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交通安全分析34

目录

前言

学习笔记整理

 14车辆主动安全

结束语 


前言

#随着上一轮SPSS学习完成之后,本人又开始了新教材《交通安全分析》的学习

#有需要全套26版SPSS操作教程(数据分析)的宝子欢迎进我主页订阅哈(一杯奶茶钱,谢谢啦,物超所值),期待与宝子们共同进步吖~

#笔记整理过程不易,喜欢UP就点个免费的关注趴

#本期内容接上一期33笔记

#关于后续更新的情况说明:为了方便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到交通安全的知识点,以后两天一更,每次更新2篇推送,直至完结

学习笔记整理

 14车辆主动安全

  1. 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驾驶反应时间延长,最终造成追尾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交通安全分析》P405
  2.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FCWS)是利用传感器检测车辆前方道路环境和车辆运动状况,在适当的时机及时给予驾驶人报警信息,从而辅助驾驶人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交通安全分析》P405-406
  3.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FCWS)基于雷达或摄像头计算本车与前方车辆的距离、方位和相对速度。系统的波束宽度和驾驶人的视野组成了一个顶点在车辆前部中心的三角形。--Concept of operations and voluntary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forward Collision Waring Systems (CWS) and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 systems on board commercial motor vehicles 2005[R],《交通安全分析》P406
  4. 有效的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能够帮助驾驶人更快地对潜在的碰撞风险作出反应,一个设计失败的预警系统则会增加驾驶人的工作负担。--Development of a Kinematic based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Algorithm Using an Advanced Driving Simulator 2016[J],《交通安全分析》P406
  5. 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的事故前场景分类方法将事故划分为37种典型场景。--Crash comparison of autonomous and conventional vehicles using pre-crash scenario typology [J],《交通安全分析》P406
  6. 事故场景进行分类的推导流程为通过分析事故形态对事故类型进行推导,其次,分析事故中主要的车辆运动状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取车辆事故场景中的关键事件,结合信号灯、路段或交叉口、车辆类型等辅助变量,最终得到车辆事故前场景。--《交通安全分析》P406
  7. 提取面向前向碰撞预警系统的事故场景时,应该优先考虑工况,而深入了解当时驾驶人避撞行为的关键指标和参数,对建立有效的FCWS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in small screen devices:the trade-off between visual density and menu foresight 2010[J],《交通安全分析》P408
  8. 在人机(驾驶人与车载系统)交互过程中,只有深入理解在临撞工况下的避撞行为危险感知,才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前向碰撞预警系统。--Drivers’ rear end collision avoidance behaviors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situational urgency 2016[J],《交通安全分析》P410
  9. 在整个临撞工况发生过程中,涉及驾驶人的避撞响应行为、油门踏板的释放行为、刹车踏板的制动行为以及方向盘的转向行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unctional definitions and evaluation procedures for collision warning/avoidance systems 1999[R],《交通安全分析》P410
  10.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在前车减速工况条件下,驾驶人近90%的情况是仅通过制动去避撞,10%的情况会采取制动和变道相结合的方式避撞;避撞反应时间与不同的车头时距和前车减速条件下的分布范围有关,随着前车减速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车头时距的增大而增大,即工况的危险程度越高驾驶人的避撞反应越快;在前车减速度和车头时距不变的条件下,具有不同驾驶经验的群体避撞反应时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交通安全分析》P412-413
  11. 驾驶经验对于避撞反应时间的提升仅仅体现在风险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而对于较高风险的工况,不同驾驶经验下的避撞反应时间差异并不明显。--《交通安全分析》P413
  12. 临撞工况的整个发生过程通常仅持续短短几秒,故判断最合理的报警时机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过早的报警时机容易引起驾驶人的不信任,增加误报概率;过晚的报警时机则无法帮助驾驶人及时避免碰撞的发生。因此,对于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而言,存在一个可接受的报警时机区间(Acceptable Crash Alert Onset Timing Zone)。--《交通安全分析》P413-414

结束语 

#好啦~,以上就是我《交通安全分析》第三十四期学习笔记的学习情况啦~,希望能与大家交流学习经验,共同进步吖~

#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一路陪伴,宝子们的关注、支持和打赏就是up儿不断更新滴动力~

#有需要全套26版SPSS操作教程(数据分析)的宝子欢迎进我主页订阅哈(一杯奶茶钱学费救急,万分感谢!望相助),期待与宝子们共同进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ontinue(延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