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0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为什么可以返回临时对象?深入解析C++中的拷贝、移动与返回值优化
本文深入解析了C++中返回临时对象的底层机制。传统方式存在栈内存销毁或手动管理的问题,现代C++通过移动语义和返回值优化(RVO)实现高效安全的数据传递。关键点包括:1) 移动构造"窃取"资源,避免深拷贝;2) C++17强制拷贝省略,直接在调用位置构造对象;3) RAII机制确保资源安全转移。相比手动赋值,返回临时对象更简洁高效,符合现代C++编程范式。最佳实践是直接返回局部变量或临时对象,依赖编译器优化,避免显式拷贝或返回裸指针。
2025-09-02 11:38:32
10209
1
原创 从你的电脑到淘宝服务器:数据包的“环球旅行”
数据包的"数字快递"之旅:从用户电脑到淘宝服务器的网络传输过程。当用户访问淘宝时,数据包会经历以下步骤:1)电脑准备数据包,包含源IP(用户地址)和目的IP(淘宝服务器);2)通过ARP协议获取网关MAC地址;3)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判断转发路径,逐级更新MAC地址(IP地址保持不变);4)经过运营商网络的多级路由接力;5)最终到达淘宝数据中心。整个过程IP地址始终不变,只有MAC地址随着每跳路由不断更新。这种分层设计(IP负责端到端通信,MAC负责跳到跳传输)实现了全球网络的高效通信。
2025-09-08 12:11:37
263
原创 从输入网址到看到网页:一次回车背后的“数字旅程”
你只是按了一下回车,但背后发生了什么?你的电脑、路由器、DNS服务器、淘宝服务器……数十台设备协同工作DNS 查询、TCP 握手、TLS 加密、HTTP 通信……多种协议精密配合数百毫秒内,完成了从“输入文字”到“显示网页”的全过程这不仅是技术,更是人类协作的奇迹。下次当你打开一个网页,请记住:你看到的不只是信息,而是一个连接全球的、无声运转的庞大系统。
2025-09-08 12:10:12
363
原创 双指针的真相:为什么“结果反了”时,我们还要继续?
双指针算法最反直觉却最正确的操作:当结果"反向"时为何必须继续?文章揭示了双指针算法的核心本质——不是简单的数值逼近,而是系统性的逻辑排除。关键点在于:1) 每次指针移动都是在排除整片不可能的解空间;2) "结果反向"并非错误,而是搜索过程中的必要信息;3) right--和left++不是修正操作,而是推进搜索的必要步骤。通过"找钥匙房间"的类比,生动说明了即使结果看似变糟,正确操作仍能保证最终找到解。文章强调理解算法背后的排除逻辑比机械套用模板
2025-09-07 00:28:06
725
原创 双指针的智慧:一场有序数组中的“逻辑探戈”
《双指针的智慧:从侦探故事到算法本质》摘要 本文通过侦探故事生动诠释双指针算法原理:两位"探长"在有序图书馆(数组)中协作搜索,左指针从最小数开始,右指针从最大数出发,根据当前和与目标值的比较动态调整指针位置。核心在于利用有序性排除不可能的组合,将暴力搜索的O(n²)复杂度优化至O(n)。文章深入剖析了算法背后的"连续性断裂"数学本质,解释为何当指针跳过目标值时即意味着无解。通过两数之和、三数之和等经典案例,揭示双指针"有序前提、反馈调整、协作配合、细节去重
2025-09-07 00:02:12
765
原创 TCP 粘包问题终极详解(C++ 版):从零到工业级实现
本文深入解析TCP粘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TCP的流式特性导致数据边界不明确,需要通过应用层协议处理。文章对比三种主流方案:固定长度消息(简单但浪费带宽)、特殊分隔符(适合文本但需转义处理)和自定义协议头(工业级首选,高效可靠)。重点介绍了C++实现方法,特别是基于长度前缀的状态机实现,包含缓冲区管理和半包处理。文章强调TCP只负责数据传输,消息边界应由应用层定义,推荐使用自定义协议头方案构建高性能网络应用。最后指出掌握这三种方案可应对各种网络通信场景。
2025-09-06 20:44:25
466
原创 索引原理详解:它如何与 InnoDB 读写机制协同工作?
