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
1.计算机数据
ASCII码的值大小排列:
a-z>A-Z>0-9>标识符
在小写字母中z最大,a最小
在大写字母中Z最大,A最小
在0到9中 9最大,0最小
二进制转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三个一组转八进制,四个一组转十六进制小数点不占位置进制转换
原码反码补码移码
a.转换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一样
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
补码:反码加一
移码:补码符号位取反,其余位不变
b.数值范围
n一般为8
原码:-127~127 反码:-127~127
补码:-128~127 移码:-128~127
浮点数的运算
N=2^E*F
E为阶码、F为尾数、2为基数
指数不等的浮点数相加时,低阶转为高阶
中央处理器(cpu)
cpu=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1.寄存器:
cpu读写最快,不需要IO传输、数量有限
专用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里的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由程序员规定其用途
段寄存器、状态和控制寄存器、指令寄存器
2.运算器:alu+ac+psw
算是逻辑单元alu
程序状态寄存器:存放状态信息(条件码)、控制信息(允许中断、跟踪标志)
累加器ac: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3.控制器:pc+ir+指令编译器
程序计数器pc: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顺序执行,自动加一
指令寄存器ir:正在执行的操作码、当前指令、地址码
指令译码器:操作码解码
指令系统
1.指令格式
操作码:加、减
地址码(操作数项):数据来源、指令执行结果的地址
2.执行方式:
顺序执行:pc寻址(按指令长度递增)
非顺序无条件转移指令、非顺序执行条件转移指令
3.寻址方式
概念:对指令中的地址字段进行解释,以获得操作数的方法或获得程序转移地址的方法
立即寻址: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
直接寻址:cpu寻址、操作数放在内存单元中,指令给出存储单元地址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放在某一寄存器中,指令给出存放操作数的寄存器名
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放在内存单元,存储单元地址所在的某个寄存器中
间接寻址:指令中给出操作数地址的地址
相对寻址:指令地址码给出一个偏移量,操作数等于指令的地址加上偏移量
隐含寻址、间接寻寄存器寻址等
指令集体系结构
按暂存机制分类:
堆栈、累加器、寄存器组
寄存器最灵活可以保存变量 堆栈保护断点和现场最有效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Flynn
依据指令和数据流
单指令SI 多指令MI 单数据流SD 多数据流MD
不能实现的:MISD多指令单数据流
CISC和RISC
复杂CISC:多种指令,寻址方式多,微码控制
精简RISC:硬布线,指令单调,寻址方式少,增加了通用寄存器,流水线
处理机
阵列处理机
并行处理机
SIMD:共享存储器和分布式存储器
MIMD
多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