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中的虚拟机VMware16 部署k8s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的VMware16中部署Kubernetes集群,包括下载安装VMware和CentOS,设置虚拟机,安装master和node服务器,安装docker,kubeadm,kubelet和kubectl,以及部署Kubernetes Master和可视化界面dashboard。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Mware16 部署k8s

成果展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习目标

安装Docker和kubeadm
部署Kubernetes Master
部署容器网络插件
部署 Kubernetes Node,将节点加入Kubernetes集群中
部署Dashboard Web页面,可视化查看Kubernetes资源


一、下载安装包:

1、VMware安装
VMware 下载地址:
https://www.vmware.com/cn/products/workstation-pro.html
VMware下载后安装即可
安装教程可以参考VMware安装教程
2、CentOs7.9下载地址:
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7.9.2009/isos/x86_6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安装master和node服务器:

1、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接着跟着下面的步骤操作就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虚拟机名字,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内存,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此控制器类型,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磁盘类型,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创建新新虚拟磁盘,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大小,点击下一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自己下载centos镜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至此算是完成一半了。

Vmware 网络配置
我的设置:

master节点IP: 172.31.0.3
node01节点IP:172.31.0.4
node02节点IP:172.31.0.5
子网掩码:255.255.0.0
网关:172.31.0.2
DNS:114.114.114.114
首先在Vmware中设置如下:
主页—>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就可以开启刚刚安装好的虚拟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选择第一个 install centos7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一下 安装位置,然后点击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完毕后重启,输入账户与密码,
输入ip addr 查看ip设置是否正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ing www.baidu.com检查是否可以ping的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至此,master就大功告成啦,
接下来大家也可以按照上述流程分别安装node01与node02。(当然,想要偷懒的也可直接克隆,不过克隆后要记得去配置文件里面修改ip地址)。

安装完后,并开启这三台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安装docker

准备工作: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安装wget
yum  install wget -y
#安装yum-utils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关闭selinux:
 sed -i 's/enforcing/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setenforce 0

#关闭swap:
 swapoff -a   #临时关闭
 vi /etc/fstab   #永久关闭,或者删
 除swap配置哪一行 就是这一行(注释掉也行):
 /dev/mapper/centos-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添加主机名与IP对应关系(记得设置主机名):
cat /etc/hosts
192.168.31.63 k8s-master
192.168.31.65 k8s-node1
192.168.31.66 k8s-node2

将桥接的IPv4流量传递到iptables的链:
 cat > /etc/sysctl.d/k8s.conf 
### 如何在 VMware 上搭建 Kubernetes (k8s) 集群 #### 准备工作 为了成功在 VMware部署 Kubernetes 集群,需要完成一系列环境准备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创建 CentOS 虚拟机、配置网络以及安装必要的软件组件。 1. **创建虚拟机并连接** 使用 VMware 创建基于 CentOS 7 的虚拟机实例,并确保每台主机能够通过 SSH 正常访问[^1]。建议至少准备三台虚拟机:一台作为 Master 节点,其余两台作为 Worker 节点。 2. **初始操作** 对所有节点执行基础配置,例如关闭防火墙和服务隔离机制: ```bash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wapoff -a && sed -i '/swap/d' /etc/fstab ``` 3. **Docker 安装** Docker 是容器运行时的核心依赖项,在此阶段需手动安装特定版本的 Docker CE 并启用服务[^5]: ```bash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yum makecache fast yum -y install --setopt=obsoletes=0 docker-ce-20.10.9-3.el7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 4. **Yum 源配置** 修改系统的 YUM 源地址至阿里云或其他稳定镜像站点,从而加速后续工具包下载速度[^3]: ```bash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yum clean all && yum makecache ``` 5. **Kubernetes 组件安装** 下载指定版本号的 `kubectl`, `kubeadm` 及 `kubelet` 文件到各节点上,并激活 Kubelet 自动化管理功能[^2]: ```bash cat <<EOF | sudo tee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kubernetes] name=Kubernetes baseurl=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yum/repos/kubernetes-el7-x86_64 enabled=1 gpgcheck=1 repo_gpgcheck=1 gpgkey=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yum/doc/rpm-package-key.gpg EOF setenforce 0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permissive/' /etc/selinux/config yum install -y kubectl-1.23.6-0 kubeadm-1.23.6-0 kubelet-1.23.6-0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 6. **Master 初始化** 在选定的一台机器上运行初始化脚本以建立控制平面结构: ```bash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mkdir -p $HOME/.kube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 7. **Worker 加入 Cluster** 将其他 Slave 设备关联至已有的主节点下形成分布式架构体系: ```bash kubeadm join <master-ip>:<master-port> --token <token-value> \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hash-value> ``` 8. **CNI 插件部署** 应用 Flannel 或 Calico 类型的 CNI 网络解决方案来支持 Pod 间通信需求: ```bash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 9. **验证集群状态** 最终确认整体框架是否正常运作无误后即可投入使用[^4]: ```bash watch kubectl get nodes,pods,services --all-namespaces ``` --- ####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