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错题集(一)

本文详细介绍了MAC地址的存储位置和以太网的工作机制,包括广播通信、CSMA/CD协议以及数据编码。此外,还讨论了URL的结构和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依据IP路由表,以及SNMP在远程网络管理中的作用。最后,涉及了子网掩码和网络通信中的路由选择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中的( A )

A. 网卡上 B. 内存中 C. 高速缓存中 D. 硬盘上

分析: MAC地址英语: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 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 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 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路设备位置的位址。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MAC地址一共48位,以十六进制表示,第一个byte的最低有效位元(LSB)是单播地址(0)/多播地址(1):ff:ff:ff:ff:ff:ff是广播位址;01:xx:xx:xx:xx:xx是多播地址;01:00:5e:xx:xx:xx是IPv4多播地址。
  1. 下面关于以太网描述正确的是( A )

A. 数据包以广播方式发送

B. 所有结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C. 两个结点相互通信时,其他结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

D. 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有结点的发送和接收

最早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连接到一根 总线上进行通信的。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就是 广播通信的方式
为了通信的简便,以太网采取了以下两种措施:
一是采用较为灵活的 无连接的工作方式,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时尽最大努力的交付,,即不可靠交付,当目的站收到有差错的数据帧时,就把帧丢弃,其他什么都不做,对有差错的帧是否需要重传则由高层来决定(如:TCP)。
因为是采用的总线型的连接方式,所以以太网在同一时间只能允许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
为了避免发生碰撞,以太网采用的 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去协调总线上各个主机的通信。
以太网发送的数据都是用 曼切斯特编码的信号。
关于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
“多点接入”:表明这是一个总线型网络,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也在发送数据,实质上就是 检测信道是否空闲,需要注意的是, 不管在发送前还是在发送中,每个站都必须不停的检测信道。在发送前检测信道是为了获得发送权,在发送中检测信道是为了及时发现有没有其他站的发送和本站发送的碰撞,所以又叫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