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e的几个重点调优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Hive的性能调优方法,包括Fetch抓取、MapJoin、分区和列剪裁、数据倾斜处理、合理调整Map和Reduce数及JVM重用等策略,帮助提升大数据查询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Fetch抓取(Hive可以避免进行MapReduce)

Hive中对某些情况的查询可以不必使用MapReduce计算。例如:SELECT * FROM employees;在这种情况下,Hive可以简单地读取employee对应的存储目录下的文件,然后输出查询结果到控制台。
在hive-default.xml.template文件中hive.fetch.task.conversion默认是more,老版本hive默认是minimal,该属性修改为more以后,在全局查找、字段查找、limit查找等都不走mapreduce。
把hive.fetch.task.conversion设置成none,然后执行查询语句,都会执行mapreduce程序。

2.MapJoin

如果不指定MapJoin或者不符合MapJoin的条件,那么Hive解析器会将Join操作转换成Common Join,即:在Reduce阶段完成join。容易发生数据倾斜。可以用MapJoin把小表全部加载到内存在map端进行join,避免reducer处理。
1)开启MapJoin参数设置:
(1)设置自动选择Mapjoin
set hive.auto.convert.join = true; 默认为true
(2)大表小表的阈值设置(默认25M以下认为是小表):
set hive.mapjoin.smalltable.filesize=25123456;

2)MapJoin工作机制
首先是Task A,它是一个Local Task(在客户端本地执行的Task),负责扫描小表b的数据,将其转换成一个HashTable的数据结构,并写入本地的文件中,之后将该文件加载到DistributeCache中。
接下来是Task B,该任务是一个没有Reduce的MR,启动MapTasks扫描大表a,在Map阶段,根据a的每一条记录去和DistributeCache中b表对应的HashTable关联,并直接输出结果。
由于MapJoin没有Reduce,所以由Map直接输出结果文件,有多少个Map Task,就有多少个结果文件。
案例实操:
(1)开启Mapjoin功能
set hive.auto.convert.join = true; 默认为true
(2)执行小表JOIN大表语句

INSERT OVERWRITE TABLE jointable2
SELECT b.id, b.time, b.uid, b.keyword, b.url_rank, b.click_num, b.click_url
FROM smalltable s
JOIN bigtable  b
ON s.id = b.id;
Time taken: 31.814 seconds

(3)执行大表JOIN小表语句

INSERT OVERWRITE TABLE jointable2
SELECT b.id, b.time, b.uid, b.keyword, b.url_rank, b.click_num, b.click_url
FROM bigtable  b
JOIN smalltable  s
ON s.id = b.id;
Time taken: 28.46 seconds

3.使用分区剪裁、列剪裁

在SELECT中,只拿需要的列,如果有,尽量使用分区过滤,少用SELECT *。
在分区剪裁中,当使用外关联时,如果将副表的过滤条件写在Where后面,那么就会先全表关联,之后再过滤,比如:
环境准备:

create table ori(id bigint, time bigint, uid string, keyword string, url_rank int, click_num int, click_url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create table bigtable(id bigint, time bigint, uid string, keyword string, url_rank int, click_num int, click_url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load data local inpath '/home/admin/softwares/data/加递增id的原始数据/ori' into table ori;

load data local inpath '/home/admin/softwares/data/100万条大表数据(id除以10取整)/bigtable' into table bigtable;

先关联再Where:

SELECT a.id
FROM bigtable a
LEFT JOIN ori b ON a.id = b.id
WHERE b.id <= 10;

正确的写法是写在ON后面:先Where再关联,先执行on后面的

SELECT a.id
FROM ori a
LEFT JOIN bigtable b ON (a.id <= 10 AND a.id = b.id);

或者直接写成子查询:先执行括号里面的

SELECT a.id
FROM bigtable a
RIGHT JOIN (SELECT id
FROM ori
WHERE id <= 10
) b ON a.id = b.id;