本文通过生动比喻解析了MySQL InnoDB索引的工作原理:索引如同图书馆的导航系统,避免全表扫描的低效查询。核心要点包括: 无索引时需全表扫描,导致性能低下; B+树索引通过分层结构实现快速定位,只需3-4次查找; 索引与BufferPool、WAL日志协同工作,提升查询效率; 区分聚簇索引和二级索引,后者可能引发回表查询; 索引虽好但需权衡,过多索引会影响写入性能; 完整展示了SQL查询从解析到数据获取的全流程。 索引是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关键,需合理设计以平衡查询速度和系统开销。
2025-09-06 20:27:10
586
原创 MySQL InnoDB 读写底层实现详解:为什么需要磁盘?内存不是更快吗?
本文深入解析MySQL InnoDB存储引擎的读写机制,通过银行柜台与金库的生动类比,阐明数据库为何需要磁盘存储而非全内存运行。InnoDB采用B+树索引组织数据,以16KB页为单位存储,通过BufferPool内存缓存实现90%读操作免磁盘IO。写操作采用WAL机制,先写redo日志保证数据安全,再异步刷脏页到磁盘。文章详细剖析了数据在内存与磁盘间的流转过程,解释了内存易失性、成本限制和容量问题三大不能全用内存的原因,并给出BufferPool优化建议。最终揭示InnoDB通过"内存加速+日志先
2025-09-06 20:21:31
377
原创 MySQL事务与日志机制详解:从银行转账到崩溃恢复的完整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MySQL事务机制,以银行转账场景为例,详细讲解ACID四大特性及其实现原理。重点剖析了可重复读隔离级别通过MVCC和ReadView的实现方式,以及三大核心日志(binlog/redolog/undolog)的功能与协同机制。文章通过面试对话形式,层层递进地解释了事务的原子性(undolog保障)、持久性(redolog实现)、隔离性(MVCC控制)等关键技术原理,并对比了不同日志的作用差异。最后简要提及分布式事务方案,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数据库事务知识体系。
2025-09-06 19:48:41
672
原创 同步 vs 异步,阻塞 vs 非阻塞:一个例子看懂所有IO模型
本文通过餐厅点餐的生动比喻,系统讲解了四种IO模型的核心区别。同步/异步关注调用者是否主动等待结果("我等你"vs"你好了叫我"),阻塞/非阻塞关注等待期间能否执行其他任务("我被冻住"vs"我自由")。重点分析了四种组合场景:同步阻塞(死等)、同步非阻塞(轮询)、异步阻塞(等通知)和异步非阻塞(回调通知)。文章还对比了select/epoll等常见IO模型,给出C++实现示例,并针对不同场景推荐适用方案。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开发
2025-09-06 16:09:22
543
原创 进程与线程:从零开始彻底搞懂并发编程的核心概念(C++实战版)
摘要:本文用生活化比喻和C++实战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进程与线程的核心概念。进程是程序的运行实例,拥有独立资源;线程是进程内的执行单元,共享进程资源。文章通过餐厅经营、银行取款等生动案例,对比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详细介绍了C++11多线程编程(包括线程创建、同步机制、锁的使用等)。最后指出多线程能提升程序效率但需注意线程安全,并根据不同场景建议选择多进程或多线程方案。理解这些概念是编写高效稳定程序的基础。
2025-09-06 15:46:26
697
原创 MySQL如何快速查询海量数据?彻底搞懂索引的底层原理
MySQL索引原理详解:用字典目录类比,深入解析B+树结构与二级索引机制。索引本质是以空间换时间,通过B+树实现高效查询,其矮胖结构仅需2-3次I/O即可定位亿级数据。重点剖析二级索引的回表问题及覆盖索引优化方案,提供索引设计口诀:高频/高选择性字段优先,遵循最左匹配原则,避免LIKE'%xx'和函数操作。掌握索引能显著提升百万级数据查询速度,是解决90%数据库性能问题的关键。
2025-09-05 11:51:03
665
原创 MySQL联合索引:从零到精通的终极指南
MySQL联合索引:从零到精通的终极指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表里只有几万条数据,但一个简单的查询却要几秒钟?明明加了索引,为什么 EXPLAIN 显示还是 type=ALL(全表扫描)?写SQL时,字段顺序到底要不要和索引一致?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就藏在联合索引的使用上。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最详细、最接地气的方式,彻底搞懂MySQL联合索引的所有秘密——从原理到实战,从底层到优化,一篇讲透!
