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V计算思路

LTV介绍

LTV最初是用来辅助投放决策的。例如 某买菜平台在应用商店获得一个转化用户需要支出100元的成本,但是可能用户只买了一份黄瓜,这看起来好像非常荒谬,但是我们把眼光拉长,实际上这些在应用商店下载的客户平均会在该买菜平台下了50单以上,如果一单平台赚3块钱,那么显然花100块钱购买一个用户是非常划算的。所以,LTV就是指拉长时间周期来衡量一个用户创造的价值。

LTV=LT*value,即用户留存生命周期时长*每单位时长内创造的业务价值

如:

业务一:某工具类APP,用户访问APP可以通过广告曝光等创造公司收益,平均下来用户每天访问的arpu值为0.5元,而一个用户从新增到彻底流失之间,平均会访问300天。那么这个APP的用户LTV计为300*0.3=90元。

业务二:某个鲜花电商平台,用户订购鲜花带来公司收益,平均用户每个月会下2笔订单,每笔订单单均GMV为100元,利润率20%。一个用户从新增到彻底流失之间,有3个月在平台订花,那么这个平台的用户LTV中

每个订花月的价值:value=2*100*20%=40元

LTV=40*3=120元

基于上述两个例子我们总结出如下LTV计算的要点

1、LT的计算单位可以是日、月、年,取决于大多数用户群体的消费频次特点

2、LT并不是用户从新增到判定流失之间的自然时间周期,而是在此期间有有价值行为的时间。例如业务二中的某个用户从新增到流失之间有12个月,但是只有2个月是有交易行为的,那么这个用户的LT是2而非12

3、一个业务的value和LT通常是相对的,如果LT非常高(也就是价值频次很高)那么他的value(价值量)一般都比较低。

4、在计算value的时候最好避免使用转化率这类的参数,这可能会使业务落入虚无指标陷阱,还是以业务二为例,我们是否可以将LT变成访问天数,value变成访问天数*平均访问转化率呢?答案是最好不要,因为平均访问转化率并不是一个直接的价值指标,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营销手段提升了一部分用户的访问天数进而提升LTV呢(比如签到激励)?但是实际上,如果用户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