4.数据倾斜

Map数

1)通常情况下,作业会通过input的目录产生一个或者多个map任务。
主要的决定因素有:input的文件总个数,input的文件大小,集群设置的文件块大小(目前为128M,可在hive中通过set dfs.block.size;命令查看到,该参数不能自定义修改);
2)举例:
a) 假设input目录下有1个文件a,大小为780M,那么hadoop会将该文件a分隔成7个块(6个128m的块和1个12m的块),从而产生7个map数。
b) 假设input目录下有3个文件a,b,c大小分别为10m,20m,150m,那么hadoop会分隔成4个块(10m,20m,128m,22m),从而产生4个map数。即,如果文件大于块大小(128m),那么会拆分,如果小于块大小,则把该文件当成一个块。
3)是不是map数越多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任务有很多小文件(远远小于块大小128m),则每个小文件也会被当做一个块,用一个map任务来完成,而一个map任务启动和初始化的时间远远大于逻辑处理的时间,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同时可执行的map数是受限的。
4)是不是保证每个map处理接近128m的文件块,就高枕无忧了?
答案也是不一定。比如有一个127m的文件,正常会用一个map去完成,但这个文件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小字段,却有几千万的记录,如果map处理的逻辑比较复杂,用一个map任务去做,肯定也比较耗时。
针对上面的问题3和4,我们需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解决:即减少map数和增加map数;

小文件进行合并

在map执行前合并小文件,减少map数:
1) 参数设置(下面的API属于hadoop低版本的API)

set mapred.max.split.size=112345600;  设置切片的大小
set mapred.min.split.size.per.node=112345600;  每个节点处理的数据的大小
set mapred.min.split.size.per.rack=112345600; 每个支架上数据的大小
set hive.input.format= org.apache.hadoop.hive.ql.io.CombineHiveInputFormat;

这个参数表示执行前进行小文件合并,前面三个参数确定合并文件块的大小,大于文件块大小128m的,按照128m来分隔,小于128m,大于100m的,按照100m来分隔,把那些小于100m的(包括小文件和分隔大文件剩下的),进行合并。
9.3.3 如何适当的增加map数
当input的文件都很大,任务逻辑复杂,map执行非常慢的时候,可以考虑增加Map数,来使得每个map处理的数据量减少,从而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
假设有这样一个任务:

Select data_desc,
count(1),
count(distinct id),
sum(case when),
sum(case when),
sum()
from a group by data_desc

如果表a只有一个文件,大小为120M,但包含几千万的记录,如果用1个map去完成这个任务,肯定是比较耗时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将这一个文件合理的拆分成多个,这样就可以用多个map任务去完成。

set mapreduce.job.reduces =10;
create table a_1 as
select * from a
distribute by rand(123);

select rand(123)是一个固定的值
这样会将a表的记录,随机的分散到包含10个文件的a_1表中,再用a_1代替上面sql中的a表,则会用10个map任务去完成。
每个map任务处理大于12M(几百万记录)的数据,效率肯定会好很多。
看上去,貌似这两种有些矛盾,一个是要合并小文件,一个是要把大文件拆成小文件,这点正是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控制map数量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使大数据量利用合适的map数;使单个map任务处理合适的数据量;

reduce数

1)调整reduce个数方法一
(1)每个Reduce处理的数据量默认是256MB
hive.exec.reducers.bytes.per.reducer=256123456
(2)每个任务最大的reduce数,默认为1009
hive.exec.reducers.max=1009
(3)计算reducer数的公式
N=min(参数2,总输入数据量/参数1)
2)调整reduce个数方法二
在hadoop的mapred-default.xml文件中修改
设置每个job的Reduce个数
set mapreduce.job.reduces = 15;
3)reduce个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1)过多的启动和初始化reduce也会消耗时间和资源;
2)另外,有多少个reduce,就会有多少个输出文件,如果生成了很多个小文件,那么如果这些小文件作为下一个任务的输入,则也会出现小文件过多的问题;
在设置reduce个数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这两个原则:处理大数据量利用合适的reduce数;使单个reduce任务处理数据量大小要合适;

5.JVM重用

JVM重用是Hadoop调优参数的内容,其对Hive的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很难避免小文件的场景或task特别多的场景,这类场景大多数执行时间都很短。
Hadoop的默认配置通常是使用派生JVM来执行map和Reduce任务的。这时JVM的启动过程可能会造成相当大的开销,尤其是执行的job包含有成百上千task任务的情况。JVM重用可以使得JVM实例在同一个job中重新使用N次。N的值可以在Hadoop的mapred-site.xml文件中进行配置。通常在10-20之间,具体多少需要根据具体业务场景测试得出。

mapreduce.job.jvm.numtasks
10
How many tasks to run per jvm. If set to -1, there is
no limit.

我们也可以在hive当中通过
set mapred.job.reuse.jvm.num.tasks=10;
这个设置来设置我们的jvm重用
这个功能的缺点是,开启JVM重用将一直占用使用到的task插槽,以便进行重用,直到任务完成后才能释放。如果某个“不平衡的”job中有某几个reduce task执行的时间要比其他Reduce task消耗的时间多的多的话,那么保留的插槽就会一直空闲着却无法被其他的job使用,直到所有的task都结束了才会释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