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一天|704.二分查找、27.移除元素。刷题心得(c++)

本文分享了作者参加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的第一天心得,详细介绍了二分查找和移除元素两道题目的多种解法,并对比了不同解法的特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发现宝藏训练营

今天是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开启的第一天,也算是我开始正式的、系统的、科学的刷题的第一天。在前些日子,leetcode上刷题查看题解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代码随想录的创作者卡哥,而后被其清晰易懂的算法视频而圈粉,较有缘分的加入这第五期训练营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进步。

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今天题目的刷题心得!


704.二分查找

附链接如下leetcode-724icon-default.png?t=M85Bhttps://leetcode.cn/problems/binary-search/

 这种题在很久之前我写过类似的,但是看题解的时候别人讲的似懂非懂,总是不太清楚他们说的前闭后闭,前闭后开是什么意思,加一减一怎么运用,如今刷完之后感觉清晰多了(也可能是之前学的少,看不太懂思路)

解决方法一

class Solution {
public://这种情况是前闭后闭的情况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0;int right=nums.size()-1;
        while(left<=right)
        {
            int mid=(left+right)/2;
            if(nums[mid]<target)left=mid+1;
            else if(nums[mid]>target)right=mid-1;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1;
    }
};

由于mid被判断不是目的值,故两边界取的是mid的前一个值(改变右边界时)或mid的后一个值(改变左边界时),这样写的好处是把已经确定不在判断范围内的值给去掉,所以才写成从mid的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判断,而判断区间里由于两边区域都是闭区间所以可以带等于号。

解决方法二:

class Solution {
public://这种情况是前闭后开的情况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0;int right=nums.size()-1;
        while(left<right)
        {
            int mid=(left+right)/2;
            if(nums[mid]<target)left=mid+1;
            else if(nums[mid]>target)right=mid;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1;
    }
};

第二种方法是左闭右开的情况,由于两侧边界不能相等,故判断区域不带等于号,右开:虽然右边界更改时,也不取mid值,但是由于右边区间是开区间,所以写成right=mid;是可行的!等于mid但是取不到!

这是两种方案的本质区别。(以上方法任选一种记忆即可,两者都是O(logn))


27.移除元素

附链接:leetcode-27icon-default.png?t=M85Bhttps://leetcode.cn/problems/remove-element/

 这道题主要是考察选手对于数组方面的掌握,

分两种方法 :一种是常见的暴力求解O(N*2),另一种则是稍微有些巧妙的双指针遍历O(N)

暴力求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size=nums.size();
        for(int i=0;i<size;i++)
        {
            if(nums[i]==val)
            {
                for(int j=i+1;j<size;j++)
                nums[j-1]=nums[j];//避免溢出的处理方法
                size--;i--;
            }
        }
        return size;
    }
};

暴力求解没什么说的,主要是要注意size来记录返回数组的个数,每次找到val值后,i--,这是因为找到val后val后的每个值都会向前一位,来挤掉之前的val值,让i--,是从当前发现的val的下一个值来开始遍历,以免有落下的数没有判断。

双指针遍历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fast=0,slow=0;
        for(;fast<nums.size();fast++)
        if(nums[fast]!=val)
        nums[slow++]=nums[fast];
        return slow;
    }
};

slow、fast一开始都指向原点,然后fast向后走,直到找到val,开始做替换并且slow开始指向下一个位置,当fast走到最后,就说明所有的元素都被遍历完了,此时的slow值,就代表数组元素个数。


看到这里,如果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吧,互关必回。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学习算法的杨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