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lipper
文章平均质量分 82
Flander Chai
A coder.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Klipper-共振补偿
3D打印机共振测试和输入整形功能的配置与实现。共振测试模块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打印机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响应,支持通过G代码命令进行噪声测量和共振测试。输入整形模块则通过配置整形器参数来补偿检测到的共振频率。系统通过事件回调机制和G代码命令实现功能集成,最终将整形参数传递给底层运动控制模块执行。这两个模块配合工作,有效减少了3D打印机在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振动问题。原创 2025-08-19 14:55:17 · 504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delta_calibrate模块
Delta打印机校准模块通过配置半径参数生成6个均匀分布的探测点(中心点+外围点),用于自动调平。该模块实现了Delta打印机自动调平的核心逻辑,通过多点探测建立热床高度映射,优化运动学参数来补偿机械误差。原创 2025-08-18 15:08:58 · 1016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probe模块
3D打印机探针模块的配置和初始化,主要包括探针参数设置(速度、偏移量、采样精度等)、Z轴位置推断、多重采样配置以提高测量精度,以及探针作为Z轴虚拟端点的注册。通过事件处理器管理归位过程,并支持多种GCODE指令(如PROBE、QUERY_PROBE等)进行探针校准和测量操作。核心功能是确保探针精准定位,为3D打印提供可靠的Z轴高度基准。原创 2025-08-15 14:30:36 · 967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bed_mesh模块
Klipper固件中床面网格校准(Bed Mesh)模块的配置与实现原理。配置文件定义了网格探测参数,包括探测速度、抬升高度、网格半径、探测点数量等。系统初始化时通过ZMesh对象构建网格数据,并在G1移动时调用BedMesh.move()方法进行校准补偿。详细分析了BedMesh类的初始化过程,包括参数设置、事件注册和G-code命令处理,重点解释了淡化效果(fade effect)的实现机制及其参数作用。通过调用关系图展示了模块间的交互逻辑,包括网格校准、数据存储和运动控制等核心功能。原创 2025-08-13 15:27:04 · 1170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TMC步进电机检查
TMC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状态检测与错误处理机制。代码通过start_checks方法启动定时检查,包括寄存器状态读取、错误标志清除和定时器注册。_query_register方法负责读取寄存器值,检测状态变化,处理通信错误,并尝试清除错误标志。常见错误包括驱动器过热(OvertempError)和短路(ShortToGND/ShortToSupply),解决方案包括降低电机电流、改善散热等。该机制通过周期性检查确保驱动器稳定运行,并在异常时及时报错。原创 2025-08-12 15:37:55 · 1442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G28归位流程
归位操作通过G28指令触发,核心函数homing_move()负责执行:1)发送开始事件并记录电机当前位置;2)初始化限位开关监控,计算采样频率;3)执行移动指令并检测限位触发;4)计算停止位置并更新坐标。该过程涉及多步协同,包括位置记录、速度控制、限位检测和异常处理,确保打印头准确返回原点位置。代码中通过事件通知、位置计算和状态监控等机制保证归位精度。原创 2025-08-11 15:26:30 · 391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G3圆弧路径算法
G3用于绘制逆时针圆弧,G2用于顺时针圆弧。通过一个具体的G3代码示例(G3 X0 Y-155 I155 Z0.3 E30 F2000),展示了圆弧绘制的参数设置。随后给出了该命令执行后生成的坐标点数据,详细记录了每个点的X、Y、Z坐标位置,这些数据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弧路径。这些调试数据可用于验证G代码命令的执行效果和路径精度。原创 2025-08-09 16:00:56 · 635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G1移动流程
G1移动指令的流程和源码分析。首先介绍了G1指令的基本参数格式,包括坐标轴位置(X/Y/Z)、挤出量(E)和速度(F)。随后通过调用链展示了从G1指令解析到最终移动执行的完整流程,涉及gcode.py、gcode_move.py、toolhead.py等多个模块。重点分析了BedMesh.move()方法,详细说明了其处理逻辑:包括获取Z轴因子、检查网格状态、直接移动或网格移动的选择、错误处理等。最后解析了Move类的初始化过程,包括计算移动参数、加速度限制、速度平方处理等关键步骤。原创 2025-08-07 15:24:31 · 1054 阅读 · 0 评论 -