2025-09-05 11:30:44
639
原创 HTTP协议的进化史:从1.0到3.0的全面解析
HTTP协议从1.0到3.0经历了三次重大革新:HTTP/1.0采用短连接导致效率低下;HTTP/1.1引入持久连接但存在队头阻塞问题;HTTP/2通过二进制分帧、多路复用和头部压缩大幅提升性能,但仍受限于TCP的队头阻塞;HTTP/3改用QUIC协议基于UDP,彻底解决了队头阻塞,实现0-RTT连接和移动网络无缝切换。每次升级都显著提升了网络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使互联网应用响应更快、运行更流畅。
2025-09-05 11:17:28
719
原创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网络世界的“交通警察”与“导航系统”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网络世界的“交通警察”与“导航系统”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能在几秒钟内打开一个网页,或者流畅地看高清视频? 为什么有时候网速突然变慢,甚至完全卡住?这背后,其实有一套精密的“交通管理系统”在默默工作——它就是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和 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今天,我们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彻底搞懂这两个概念: 它们是什么?怎么工作?有什么区别?又是如何协同配合,让网络既快又稳的?
2025-09-05 10:43:47
888
原创 拥塞控制:网络世界的“智能导航系统”
拥塞控制:网络世界的“智能导航系统”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早上高峰期,你打开视频网站,结果画面卡成“PPT”? 明明网速很快,为什么就是加载不出来?这很可能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服务器的问题,而是网络堵车了。 就像城市道路在上下班时间会拥堵一样,网络中的数据太多,也会“堵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络世界发明了一套聪明的“导航系统”——它就是 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今天,我们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彻底搞懂: 什么是拥塞控制?它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这么重要?
2025-09-05 10:35:57
693
原创 流量控制:让网络“堵车”不再发生
流量控制:让网络“堵车”不再发生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看视频时,画面突然卡住,进度条一动不动? 下载文件时,速度从“飞一般”变成“蜗牛爬”?这很可能是因为网络“堵车”了——发送方发得太快,接收方处理不过来,数据被丢弃,只能重传,结果越来越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络世界发明了一种聪明的机制: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它就像交通警察,告诉发送方:“别急,慢点发,接收方快撑不住了!”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的方式,彻底搞懂 TCP 流量控制 是如何工作的。
2025-09-05 10:28:24
883
原创 从零开始:用结构体指针构建链表——彻底搞懂动态内存与指针的魔法
摘要: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用结构体指针构建链表。通过对比数组与链表的特性,阐释了链表利用指针连接分散内存块的本质。重点解析了链表节点的结构体定义(包含数据域和指向同类型的next指针),以及如何使用new在堆上动态分配节点内存。详细演示了通过指针操作(p->next=q)连接节点的过程,并给出完整的链表构建、遍历、插入和删除操作示例。同时指出了空指针检查、内存泄漏等常见陷阱及最佳实践。最终揭示链表的核心机制:结构体定义+动态内存分配+指针连接,为理解更复杂数据结构奠定基础。
2025-09-04 23:28:12
763
原创 指针赋值的真相:一场关于地址的精确复制
