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底层原理与注解配置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AOP注解开发的步骤,包括如何配置切面、切入点、通知类型以及注解驱动。涵盖了注意事项、通知顺序控制和实战案例,助您理解AOP在业务监控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注解开发AOP制作步骤:

在XML格式基础上

  1. 导入坐标(伴随spring-context坐标导入已经依赖导入完成
  2. 开启AOP注解支持
  3. 配置切面@Aspect
  4. 定义专用的切入点方法,并配置切入点@Pointcut
  5. 为通知方法配置通知类型及对应切入点@Befor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解开发AOP注意事项:
  1. 切入点最终体现为一个方法,无参无返回值,无实际方法体内容,但不能是抽象方法
  2. 引用切入点时必须使用方法调用名称,方法后面的()不能省略
  3. 切面类中定义的切入点只能在当前类中使用,如果想引用其他类中定义的切入点使用“类名.方法名()”引用
  4. 可以在通知类型注解后添加参数,实现XML配置中的属性,例如after-returning后的returning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OP注解详解:

@Aspect
  • 名称:@Aspect

  • 类型:注解

  • 位置:类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类为切面类

  • 格式:

@Aspect
public class AopAdvice { }
  • 说明:一个beans标签中可以配置多个aop:config标签
@Pointcut
  • 名称:@Pointcut

  • 类型:注解

  • 位置: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使用当前方法名作为切入点引用名称

  • 格式:

    @Pointcut("execution(* *(..))")
        public void pt() {
    }
  • 说明:被修饰的方法忽略其业务功能,格式设定为无参无返回值的方法,方法体内空实现(非抽象)
@Before
  • 名称:@Before

  • 类型:注解

  • 位置: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标注当前方法作为前置通知

  • 格式:

    @Before("pt()")
        public void before() {
    }
  • 特殊参数:

@After
  • 名称:@After

  • 类型:注解

  • 位置: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标注当前方法作为后置通知

  • 格式:

    @After("pt()")
        public void after() {
    }
  • 特殊参数:

@AfterReturning
  • 名称:@AfterReturning

  • 类型:注解

  • 位置: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标注当前方法作为返回后通知

  • 格式:

    @AfterReturning(value = "pt()", returning = "ret")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Object ret) {
    }
  • 特殊参数:

    • returning :设定使用通知方法参数接收返回值的变量名
@AfterThrowing
  • 名称:@AfterThrowing

  • 类型:注解

  • 位置: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标注当前方法作为异常后通知

  • 格式:

    @AfterThrowing(value = "pt()", throwing = "t")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Throwable t) {
    }
  • 特殊参数:

    • throwing :设定使用通知方法参数接收原始方法中抛出的异常对象名
@Around
  • 名称:@Around

  • 类型:注解

  • 位置: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标注当前方法作为环绕通知

  • 格式:

    @Around("pt()")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ret = pjp.proceed();
        return ret;
    }
配置文件加载注解:
public class AopPointcut {
    @Pointcut("execution(* *..ABC(..))")
    public void pt(){}
}
    @Before("AopPointcut.pt()")
    public void before(){}
AOP注解开发通知执行顺序控制

1.AOP使用XML配置情况下,通知的执行顺序由配置顺序决定,在注解情况下由于不存在配置顺序的概念的概念,参照通知所配置的方法名字符串对应的编码值顺序,可以简单理解为字母排序

  • 同一个通知类中,相同通知类型以方法名排序为准

  • 不同通知类中,以类名排序为准

  • 使用@Order注解通过变更bean的加载顺序改变通知的加载顺序

2.企业开发经验

  • 通知方法名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前缀、顺序编码、功能描述

  • 前缀为固定字符串,例如baidu、itzhuzhu等,无实际意义

  • 顺序编码为6位以内的整数,通常3位即可,不足位补0

  • 功能描述为该方法对应的实际通知功能,例如exception、strLenCheck

    • 制通知执行顺序使用顺序编码控制,使用时做一定空间预留

    • 003使用,006使用,预留001、002、004、005、007、008

    • 使用时从中段开始使用,方便后期做前置追加或后置追加

    • 最终顺序以运行顺序为准,以测试结果为准,不以设定规则为准

AOP注解驱动
  • 名称:@EnableAspectJAutoProxy

  • 类型:注解

  • 位置:Spring注解配置类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类开启AOP注解驱动的支持,加载AOP注解

  • 格式: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com.itzhuzhu")
@EnableAspectJAutoProxy
public class SpringConfig {
}

AOP底层原理:

  • 静态代理
  • 动态代理——Proxy
  • 动态代理——CGLIB
  • 织入形式
静态代理: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在不惊动原始设计的基础上,为其添加功能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Decorator implements UserService{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ublic UserServiceDecorator(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
    public void save() {
        //原始调用
        userService.save();
        //增强功能(后置)
        System.out.println("刮大白");
    }
}
动态代理——JDK Proxy:

JDKProxy动态代理是针对对象做代理,要求原始对象具有接口实现,并对接口方法进行增强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JDKProxy {
    public UserService createUserServiceJDKProxy(final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获取被代理对象的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userService.getClass().getClassLoader();
        //获取被代理对象实现的接口
        Class[] classes = userService.getClass().getInterfaces();
        //对原始方法执行进行拦截并增强
        InvocationHandler ih = new InvocationHandler() {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前置增强内容
                Object ret = method.invoke(userService, args);
                //后置增强内容
                System.out.println("刮大白2");
                return ret;
            }
        };
        //使用原始被代理对象创建新的代理对象
        UserService proxy = (UserService)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classes,ih);
        return proxy;
    }
}
动态代理——CGLIB:
  • 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Code生成类库
  • CGLIB动态代理不限定是否具有接口,可以对任意操作进行增强
  • CGLIB动态代理无需要原始被代理对象,动态创建出新的代理对象
  • 可以动态生成字节码文件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CglibProxy {
    public static UserServiceImpl createUserServiceCglibProxy(Class clazz){
        //创建Enhancer对象(可以理解为内存中动态创建了一个类的字节码)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设置Enhancer对象的父类是指定类型UserServerImpl
        enhancer.setSuperclass(clazz);
        Callback cb = new MethodInterceptor() {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 Method m, Object[] a, MethodProxy mp)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ret = mp.invokeSuper(o, a);
                if(m.getName().equals("save")) {
                    System.out.println("刮大白");
                }
                return ret;
            }
        };
        //设置回调方法
        enhancer.setCallback(cb);
        //使用Enhancer对象创建对应的对象
        return (UserServiceImpl)enhancer.create();
    }
}
代理模式的选择:

Spirng可以通过配置的形式控制使用的代理形式,默认使用jdkproxy,通过配置可以修改为使用cglib

  • XML配置
<!--XMP配置AOP-->
<aop:config proxy-target-class="false"></aop:config>
  • XML注解支持
<!--注解配置AOP-->
<aop:aspectj-autoproxy proxy-target-class="false"/>
  • 注解驱动
//注解驱动
@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 = true)

综合案例:

对项目进行业务层接口执行监控,测量业务层接口的执行效率

public interface AccountService {
    void save(Account account);
    void delete(Integer id);
    void update(Account account);
    List<Account> findAll();
    Account findById(Integer id);
}

案例分析:

  • 测量接口执行效率:接口方法执行前后获取执行时间,求出执行时长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对项目进行监控:项目中所有接口方法,AOP思想,执行期动态织入代码

    • 环绕通知

    • proceed()方法执行前后获取系统时间

案例制作步骤:

  • 定义切入点(务必要绑定到接口上,而不是接口实现类上)

  • 制作AOP环绕通知,完成测量功能

  • 注解配置AOP

  • 开启注解驱动支持

案例制作核代码: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RunTimeMonitorAdvice {

    //切入点,监控业务层接口
    @Pointcut("execution(* com.itzhuzhu.service.*Service.find*(..))")
    public void pt() {
    }

    @Around("pt()")
    public Object runtime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获取执行签名信息
        Signature signature = pjp.getSignature();
        //通过签名获取执行类型(接口名)
        String className = signature.getDeclaringTypeName();
        //通过签名获取执行操作名称(方法名)
        String methodName = signature.getName();

        //执行时长累计值
        long sum = 0L;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获取操作前系统时间beginTime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原始操作调用
            pjp.proceed(pjp.getArgs());
            //获取操作后系统时间endTime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um += endTime - startTime;
        }
        //打印信息
        System.out.println(className + ":" + methodName + "   (万次)run:" + sum + "ms");
        return null;
    }
}
案例后续思考与设计:
  • 测量真实性

    • 开发测量是隔离性反复执行某个操作,是理想情况,上线测量差异过大

    • 上线测量服务器性能略低于单机开发测量

    • 上线测量基于缓存的性能查询要优于数据库查询测量

    • 上线测量接口的性能与最终对外提供的服务性能差异过大

    • 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硬件),需要进行回归测试,例如数据库迁移

  • 测量结果展示

    • 测量结果无需每一个都展示,需要设定检测阈值

    • 阈值设定要根据业务进行区分,一个复杂的查询与简单的查询差异化很大

    • 阈值设定需要做独立的配置文件或通过图形工具配置(工具级别的开发)

    • 配合图形界面展示测量结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itzhuzh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