klippy-ready事件
3D打印机启动过程中“klippy:ready”事件的回调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事件注册:列举了15个不同功能模块在该事件上的注册顺序,包括Gcode处理、耗材检测、加热控制等。原创 2025-08-05 15:14:58 · 1060 阅读 · 0 评论 -
klippy-connect事件
当触发"klippy:connect"事件时,依次执行各模块的连接处理函数:MCU模块进行硬件连接初始化;GCode宏命令检查并重注册;TMC步进电机驱动检查状态和初始化寄存器;加热器模块启动定时检测;输入整形器配置运动学参数;Delta校准模块验证打印机类型;打印床调平模块生成路径点;暂停/恢复模块初始化虚拟SD卡。这些回调函数共同完成打印机的初始化配置和状态检查,为后续打印任务做好准备。原创 2025-08-04 15:28:26 · 991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打印机状态检查
Klippy服务通过定时器机制监控3D打印机各组件状态,每秒收集并记录包括MCU运行参数、温度传感器数据、系统负载等关键指标。服务核心由PrinterStats类实现,通过reactor定时器触发状态检查,在klippy:ready事件中初始化各对象的stats回调。状态日志详细记录了MCU通信、加热系统、挤出机等模块的实时参数,为系统异常检测提供数据支持。当出现时钟同步问题时,会触发klippy:shutdown事件进行错误处理。原创 2025-08-02 15:39:35 · 993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配置解析
打印机配置系统的参数解析流程,系统跟踪493个配置参数,包含配置文件和程序默认设置,并管理124个打印机组件对象。核心方法read_main_config通过读取配置文件、分离常规/自动保存配置、构建配置包装器等步骤完成配置加载。其中_build_config_wrapper方法使用RawConfigParser解析配置数据,最终生成包含打印机对象和解析结果的配置包装器。原创 2025-08-01 15:17:22 · 646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extruder模块
3D打印机挤出机模块的初始化流程,基于PrinterExtruder类实现多挤出机支持。关键功能包括热端加热器配置(支持共享加热器)、运动学参数计算(喷嘴直径、耗材截面积、最大挤出比等)、挤出机步进电机设置(含梯形运动队列和压力提前参数)。通过toolhead模块加载,支持G代码命令(M104/M109)控制温度,采用动态配置检测机制(extruder/extruderN分段)实现多挤出机管理。原创 2025-07-29 15:20:32 · 1260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toolhead模块
3D打印机固件Klipper的运动控制模块初始化流程。该流程从toolhead.py模块开始,依次初始化toolhead对象、Delta运动学对象、步进电机模块和挤出机模块。关键步骤包括:1) 创建移动队列和命令位置数组;2) 配置运动控制参数如最大速度、加速度等;3) 加载Delta运动学模块;4) 注册G代码命令;5) 初始化其他必要模块如归位、统计等。整个初始化过程采用分层设计,各模块通过配置对象进行协调,为后续打印运动提供基础控制功能。原创 2025-07-28 15:11:56 · 659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clocksync 时钟同步模块
时钟同步的初始化过程,包括注册定时器、建立串口连接后触发时间同步操作。通过get_uptime和get_clock命令获取MCU的时钟频率和当前时间信息,将32位的高低位合并为64位时钟值。系统通过线性回归算法估算MCU时钟与主机时间的对应关系,并持续更新时钟预测方差以保持同步精度。该机制确保了上位机与MCU之间的精确时间同步,为运动控制提供时间基准。原创 2025-07-25 15:24:06 · 1194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gcode模块
GCode对象初始化时会注册基础命令如M110、M112等,通过register_command函数将命令映射到对应的处理函数。核心处理函数_process_commands实现GCode解析:去除注释、分割参数、构建参数字典,并通过gcode_handlers字典调用注册的处理函数。原创 2025-07-24 15:28:30 · 846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serialhdl模块