本文深入解析指针赋值的本质:地址值的精确复制。通过链表操作示例,阐明指针赋值是将源指针存储的地址复制到目标指针,而非建立动态关联。关键点包括:1) 指针变量存储的是内存地址;2) 赋值操作是地址值的独立复制;3) 复制后指针变量间不存在绑定关系。文章还澄清了常见的误解,并展示该原理在链表反转和遍历中的实际应用。理解这一核心机制是掌握指针编程和内存管理的基础,帮助开发者更精准地控制数据结构和内存操作。
2025-09-04 23:25:59
878
原创 彻底搞懂C++中的内存管理:从栈与堆到参数传递的完整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C++内存管理核心机制,重点探讨栈与堆的区别及参数传递方式。栈上变量随函数结束自动销毁,而堆上对象通过new创建需手动delete释放。文章详细分析三种参数传递方式:值传递仅复制数据,指针传递通过地址修改原变量,引用传递作为变量别名更安全高效。特别针对链表操作,强调必须使用堆内存,并给出头插法的三种实现方案(二级指针、指针引用、返回值)。最后提出最佳实践建议:根据场景选择参数传递方式,遵循配对new/delete原则,优先使用智能指针和常量引用。掌握这些知识能有效避免内存泄漏和野指针问题,提升C
2025-09-04 22:51:27
437
原创 MySQL 索引机制完全指南:从零到精通
MySQL索引机制指南:索引是数据库快速查询的关键,类似图书目录。核心类型包括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组合索引和全文索引,底层采用B+树结构实现高效查找(O(logN))。索引虽能大幅提升查询效率,但会增加存储开销、降低写入性能。使用需注意避免失效场景(如函数操作、左模糊查询等),并遵循最佳实践:优先自增主键、合理设计组合索引、利用覆盖索引。定期检查执行计划(EXPLAIN)和优化索引是持续提升性能的关键。
2025-09-04 21:41:24
851
原创 MVCC 与锁机制:数据库并发控制的双剑合璧
MVCC与锁机制是数据库并发控制的两大核心。MVCC通过保存数据多版本和Read View实现无锁读,提升读性能,适合读多写少场景,但会产生Undo日志空间开销。锁机制通过行锁、间隙锁等防止数据冲突,保障写一致性。InnoDB结合两者优势,使用MVCC处理普通读,通过Next-Key Lock解决幻读。合理设计事务、选择隔离级别可减少MVCC开销。二者协同实现了高性能与高可靠的平衡。
2025-09-04 21:30:54
503
原创 MySQL 是如何保证“持久性”的?—— 深入浅出 Redo Log 与 WAL 机制
MySQL 的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它对数据库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使系统突然断电或崩溃,数据也不会丢失。为了实现这一点,MySQL 的 InnoDB 存储引擎采用了一套精妙的机制,核心就是 Redo Log(重做日志) 和 WAL(Write-Ahead Logging,预写日志)。这个机制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比喻来理解:当你写日记时,不会直接在正式的本子上写,而是先在草稿本上记下要点,等确认无误后再誊抄到正式本上。即使中途出错或被打断,草稿本上的内容也不会丢。在数据库中,这个“草稿本”就是 Redo
2025-09-04 21:20:15
427
原创 MySQL 事务隔离性完全指南:从零到精通
ACID。字母名称通俗解释A原子性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像转账:扣钱和加钱必须一起成功或失败。C一致性数据必须符合业务规则。比如转账前后,总金额不变。I隔离性多个事务同时执行,互不干扰。你改数据时,我不该看到“一半改完”的状态。D持久性一旦提交,数据就永久保存,断电也不丢。我们今天重点讲I:隔离性。| 事务启动 || 生成 Read View |v| SELECT 查询 || 从版本链找可见版本|v。
2025-09-04 21:11:37
695
原创 深入理解 MySQL 事务隔离:MVCC 与锁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
MySQL事务隔离机制解析:InnoDB通过MVCC和锁机制实现不同级别的事务隔离。四种隔离级别(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串行化)分别解决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默认的可重复读级别利用MVCC快照读和间隙锁,兼顾性能与一致性。MVCC负责无锁读操作,锁机制保证写操作安全,两者协同确保并发环境下的数据正确性。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编写安全SQL和排查数据不一致问题。
