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知识点及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人机交互的原理。


2.模式识别:介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程,把进入系统的感觉信息与先前掌握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的过程。

3.Shneiderman八条黄金规则

  • 尽可能保持一致
  • 符合普遍可用性
  • 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
  • 设计说明对话框以生成结束信息
  • 预防并处理错误
  • 让操作容易撤销
  • 支持内部控制点
  • 减轻短时记忆负担

4.Nielsen十项启发式规则

  • 系统状态的可见度
  • 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吻合
  • 用户享有控制权和自主权
  • 一致性和标准化
  • 避免出错
  • 依赖识别而非记忆
  • 使用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 审美感和最小化设计
  • 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和恢复错误
  • 帮助和文档

5.Norman七项原理

  • 应用现实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 简化任务结构
  • 使事情变得明显
  • 获得正确的映射
  • 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力量
  • 容错设计
  • 当所有都不成功时进行标准化

6.简化设计的四策略:转移、隐藏、组织、删除。

三种交互设计策略:删除、组织和隐藏。

7.布局复杂度:
C=−N∑n=1mpnlog⁡2pn C = -N\sum_{n=1}^{m}{p_n}{\log_2{p_n}} C=Nn=1mpnlog2pn

8.Miller 7±2理论:任何时候,人的短时记忆只能存放7±2个信息单元。

9.桌面隐喻(desktop metaphor):将计算机系统展示为一个桌面,用户能够使用诸如文件、文档和文件夹等概念。

10.Fitts定律: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D)和目标大小(S)有关。
t=a+blog⁡2(DS+1) t = a + b \log_2({\frac{D}{S} + 1}) t=a+blog2(SD+1)

11.虚拟现实: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理论上讲,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12.行为模型:通过描述系统的状态以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

13.用户界面管理系统(UIMS):用来设计、执行、评价、维护及管理最终用户界面的一组程序,它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对话模型、表示技术下。

14.认知: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15.Seeheim模型:界面和应用明确分离的软件结构。

16.多通道交互技术(Multi-Modal):综合使用多种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用最恰当的方式传递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17.可用性:衡量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一个产品来达到特定用户的特定目标的效率高低、有效程度和满意度。

18.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当引起感觉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作用仍能保持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

19.执行隔阂:用户为达目标而制定的动作与系统允许的动作之间的差别。

​ 评估隔阂:系统状态的实际表现与用户预期之间的差别。

20.健壮性(robustness):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能力。

21.超文本(hypertext):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22.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

  • 相近性
  • 相似性
  • 连续性
  • 完整性
  • 闭合性
  • 对称性

23.WIMP:窗口、图标、菜单、指点设备

24.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价:可学习性、灵活性、健壮性。

25.评估目标:

  • 评估系统功能的范围和可达性
  • 评估交互中用户的体验
  • 确定系统可能存在的特定问题

26.交互设计过程三个关键特征:

  • 以用户为中心
  • 稳定的可用性标准
  • 迭代

27.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快速应用开发(RAD)

28.GOMS:用来分析用户复杂性的建模技术,用于建立用户行为模型。

G:目标,O:操作,M:方法,S:选择规则

29.KLM:击键层次模型

以上就是我学习人机交互课程所做的总结,虽然大部分内容考试都没遇到😂,但还是有必要学习一下的。
### 人机交互技术的知识点总结 #### 1. 界面隐喻的作用设计 界面隐喻通过将用户熟悉的已有知识新产品或技术结合,帮助用户更快速地理解和使用产品[^1]。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隐喻需要理解产品的核心功能、识别潜在问题区域,并生成有效的隐喻以提升用户体验。 #### 2. 用户界面的功能双向映射 用户界面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用户认知空间”“计算机信息处理空间”之间的双向映射[^2]。这种映射涉及将人类复杂的、模糊的认知和行为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精确信息,同时确保计算机的输出能够符合用户的感知规则。 #### 3.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历程 人机交互界面形经历了从手工作业到命令接口(如作业控制语言及交互命令语言批处理)、文本菜单,再到多通道、多媒体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系统的演变。信息载体也从以文本和符号为主的字符用户界面(CUI),发展到图形用户界面(GUI)、多媒体用户界面(Media UI),以及虚拟现实系统(VR)。这一过程体现了信息维度从一维到多维的扩展。 #### 4. 高保真原型的设计 高保真原型是指使用最终产品一致的材料进行开发,其效果更接近于成品[^4]。通过集成现有硬件和软件组件,可以构建高保真原型,用于测试和验证设计概念。在原型设计中,通常需要在垂直方向(对少部分功能提供详细信息)和水平方向(提供很多功能但具体信息较少)之间做出权衡。 #### 5. 设计过程的关键步骤 人机交互设计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概念设计**:定义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目标用户群体。 - **选择界面隐喻**:根据用户需求和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隐喻。 - **选择界面类型**:决定是否采用可共享界面、实物界面等。 - **选择交互类型**:确定用户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如指示、对话、操纵或探索。 - **扩充初步概念模型**:明确产品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确定需要提供的信息。 - **生成原型**:从情景和用例中生成故事板或卡片原型,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 #### 6. 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正朝着更加智能化、自然化和高效化的方向演进[^3]。未来的便携感知设备将支持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多人进行可靠沟通和信息传输。此外,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进步也将帮助用户更好地处理干扰、完成多重任务,并在高压环境下理解海量信息。 ```python # 示例代码:简单的用户界面交互模拟 def interact_with_user(user_input): if user_input == "hello": return "Hello! How can I assist you?" elif user_input == "bye": return "Goodbye! See you later." else: return "I'm not sure what you mean." user_input = input("Enter your message: ") response = interact_with_user(user_input) print(respons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