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来自算法转Java后端的一位读者的投稿!文章主要分享了作者从迷茫崩溃到最终斩获腾讯、京东、百度等大厂 offer 的经历。文章内容很全面、真实,相信可以对正在准备面试的小伙伴有帮助!
意识到又一年的秋招大戏要开始了,也不由的想起了去年这会的自己。就想写这篇文章记录一下曾经的秋招之路,也希望能帮助到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
个人简介
不用太多介绍,也不用太多指教,三秒钟之内就能让大家尖叫…嗯…好了,不闹了。开始!
我是 2021 年毕业的研究生。本科是在一所双非大学读的,专业是软件工程,本科时学过一些 Java 开发。因为学历一般,又对科研存在幻想,我选择了考研,拼了老命总算是考上了一所中游 985。
读研期间,我主要做的是自然语言处理方向。但是!因为我们组做自然语言处理是在我读研刚入学时起步的,甚至当时整个实验室只有一块显卡,所以,研一基本上没做什么东西。研一暑假的时候,我才在师兄的帮助下入了门,搞了一个研究性的项目和一个工程类的算法项目。
迷茫期
当时是 2020 年的 2 月底,也就是研二的下学期,因为疫情被困在家,当时的想法还是做算法,于是就把算法的项目准备了一下,又准备了准备基础知识,就开始投实习试水。但是因为没有比较硬的论文,也没有比较硬的项目,所以投了几家大厂都没理我。
虽然,美团给了我面试机会,但是,我被面试官吊打了。到最后,只过了两家还行的“中厂”。但是,因为导师严禁出去实习,所以也没实习成。
那段时间特别迷茫,天天在网上问一些算法大佬,焦虑的不行!😥
我当时想:以我自己的条件准备到 6 月,几乎没可能在秋招面试上岸大厂的算法岗。
算法转 Java 后端
整个 3 月都在纠结一个事情,继续硬刚算法还是转做 Java 后端。算法确实工资比较高,但是自己其实打心里更喜欢做一些工程应用(因为就算让我做算法,我也喜欢做工程应用类型的算法)。
并且,当时自己的条件进大厂算法已经很难了,肯定去不了好的算法团队,拼一拼开发或许还能去比较好的团队。
但是,因为 Java 主要是在本科时学的,已经很久没有做过,很多都忘了,甚至 Java 语法都很生疏了。并且,像 JVM
,Redis
,RabbitMQ
相关的,当时也没学过,一直在想就几个月的时间真的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学好。还好在四月初的一天中午,躺在床上睡不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转 Java 后端。
在咨询了几个学长学姐,以及几个朋友以后,订好了学习计划。当时的计划是这样的。
- 首先复习 Java 的基本语法以及一些集合用法,先达到能比较熟练的用 Java 写代码。因为从 2 月多就开始刷 LeetCode 了,当时已经用 Python 刷了 30 多道,就又用 Java 把这些做过的题写了一遍,到 9 月底我的秋招结束时一共刷了 130 道左右,刷了两遍。
- 把自己本科时用 Java 做的电商系统又拿出来温习了一下改成了秒杀系统,这当作我的第一个项目。另一个项目是看着网课仿照 Spring 源码做了一个简化版的 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