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非常全面的介绍指针的博客: C/C++ 中的指针[非常全面]
一:维基百科的定义
在计算机编程领域中,迷途指针,或称悬空指针、野指针,指的是不指向任何合法的对象的指针。
当所指向的对象被释放或者收回,但是对该指针没有作任何的修改,以至于该指针仍旧指向已经回收的内存地址,此情况下该指针便称迷途指针。若操作系统将这部分已经释放的内存重新分配给另外一个进程,而原来的程序重新引用现在的迷途指针,则将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因为此时野指针所指向的内存现在包含的已经完全是不同的数据。通常来说,若原来的程序继续往迷途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地址写入数据,这些和原来程序不相关的数据将被损坏,进而导致不可预料的程序错误。这种类型的程序错误,不容易找到问题的原因,通常会导致记忆体区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Linux系统中)和一般保护错误(Windows系统中)。如果操作系统的内存分配器将已经被覆盖的数据区域再分配,就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二:常见的出现野指针情景示例:
1.未初始化指针:
int f(int i)
{
char* cp; // 因为未初始化,cp是一个野指针
static char* scp; // scp不是野指针:静态变量会默认初始化为0
}
2.指针所指对象已消亡:
- 指针指向某个对象之后,当这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对象已经消亡后,仍使用指针访问该对象,将出现运行时错误:
{
char *ptr = nullptr;
{
char ch = 'a';
ptr = &ch;
}
// 从这里开始指针ptr所指向的对象ch已经消亡了,不能使用该指针访问该对象
std::cout << "ch is " << *ptr << std::endl; // error
}
3.指针释放后之后未置空
指针p被free或者delete之后,没有置为NULL,让人误以为p是个合法的指针。对指针进行free和delete,只是把指针所指的内存空间给释放掉,但并没有把指针本身置空,此时指针指向的就是“垃圾”内存。释放后的指针应立即将指针置为NULL,防止产生野指针。考察如下程序。
int main() {
int* p = NULL;
p = new int[10];
delete p;
std::cout << "p[0]:" << p[0] << std::endl;
}
程序输出结果是一个随机值,因为此时的指针所指向的空间是垃圾内存,存放着随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