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之偏置电路设计

本文详细介绍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路设计,重点讨论了使用四分之一波长线和扇形微带线实现基波和奇次谐波的开路与偶次谐波的短路。通过原理图和版图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尽管两者结果可能存在微调需求。设计中考虑了中心频率为2.4GHz,对地阻抗和短路要求,并在仿真后进行了版图布局和联合仿真测试,以确保满足性能指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之偏置电路设计

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流程中,偏置电路的设计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一般的设计中,偏置电路的设计要求为隔离射频信号对电源的干扰,所以往往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线的方式进行设计。
其具体流程是先使用电容使其对射频信号对地短路,然后连接四分之一波长线进行阻抗变化,从而使射频信号开路,由此使用高阻抗来防止射频信号进入电源部分。
但是使用电容开路的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电容是需要焊接的器件,焊接的位置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其次电容具有其固定的谐振频率,选择合适的高频电容往往比较麻烦。
此处使用扇形微带线进行设计(扇形微带线相当于对地电容)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设计要求

此处设计F类功放设计偏置电路,其要求为基波和奇次谐波开路,偶次谐波短路。一般而言,F类功放的偏置电路也可以用于通用的功放设计电路,其具体要求如下:
中心频率:2.4Ghz
基波对地开路:基波对地阻抗>10000欧姆
二次谐波对地短路:二次谐波对地阻抗<1欧姆
三次谐波对地近似开路:三次对地阻抗>200欧姆
不影响基波通过

2 原理图设计

按照最初的理论部分的结构图进行设计,构建如下的电路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TL2为四分之一波长线,两个扇形微带线分别工作在基波频率和二次谐波频率,从而使1端口基波和三次谐波开路,二次谐波短路。对此电路进行仿真和调谐,得到如下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见,原理图仿真可以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对其进行版图仿真。

3 版图仿真

此处使用Rogers4350B板材,其参数为3.66和0.0037,进行合理设置并添加相关端口,构建如下的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此节目生成电路板图,生成后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此版图进行layout设置,具体细节不详细赘述了,基本参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部设置后点击仿真按钮进行版图仿真,一段时间后运行结束,得到EMmode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layout建立symbol,选择looklike选项,建立后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版图联合仿真

新建原理图,用于版图联合仿真测试,插入之前产生的symbol和相关控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使用emModel作为仿真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好扫频参数,点击仿真按钮进行仿真,得到如下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此可以看到设计的偏置电路效果很好,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原理图仿真结果和版图仿真结果并不一致,需要进行微调。
比如版图仿真结果中心频率偏移了100Mhz变成了2.5Ghz,那么我在原理图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原理图仿真结果调整到2.3Ghz才行,由此才更有可能在版图仿真时得到2.4Ghz的结果。

