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短报文的产生背景、通信原理、分类及其发展现状与瓶颈

文章讲述了北斗短报文的发展历程,包括其产生背景、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在消费级市场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华为等企业在推动北斗短报文进入消费级市场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如模组尺寸、功耗和价格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北斗短报文的产生背景

1994年,我国开始研制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终于在2003年,我国正式建成北斗一号系统。

北斗一代卫星受限于当时的资金和技术水平,主要是解决中国卫星定位“从无到有”的问题。地面上的用户机需要向北斗一代卫星发送请求,才能接收到定位信息。这种机制我们称为有源定位。这就跟GPS定位机制不一样,GPS是无源定位,地面上的用户机只需要接收,然后解析出坐标,不需要向卫星发送请求。

但是正因为这种有源定位的机制,北斗一代卫星就具备了卫星通信的功能,所以我们才能使用北斗短报文这一物美价廉的卫星通信。而且有源定位机制虽然定位精度只有100米以内,但是定位速度非常快,两三秒就可以定位;而GPS定位则需要30秒以上。

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在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北斗短报文第一次走进民众的视野,无公网信号也可收发信息的强大功能让北斗短报文通信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随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得到加速发展,大众消费级市场也开始涌现北斗短报文的产品。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北斗短报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创新。2020年7月,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始向全球开放。新一代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技术能力有了突破性的提升,相较于前两代,北斗三号短报文单次最长可报文1000个汉字,系统容量达1800万次/小时,可实现语音、图片等内容的信息传输,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

简单来讲,北斗短报文是一项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实现的点对点或群组之间的短消息通信服务。即用户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北斗卫星发送和接收文字、语音、图片等多种形式的短消息。基于北斗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广,可在偏远的山区、海洋、沙漠等无信号或信号极弱的地方为用户提供稳定的通讯服务。

在北斗短报文消费级产品出现以前,只有通过专业级别的北斗短报文终端设备才可进行无信号收发信息,因此,从前北斗短报文技术主要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通信、紧急救援、户外探险、雨水情监测、地质监测、海洋渔业安全监管等专业领域。

二、北斗短报文原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