你的条件分支是否执行到了。

你或许会疑问,我有一大堆不同的数据要测,不用循环不用判断,我怎么办呢?你真正应该做的是,多写几个测试,每个测试覆盖一种场景。

好测试是什么样?

  • Automatic,自动化;
  • Thorough,全面的;
  • Repeatable,可重复的;
  • Independent,独立的;
  • Professional,专业的。

Automatic,自动化。有了前面关于自动化测试的铺垫,这可能最好理解,就是把测试尽可能交给机器执行,人工参与的部分越少越好。

这也是我们在前面说,测试一定要有断言的原因,因为一个测试只有在有断言的情况下,机器才能自动地判断测试是否成功。

Thorough,全面,应该尽可能用测试覆盖各种场景。理解这一点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在写代码之前,要考虑各种场景:正常的、异常的、各种边界条件;另一个角度是,写完代码之后,我们要看测试是否覆盖了所有的代码和所有的分支,这就是各种测试覆盖率工具发挥作用的场景了。

Repeatable,可重复的。这里面有两个角度:某一个测试反复运行,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这说的是,每一个测试本身都不应该依赖于任何不在控制之下的环境。如果有,怎么办,想办法。

Independent,独立的。测试和测试之间不应该有任何依赖,什么叫有依赖?比如,如果测试依赖于外部数据库或是第三方服务,测试 A 在运行时在数据库里写了一些值,测试 B 要用到数据库里的这些值,测试 B 必须在测试 A 之后运行,这就叫有依赖。

Professional,专业的。这一点是很多人观念中缺失的,测试代码,也是代码,也要按照代码的标准去维护。这就意味着你的测试代码也要写得清晰,比如:良好的命名,把函数写小,要重构,甚至要抽象出测试的基础库,在 Web 测试中常见的 PageObject 模式,就是这种理念的延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善守的大龙猫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