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包(packet capture)**就是将网络传输发送与接收的数据包进行截获、重发、编辑、转存等操作,也用来检查网络安全。抓包也经常被用来进行数据截取等。
一个网页的呈现,中间不止一次http请求,平均一个网站差不多10-15个http请求
##一.谷歌浏览器抓包
F12->network->输入百度网址->可以看见有19个requests->点击其中一个想看的请求查看请求和响应详细信息
二.fiddler抓包软件
1.安装
在官网下载直接安装,注意安装路径,选择fiddler.exe运行就安装成功
2.配置fiddler
tools-》options-》https-》勾选前三个-》若提示安装证书则需要安装(若没有出现安装证书则需要手动安装,下面会讲到)-》点击ok关闭重启
手动安装证书:tools-》options-》https-》勾选前三个-》Actions-》点击trust root certificate-》一直yes
重启后在浏览器访问百度可以看见fiddler中抓取到了数据
<>表示是html的内容
3.清理数据
4.主要用的数据
<> | html内容 |
{json} | json数据 |
{js} | js数据 |
5.停止抓包
file-》capture traffic-》去掉前面的对勾
6.点击一个请求查看详细信息
上方的Raw:请求头详细信息
上方的WebForms:请求所带的数据,一种是query_string(get参数),另一种是formdata(post参数)
点击黄条进行解码
下方的Raw:响应头信息
下方的header:响应头
下方的ImgerView:如果请求是图片,则会显示图片
下方的JSON:接口返回的信息
下方的xml:接口返回的信息(现在已经很少)
左下方的黑色条框:可输入指令快捷操作fiddler
clear | 清除所有请求 |
select json等格式 | 快速选择某种格式 |
?com等关键字 | 搜索带有com关键字的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