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的简易频率计
主要用到的51功能是 ①外部中断和②定时计数器
注意:51的晶振最好是12Mhz,因为51十二分频后,也就是1Mhz了也就是说计数器每次进行加一计数实际上是进行加了1/f的时间
也就是1/(1mhz)的时间,其实主要是要这样计算时间会更准确些
并且此程序所能测试的脉冲宽度最大值为2的16减1ms,如果想扩大测量范围,此文章最后有说明。
在讲解代码之前,先普及一下51定时器的用法
51定时器主要由两个8位寄存器来控制的
第一个是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故名思意就是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的寄存器
如图所示:
它一共是八位,低四位用于设置T0定时器,高四位用于设置T1定时器。
1、GATE是门控位,GATE=0时,只要用软件使TCON中的TR0或TR1为1,就可以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
而GATA=1时,要用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INT0/1也为高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
(而我们的程序设计主要用到的就是定时器门控位的作用,我们要让GATE=0,让中断和TCON寄存器同时控制定时器的开启)
2、C/T :定时/计数模式选择位。C/T =0为定时模式;C/T =1为计数模式。
3、M1M0:工作方式设置位。定时/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
如图所示:
本程序中我们选的工作方式是方式0,即M1=0,M0=1,计数容量是2的16次方
第二 个寄存器就是TCON了
就是用来控制定时/计数器的启动和中断申请的
如图所示:
TF1(TCON.7):T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TR1(TCON.6):T1运行控制位
TF0(TCON.5):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其功能与TF1类同。
TR0(TCON.4):T0运行控制位,其功能与TR1类同。
(这里就不细讲它了)
然后我们看代码部分
#include<reg52.h>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K=P3^2; //记录周期
//数码管显示
#define DataPort P0 //定义数据端口 程序中遇到DataPort 则用P0 替换
sbit LATCH1=P2^4;//定义锁存使能端口 段锁存
sbit LATCH2=P2^3;// 位锁存
unsigned char code
dofly_DuanMa[10]={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显示段码值0~9
unsigned char code
dofly_WeiMa[]={
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分别对应相应的数码管点亮,即位码
unsigned char Temp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