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断处理的一般流程
一般的中断处理流程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 保存当前中断状态【OS_ENTER_CRITICAL()】:在进入中断服务程序(ISR)之前,需要保存当前的中断状态。这可以通过将中断状态寄存器的值保存到内存中,或者使用特定的指令将中断状态压入堆栈来实现。保存当前中断状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ISR执行期间不会被其他中断打断。
- 进入中断服务程序【OSIntEnter()】:保存完当前中断状态后,处理器会跳转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特定的处理逻辑。中断服务程序是由开发人员编写的,用于响应中断事件并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 进行中断处理: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会执行与中断相关的处理逻辑。这包括根据中断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访问和操作中断相关的寄存器和数据结构,以及执行与中断相关的任务或操作。
- 退出中断处理/退出中断服务程序【OSIntExit()】。
- 恢复中断状态【OS_EXIT_CRITICAL()】:在中断处理完成后,通常会恢复之前保存的中断状态,以允许其他中断继续响应。这可以通过将之前保存的中断状态从内存中恢复,或者使用特定的指令将中断状态从堆栈中弹出来实现。
这个流程确保了在中断处理期间,中断的响应是可控的,并且能够保护中断服务程序的临界区代码的执行。通过保存和恢复中断状态,可以确保不同中断之间的正确协调和处理,同时保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