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电IAAS V2.2(2017版)平台搭建手册---脚本搭建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脚本搭建Xindian IAAS V2.2云平台,涵盖了从安装CentOS7、配置网络、主机名,到安装包括Keystone、Glance、Nova、Neutron、Dashboard、Cinder、Swift、Trove、Heat、Ceilometer和Alarm等OpenStack服务的全过程。此外,还提到了系统卸载和版本升级的注意事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基本环境配置

controller node(控制节点) compute node(计算节点)
eth0(外网)192.168.100.10 eth0(外网)192.168.100.20
eth1(内网)192.168.200.10 eth1(内网)192.168.200.20
需安装的服务:Keystone安全认证服务、Glance镜像服务、Nova计算控制服务、Dashboard管理界面、Neutron Server网络服、Cinder存储控制服务、Rabbit消息服务、Mysql数据库、Swift 代理服务、Heat编配服务、Ceilometer 监控服务 需安装的服务:Nova Compute计算服务、Neutron节点网络服务、Cinder Volume存储服务、Swift 存储服务、Ceilometer监控代理

其中外网需要填上网关,内网不需要;存储节点安装操作系统时划分两个空白分区,作为cinder和swift存储磁盘;搭建 ftp服务器作为搭建云平台的yum源;配置文件中密码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配置。

1.1安装CentOS7说明

CentOS7版本:
CentOS7系统选择1511版本:CentOS-7-x86_64-DVD-1511.iso

空白分区划分
CentOS7的安装与CentOS6.5的安装有明显的区别。在CentOS7安装过程中,设置分区都需要一个挂载点,这样一来就无法创建两个空白的磁盘分区作为cinder服务和swift服务的存储磁盘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系统安装过程中留下足够的磁盘大小,系统安装完成后,使用命令parted划分新分区,然后使用mkfs.xfs进行文件系统格式化,完成空白分区的划分。
具体命令如下:

示例:
[root@compute ~]# parted /dev/md126                                     
(parted) mkpart swift 702G 803G    //创建swift分区,从702G到803G                                                  
 [root@compute ~]# mkfs.xfs /dev/md126p5

1.2配置网络、主机名

配置网络
修改和添加/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具体的网口)文件。
按照基本环境表格中的内外网进行规划。

配置主机名
controller节点: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ontroller
# bash

compute节点: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ompute
# bash

1.3配置yum源

controller和compute节点

1.3.1yum源备份

# mv /etc/yum.repos.d/* /opt/    //其中opt可以是别的空余文件夹

1.3.2创建repo文件

controller:
在/etc/yum.repos.d创建centos.repo源文件

[centos]
name=centos
baseurl=file:///opt/centos
gpgcheck=0
enabled=1
[iaas]
name=iaas
baseurl=file:///opt/iaas-repo
gpgcheck=0
enabled=1

compute:
在/etc/yum.repos.d创建centos.repo源文件

[centos]
name=centos
baseurl=ftp://192.168.100.10/centos
gpgcheck=0
enabled=1
[iaas]
name=iaas
baseurl=ftp://192.168.100.10/iaas-repo
gpgcheck=0
enabled=1

1.3.3挂载iso文件(在controller节点执行)

挂载CentOS-7-x86_64-DVD-1511.iso

[root@controller ~<
作者:int32bi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49481/answer/1413086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于OpenStack的论文国内外还是不少的,参考IEEE Xplore Search Results,毕竟火了那么多年,而且无论你偏系统还是偏研究都能写,但是纯粹写OpenStack部署的论文估计不多,除非你自己开发了一套自动化部署工具,比现有的Puppet、Ansible、Tripleo、Fuel、Kolla都要好,大多论文都需要与其它技术或者应用场景相结合,否则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都不知道怎么入手。偏系统的论文诸如基于OpenStack的xx系统(或者平台)设计与实现,xx可以是各种场景化的云系统,比如xx替换为视频监控云,则标题变为基于OpenStack的视频监控云平台设计与实现,你可以谈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各种问题,然后突出你设计的基于OpenStack的视频监控云平台的优势。为了演示,做个漂亮高大上的Web界面,直接拿Horizon去展示,怕要被导师拍死。偏研究的话,你可以针对某一个点展开,通常就是优化了,比较多的研究点包括调度算法优化、在线迁移优化、负载均衡优化、计算性能优化、虚拟化性能优化、能源损耗优化等,尤其是调度算法,你可以联想抽象出各种问题,比如装箱问题、启发算法、遗传算法都能套,优点也好写,要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要么节约了能源(还可以结合绿色计算写)。当然,你也可以针对OpenStack开发一套自己的系统,比如集成测试系统、故障检测、bug发现等,之前看过一篇不错的论文,等找到了再补充。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