2025-09-04 21:10:03
734
原创 MySQL 是如何保证“原子性”的?—— 深入浅出 Undo Log 与事务回滚
MySQL通过UndoLog机制实现事务原子性,确保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当执行UPDATE等操作时,会先在UndoLog中记录如何撤销该操作。若事务失败,MySQL根据UndoLog执行反向操作回滚数据;若提交成功,UndoLog会在适当时机被清理。UndoLog还支持MVCC,保存多个历史版本数据。这种"后悔药"机制配合事务状态跟踪和崩溃恢复,保障了数据一致性,是ACID特性的重要基础。
2025-09-04 21:02:29
668
原创 深入理解 MySQL 事务:ACID 原理全解析(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本文深入解析MySQL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通过Undo Log实现回滚)、一致性(依赖业务规则和数据库约束)、隔离性(MVCC和锁机制保证并发安全)以及持久性(Redo Log确保数据永久保存)。重点剖析了InnoDB引擎如何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和Next-Key Lock等技术实现默认的"可重复读"隔离级别,同时对比了不同隔离级别的表现差异。文章还介绍了查看和设置隔离级别的SQL语句,强调ACID是数据库可靠性的核心,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开发者编写更安全的SQL和设计更
2025-09-04 20:46:42
442
原创 深入解析 HTTPS 安全机制:从公钥加密到证书验证,彻底搞懂你的数据为何安全
HTTPS通过SSL/TLS协议实现数据安全传输,结合非对称加密(RSA)和对称加密(AES)解决密钥分发问题。其核心流程包括TLS握手建立安全连接,使用数字证书验证服务器身份,防止中间人攻击。证书颁发机构(CA)确保公钥真实性,浏览器通过验证证书有效性、域名匹配和吊销状态来确认网站可信。HTTPS构建了加密数据、验证身份和保证完整性的三重防护,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保障。
2025-09-04 20:24:25
445
原创 数组与双重指针的“亲密关系”:从零讲透C/C++中的经典难题
本文深入解析了C/C++中数组与双重指针的关系,通过一个经典题目"如何打印字符串数组中的特定字符"展开讲解。文章首先指出数组名在表达式中通常等价于指向首元素的指针,解释了char**p=a;的合法性。随后对比了数组和双重指针的本质区别:数组是固定大小的连续内存空间,而指针是可变的地址变量。通过两种方法(数组方式和指针运算)解答了题目,并辅以内存布局图示和形象比喻(图书馆书架和快递柜)帮助理解。最后总结了关键知识点:数组可退化为指针但不可逆,sizeof行为不同,使用指针需注意越界风险,并
2025-09-04 13:17:21
877
2
原创 C++内存布局与系统级编程:从基础到高级的全面指南
本文全面解析C++内存布局及其对系统编程的影响。通过餐馆工作流程的类比,详细介绍了栈(自动管理)、堆(手动分配)、数据段(全局/静态变量)、BSS段(未初始化数据)和只读数据段(常量)等内存区域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内存布局对性能的影响,包括访问速度、空间利用率和共享特性。同时提供了避免内存泄漏、野指针和数组越界等常见错误的实用解决方案,并给出预防堆栈溢出的有效策略。文章强调通过理解内存机制来编写高效、安全的代码,建议采用智能指针、内存池等现代C++技术,培养系统级编程思维,最终实现性能优化和稳定性的提升。
2025-09-04 12:22:22
634
原创 从串口优化到并发哲学:事件、信号量与原子操作的系统级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串口通信性能优化案例,系统探讨了并发编程的核心机制。工程师张三发现轮询模式导致CPU使用率上升,通过引入事件驱动模型实现性能提升。文章深入比较了信号量与互斥锁的区别,揭示了原子操作在同步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最终提出系统级并发模型的统一视角:信号量适合资源计数,互斥锁保护临界区,而事件驱动实现高效异步。案例表明,真正的优化在于让系统在等待时"休息",这体现了并发编程的哲学本质。(149字)
