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零.前言
之前做的课题是政策如何影响经济,我爬取了30万篇政策文献,分词,提取关键词和历年GDP拟合,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就是解释不清楚,完全是黑盒模型,只能生搬硬套,不明白内在逻辑是什么。
后来我思考了很久,意识到
-
第一:是我经济学的基础太差,几乎为0 ,对显而易见的问题不能有效避免,陷入其中,研究方法也和计算机不同,对计算机,不管什么算法,能解决目前场景即可,例如:识别人像,只要调用库函数,优化特征点,提高识别准确性即可,很多时候也是实验科学;但是对经济学,学习计量后恍然明白,其实有一套很成熟的影响关系和研究方法,如果我想在经济学上有所涉猎,应该是先学习经济学的基本课程,基本研究方法,我所掌握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只是一个辅助性分析工具,甚至不需要,因为计量也有很多这种集成好的软件。
-
其次:虽然在做政策分析,但是政策是如何制定的,如何评价有效性,我一无所知,只是套模型,找感觉,虽然中间意识到这一点,但没能深入挖掘下去,建立完整的政策制定和评价的框架,然后才应该选取合适的分析工具。
针对上述的不足,我想到以下改进方法:
- 学习经济学,本科,硕士的基本课程,掌握基本研究方法,常用研究工具,
- 大量阅读经济学相关论文,不确定方向的读,后期缩小圆圈就找陈老师和刘老师的研究方向,明确本方向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大致模糊还有什么创新点可以深挖
- 完成对政策制定和评估的系统学习,主要通过看本文第四节的政策介绍分析书籍
一.政策制定的官方定义?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是针对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并选择解决方案的过程。
包括: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可行性论证,方案选择五个环节。
二.国家该怎么发展?
解决内外部矛盾和实际需求,以满足本国社会进步和 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存量需求 ,加上内外部发展情况,就剩余价值的创新,创造和输出方向的利用,做一个合理稳定的发展计划。
2.1 剩余价值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报酬直接的差额,也就是被资产阶级剥削的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和动机就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向。
前提条件:资本主义之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无产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生产方式
有两种生产方式: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实现方式: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
- 意义: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和基础
-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实现方式: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比例实现
我的理解是:手工生产一件衣物,可以通过磨练技能变得熟练,从而减少生产同一件衣物的必要劳动时间,同样的8小时工作时间,生产效率在平均线以上,那么剩余劳动便多了
-
相对剩余的生产伴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
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资本家剥削的本质
通俗点说:
-
首先为什么劳动会产生价值?
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们来自生产商品中所需的劳动,使用价值来自具体的劳动,交换价值来自抽象的劳动,在资本主义下,劳动力就是商品。 -
但是劳动和劳动力不一样,工人们出卖的并不是他们的劳动,如果可以直接出卖,那么一天的劳动价值就等于一天的劳动,这样没有利润,实际上,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一天时间内(甚至不是工作时间内),工人就是资产,资本家可以决定工人进行多少工作,而使用工具,一个劳动者可以远远创造出超过自己生存所需的物资,这些剩余,就是利润。
而上述话中:以满足本国社会进步和 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存量需求
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创作更多的物资,保证物资的存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