Serialhdl模块是GCode与MCU通信的核心组件,支持CAN总线、UART等多种连接方式。模块初始化时会创建串口对象、消息解析器和线程锁等核心结构。connect_uart()方法负责建立串口连接并启动后台线程,通过_start_session()处理MCU数据字典、设置波特率等参数。后台线程_bg_thread持续轮询处理MCU返回的消息,实现双向通信。该模块采用线程安全设计,通过消息处理器和回调机制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原创 2025-07-23 15:33:58 · 1277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webhooks模块
Klipper打印机固件中WebHooks、GCodeHelper和QueryStatusHelper模块的初始化流程。WebHooks通过ServerSocket建立Unix域套接字服务,处理远程方法调用和各种端点请求。GCodeHelper负责G代码相关操作,如脚本执行、重启等。QueryStatusHelper管理对象状态查询和订阅功能。原创 2025-07-22 15:13:21 · 1112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 - mcu模块解析
MCU初始化流程包括串口/总线配置、重启机制设置、运动控制参数初始化及事件注册。核心功能通过串口通信(UART/CAN总线)与主控板交互,支持多种连接方式检测(USB、CAN总线、管道),并管理步进电机控制队列。系统通过事件驱动机制处理MCU识别、连接和状态监控,其中包含时钟同步、错误检测(最大步进误差0.000025)及多级命令队列(配置/初始化/重启命令)。关键参数包括MCU频率、时钟统计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唤醒时间)和动态状态信息维护。该设计实现了硬件抽原创 2025-07-21 15:01:41 · 734 阅读 · 0 评论 -
三D打印常用MCU命令
3D打印系统中常用的MCU控制命令集,包括设备配置、数据通信和运动控制三类核心指令。设备配置类命令用于初始化各类硬件组件,如SPI总线(config_spi)、步进电机(config_stepper)和传感器(config_adxl345);数据通信类命令(spi_send、query_analog_in)实现外设数据交互;运动控制类命令(queue_step、endstop_home)则负责精确控制机械运动。原创 2025-07-18 14:48:04 · 505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 - reactor模块
Reactor是一种事件驱动编程模式,包含事件循环、反应堆、资源和事件处理器四个核心组件。klippy系统通过PollReactor和SelectReactor类实现事件管理,支持协程切换和定时器处理。核心的事件驱动主循环通过poll函数监听文件描述符事件,调用相应回调函数,并利用greenlet实现协程切换。系统还提供了定时器注册和检查机制,支持垃圾回收管理。整个架构实现了高效的异步I/O处理和非阻塞事件驱动机制。原创 2025-07-17 15:08:53 · 655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 - 入口模块klippy源码解析
Klipper固件通过命令行参数初始化,支持调试输入、API服务、日志输出等功能选项。主程序启动流程包括:解析参数、获取系统信息、进入主循环。核心打印机对象初始化时注册事件回调,构建有序组件字典(包含gcode、webhooks等模块)。主循环通过反应器(reactor)驱动,触发_connect回调函数进行配置读取和MCU识别。异常处理机制完善,支持固件重启和状态监控。系统采用事件驱动架构,各模块通过事件处理器协同工作,最终进入就绪状态。调试信息可通过多种渠道输出原创 2025-07-16 14:55:32 · 518 阅读 · 0 评论 -
Klipper-源码模块
Klippy上位机程序采用多线程架构,包含四个主要进程:主线程处理G代码命令、串口IO线程(C语言实现)、MCU响应处理线程(Python实现)和独立日志线程。代码结构分为三大模块:chelper(C语言辅助函数)、extras(扩展功能如温度控制)和kinematics(运动学模型实现)。核心功能模块包括串口通信(serialhdl.py)、步进电机控制(stepper.py)、运动学计算等,其中C语言实现的底层模块通过serialqueue.c处理高效IO。扩展模块支持热床、传感器等外设,运动学子模块提原创 2025-07-15 14:45:11 · 614 阅读 · 0 评论 -
3D打印 - Klipper
Klipper 3D打印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和异步事件驱动架构,通过多线程并发处理任务,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和维护性。其核心特点包括高精度步进运动、多微控制器支持、简单配置及振动抑制功能。系统支持多种打印机结构、自动床面平整、温控风扇和多种步进电机驱动器,并具备G代码解析、自定义脚本和JSON API接口等功能。执行流程分为上位机初始化与微控制器任务调度,通过Python与C代码协同实现高效打印控制。该系统设计简洁、移植性强,适用于多种硬件架构。原创 2025-07-15 14:14:00 · 1394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