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roid的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主要用于Android系统中实现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或者跨进程通信。它允许开发者定义一个接口,通过该接口可以实现在不同应用程序组件或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方法调用和数据传递。
在Android中,一个进程通常无法直接访问另一个进程的内存。因此,为了进行通信,进程需要将其对象分解成可供操作系统理解的原语,并将其编组为可供操作的对象。AIDL简化了这个复杂的编组过程,为开发者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具体来说,当需要在不同线程中调用另一个进程中对象的方法时,AIDL可以生成可序列化的参数。它还会生成一个服务端对象的代理类(Proxy类),客户端通过这个代理类来调用服务端的方法。当调用发生时,代理类会负责与服务端进行通信,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返回结果。
在AIDL中,服务提供者使用Binder将其服务对象注册到系统中,而客户端使用Binder访问该服务。Binder是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种IPC机制,它负责在进程之间传递消息和数据。
使用AIDL,开发者可以定义接口,并在服务端实现这些接口。这些接口可以包含方法声明,用于定义需要在不同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操作。然后,在客户端,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接口来调用服务端的方法,实现跨进程通信。
总的来说,AIDL提供了一种方便而强大的机制来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之间的进程间通信。它使得开发者能够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和功能,实现更加灵活和强大的Android应用程序。
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个核心组件,主要用于实现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机制。它允许不同进程之间相互调用方法和传递数据,从而实现系统服务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Binder的核心是Binder驱动程序,它负责管理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从机制的角度来看,Binder在Android中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使得进程之间可以建立起通信管道,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数据交换和消息传递。它允许一个进程调用另一个进程中的方法,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这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进程之间共享功能和服务。此外,Binder机制还允许进程之间共享数据,即使这些进程运行在不同的虚拟机实例中。
在应用层,Binder是一个能发起通信的Java类。在Android开发中,开发者可以通过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AIDL)来定义自己的Binder接口,并实现相应的服务提供者和客户端。这样,通过Binder和AIDL,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之间的跨进程通信。
Binder是基于OpenBinder来实现的,OpenBinder最初由Be Inc.开发,后来Palm Inc.也使用了它。
总的来说,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实现进程间通信的重要机制,它为开发者提供了方便而强大的工具,使得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共享变得简单而高效。
初看似乎aidl和android关系很大,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ail与android解耦,在linux上使用aidle语言来进行IPC通信代码的简化编写。前提是linux集成了binder驱动以及实现相关接口。
Android中aidl的核心工具是可执行程序aidl.aid集成到Android SDK包中的tool里面了。 build-tools-***.tar。如果我们有android的源码也可以自己编译。源码路径在system/tools/aidl/main.cpp。
将aidl可执行文件拷贝到我们服务器的/usr/lib/x86_64-linux-gnu。再通过ldd命令查看依赖,依赖文件从源码的out目录下寻找拷贝到和aidl的同级目录。
linux-vdso.so.1 => (0x00007ffd3a7b3000)
libc.so.6 => /lib/x86_64-linux-gnu/libc.so.6 (0x00007f5d5e1b8000)
/lib64/ld-linux-x86-64.so.2 (0x000055a1a95c4000)
aidl命令的使用参考博客 https://blog.csdn.net/yinminsumeng/article/details/12932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