内容简介   这是本严谨的教程,它可帮助您缩短设计周期并改善件效率。书中设计工程师Andrei Grebennikov告诉您如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计算,在处理与生产的过程中提高效率;使用了近300个详细的图表、曲线、电路图图示说明,提供给您所需要的、改善设计的所有信息。   本书主要阐述设计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所需的理论、方法、设计技巧,以及有效地将分析计算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它为电子工程师提供了几乎所有可能的方法,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缩短设计周期。书中不仅注重基于最新技术的新方法,而且涉及许多传统的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微电子核心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电路设计方法、非线性主动设备建模、阻抗匹配、功率合成、阻抗变换、定向耦合、高效率的功率放大设计、宽带功率放大及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放大设计。 本书适合从事射频与微波功率放大设计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第1章 双口网络参数 1.1传统的网络参数 1.2散射参数 1.3双口网络参数间转换 1.4双口网络的互相连接 1.5实际的双口电路 1.5.1单元件网络 1.5.2Ⅱ形和T形网络 1.6具有公共端口的三口网络 1.7传输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非线性电路设计方法 2.1频域分析 2.1.1三角恒等式法 2.1.2分段线性近似法 2.1.3贝塞尔函数法 2.2时域分析 2.3 NewtOn.Raphscm算法 2.4准线性法 2.5谐波平衡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非线性有源件模型 3.1功率MOSFET管 3.1.1小信号等效电路 3.1.2等效电路元件的确定 3.1.3非线性I—V模型 3.1.4非线性C.V模型 3.1.5电荷守恒 3.1.6栅一源电阻 3.1.7温度依赖性 3.2 GaAs MESFET和HEMT管 3.2.1小信号等效电路 3.2.2等效电路元件的确定 3.2.3 CIJrtice平方非线性模型 3.2.4 Curtice.Ettenberg立方非线性模型 3.2.5 Materka—Kacprzak非线性模型 3.2.6 Raytheon(Statz等)非线性模型 3.2.7 rrriQuint非线性模型 3.2.8 Chalmers(Angek)v)非线性模型 3.2.9 IAF(Bemth)非线性模型 3.2.10模型选择 3.3 BJT和HBT汀管 3.3.1小信号等效电路 3.3.2等效电路中元件的确定 3.3.3本征z形电路与T形电路拓扑之间的等效互换 3.3.4非线性双极件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 阻抗匹配 4.1主要原理 4.2 Smith圆图 4.3集中参数的匹配 4.3.1双极UHF功率放大 4.3.2 M0SFET VHF高功率放大 4.4使用传输线匹配 4.4.1窄带功率放大设计 4.4.2宽带高功率放大设计 4.5传输线类型 4.5.1同轴线 4.5.2带状线 4.5.3微带线 4.5.4槽线 4.5.5共面波导 参考文献 第5章 功率合成、阻抗变换和定向耦合 5.1基本特性 5.2三口网络 5.3四口网络 5.4同轴电缆变换和合成 5.5 wilkinson功率分配 5.6微波混合桥 5.7耦合线定向耦合 参考文献 第6章 功率放大设计基础 6.1主要特性 6.2增益和稳定性 6.3稳定电路技术 6.3.1 BJT潜在不稳定的频域 6.3.2 MOSFET潜在不稳定的频域 6.3.3一些稳定电路的例子 6.4线性度 6.5基本的工作类别:A、AB、B和C类 6.6直流偏置 6.7推挽放大 6.8 RF和微波功率放大的实际外形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效率功率放大设计 7.1 B类过激励 7.2 F类电路设计 7.3逆F类 7.4具有并联电容的E类 7.5具有并联电路的E类 7.6具有传输线的E类 7.7宽带E类电路设计 7.8实际的高效率RF和微波功率放大 参考文献 第8章 宽带功率放大 8.1 Bode—Fan0准则 8.2具有集中元件的匹配网络 8.3使用混合集中和分布元件的匹配网络 8.4具有传输线的匹配网络 8.5有耗匹配网络 8.6实际设计一瞥 参考文献 第9章 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放大设计 9.1 Kahn包络分离和恢复技术 9.2包络跟踪 9.3异相功率放大 9.4 Doherty功率放大方案 9.5开关模式和双途径功率放大 9.6前馈线性化技术 9.7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9.8手持机应用的单片cMOS和HBT功率放大 参考文献
### ADS2021 射频功率放大器偏置电路设计方法 #### 设计目标与参数设定 在射频功率放大器(RFPA)的设计过程中,偏置电路对于确保件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有效的偏置设置,在ADS2021软件环境中,需考虑多个因素来优化设计方案。 - **输入阻抗调整**:针对特定的工作频率(如1850 MHz),通过调节元件值使输入端呈现期望的复数阻抗(Zin=7.1E3+j*1.368)[^1]。 - **静态操作条件的选择**:合理选取晶体管的漏极电压(Vds=28 V)、栅源电压(Vgs=-2.1 V)(注意这里的负号可能是因为N沟道MOSFET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静态电流(Idq≈184 mA),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最终输出特性的优劣[^2]。 #### 多频段偏置网络结构 考虑到现代通信系统往往涉及多频段运作需求,因此构建能够兼容不同工作频点而不互相干扰的偏置架构显得尤为重要。一种常见做法是在高频路径上串联接入若干条长度各异但均为对应中心频率四分之一波长(lλ/4)的开路传输线(TLs)作为隔离措施。每一段TL都具有较高的特征阻抗(Z1>>Z0),这不仅有助于缩小整体布局面积,而且可以有效防止信号间的串扰现象发生[^3]。 具体而言: - 对于最高频率f1来说,其关联的TL会在该位置形成电气意义上的短接状态; - 经过适当长度(L1)转换之后,则能在起始节点处重新恢复成开放边界条件; - 类似机制同样适用于更低级别的各次级谐振点fi(i>1)。 这种巧妙利用电磁场理论中驻波效应的方式实现了高效而紧凑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方案。 ```matlab % MATLAB代码片段用于模拟上述概念中的部分计算过程 function Zout = calc_Zout(f, Zo, L) % 计算给定频率下经过指定长度微带后的输出阻抗变化情况 lambda = c/f; % 波长c为光速常量约等于3e8 m/s beta = (2*pi)/lambda; gamma = sqrt((Zo*(conj(Zo)-j*tan(beta*L)))); Zout = conj(gamma); end ```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怡步晓心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