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笔记(五)_栅氧层击穿原理

本文探讨了MOS栅氧层击穿的失效原理,解释了氧化层中的电子阱如何在高电场作用下形成击穿通路,导致栅极损坏。短沟道效应使得纳米尺度下器件的栅氧层对电压变化更为敏感,降低了击穿电压。随着器件尺寸缩小,栅氧层击穿的风险增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栅氧层击穿失效原理:

MOS栅氧层击穿规律可以用传统的氧化层的渗透模型解释如图2.5所示,在芯片的制造中由于工艺、材料及环境等的影响,无法避免的在氧化层内引入一定的缺陷,当氧化层上下层界面间被施加较高电压时,氧化层中的缺陷就会形成一个个电子阱,随机分布在氧化层中间。在氧化层电场的作用下每个电子胖都有俘获电子的能力,同时电子也有可能从一个电子胖获得能量后跃迁到另一个电子胖中去。假设每个电子胖俘获电子的能力相同,俘获电子范围的半径为r,那么每个电子胖就会以r为半径形成一个俘获电子的球形区域。在高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胖俘获电子的区域可能相互重叠,形成了一条自氧化层上界面到下界面的电流通路,那么这条通路就成为一条发生潜在击穿的通路。随着栅电流的不断增大,栅氧层通路形成电流通道,氧化层性能缓慢下降。当电流通过缺陷通道进一步放电,氧化层被击穿,栅极被损坏。由于电子胖在氧化层中的分布是随机的,当氧化层越薄,则需要形成通路的电子胖数目就相对越少,因此薄的氧化层比厚的氧化层更容易发生击穿。与此同时,由于单位面积栅氧化层缺陷在概, 率统计中是一定的,因此相比一块小面积的氧化层,大面积的氧化层形成一条自上而下击穿通路的可能性更大。这也解释了上节中所总结的一般性规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MOS沟道长度(Lch)减小到纳来尺度,短沟道效应影响着器件性能。

如图2.6所示,由于源漏注入的横向扩散,源漏与栅极的交叠区域占整个沟道长度的比例大大增加,MOS有效沟道长度(Leff)急剧减小,器件内部的电场强度增强。尤其在栅源和栅漏交叠区域存在强电场,导致栅极TLP击穿电压减小变得十分显著。因此短沟道器件栅氧层的瞬态电压对沟道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栅氧层击穿失效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ESD保护MOSFET原理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保护MOSFET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止电子设备因静电放电而损坏的器件。其核心作用是在发生过压事件时迅速导通并泄放大电流,从而保护内部电路免受损害。 #### 原理分析 ESD保护MOSFET的工作机制基于其寄生晶体管效应和击穿特性。当外部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MOSFET中的寄生双极型晶体管(BJT)会被触发进入雪崩击穿状态[^1]。这种状态下,MOSFET能够承受较大的瞬态电流并将多余的能量通过接地路径释放出去,从而避免敏感的核心电路受到破坏。 对于CMOS工艺而言,GGNMOS(Gate Grounded NMOS)被广泛应用于ESD保护设计中。它利用自身的寄生NPN BJT来增强对高能量脉冲的耐受能力。具体来说,在遇到ESD冲击时,该结构会激活寄生BJT形成低阻抗通道以分流大部分电流至地端口[^2]。 另外一种常见形式则是SC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结构, 它可以提供更高效的电流承载能力和更低触发电压水平相比单纯依靠单一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解决方案更为优越[]. #### 应用场景 - **输入/输出接口保护**: 在IC芯片的设计当中,I/O引脚最容易遭受来自外界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突发性高压威胁; 因此在此类位置部署合适的ESD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 **电源线路钳位(Clamp)**: 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在VDD与GND之间设置特定参数调整后的箝位网络(含RC元件), 并配合选用适当规格大小的GCNMOS组件共同构建起全面覆盖式的安全保障体系.[^2] 以下是关于如何实现简单版本IO pad上的ESD防御架构的一个Python伪代码示例: ```python class IO_Protect_Circuit: def __init__(self, esd_device_type='gg_nmos'): self.esd_device = esd_device_type def activate_esd_protection(self): if self.esd_device == 'gg_nmos': # Simulate GGNMOS activation during an ESD event print("Activating Gate-Grounded NMOS for ESD Protection...") elif self.esd_device == 'scr': # Simulate SCR activation during an ESD event print("Triggering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for Enhanced ESD Handling.")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这么神奇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