2025-09-04 11:57:20
781
原创 从 printf 到内核:一场穿越用户态与内核态的系统调用之旅
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从用户态printf到内核态write的系统调用全过程。当执行printf时,C标准库最终触发write系统调用,通过syscall指令引发异常,实现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内核入口保存上下文,根据系统调用号查表执行sys_write,经VFS层处理I/O请求后恢复用户态继续执行。整个过程涉及CPU异常机制、寄存器操作、权限控制和硬件交互,体现了操作系统隔离用户程序与内核资源的设计哲学。系统调用号作为关键标识,既是功能路由的依据,也是安全控制的基石。
2025-09-04 11:49:15
844
原创 C++中介者模式实战:解耦对象交互的艺术
定义: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对象之间的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并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中介者模式是解决对象间复杂交互的利器。它通过引入一个“协调者”,将对象间的网状通信转化为星型结构,从而实现松耦合、高内聚的设计。在 C++ 中,结合现代 C++ 特性(如智能指针、lambda、并发支持),我们可以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中介者模式。无论是在 GUI 开发、游戏引擎,还是分布式系统中,中介者模式都能帮助我们构建更清晰、更可维护的代码结构。记住。
2025-09-03 11:32:01
1044
原创 动态规划的全面解析:从理论到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动态规划(DP)算法,通过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为例,生动展示了DP的核心思想。文章以"拼图工坊"的故事形式,详细演示了如何通过填表法逐步构建最优解:当字符匹配时扩展子序列,不匹配时继承最优解。DP适用于具有最优子结构、重叠子问题和无后效性的问题,如背包问题、编辑距离等。关键点在于:将大问题分解为子问题,通过状态转移方程逐步构建全局最优解,而非简单地在错误中筛选。
2025-09-02 16:51:50
692
原创 引用的本质是“指针常量”吗?深入解析C++引用与指针的异同
C++中引用和指针常量的本质区别:引用是变量的别名,不占用独立内存且必须初始化;指针常量是独立对象,有自身内存地址。引用提供更强的类型安全性和语义清晰性,在函数参数传递和返回值优化中更高效。虽然引用行为类似指针常量,但本质不同:引用是名字绑定,指针常量是地址存储。理解这一区别有助于正确选择使用场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2025-09-02 10:54:13
652
原创 为什么父类指针指向子类对象时不用取地址?深度解析C++指针与new的语义
在C++中,new操作符返回的是对象指针而非对象本身,因此当父类指针指向动态创建的子类对象时,不需要使用取地址符&。而直接使用栈对象时,必须通过&获取其地址。这本质区别在于: new在堆上分配内存并返回指针,如Base* p = new Derived() 栈对象需要显式取地址,如Derived d; Base* p = &d 关键原则:指针变量必须用指针值初始化。现代C++推荐使用智能指针(如unique_ptr)来简化内存管理,避免手动new/delete操作。
2025-09-02 10:29:48
932
原创 C++对象访问与多态机制深度解析:从指针到多态的完整图景
《C++对象访问与多态机制深度解析》揭示了C++底层对象模型的核心原理:1. 对象本质上是一块连续内存,通过指针访问成员实际上是通过地址偏移实现;2. 父类指针访问子类对象时,虚函数通过虚函数表(vtable)实现动态绑定,非虚函数则静态绑定到父类版本;3. 成员变量访问遵循类型安全原则,父类指针只能访问继承部分。文章还提出了多态设计的最佳实践,包括优先使用虚函数、智能指针等。这些原理共同构成了"地址+类型=访问能力,虚函数+指针=多态"的核心机制。
2025-09-02 10:27:27
758
原创 深入理解C/C++指针传递:何时以及如何改变外部指针
本文深入解析了C/C++中指针传递的核心机制,重点探讨了何时以及如何改变外部指针。文章指出,函数参数本质是值传递,因此要改变指针本身需要使用二级指针或指针引用(C++)。通过代码示例演示了动态内存分配、链表操作等常见场景的正确实现方式,对比了三种修改指针的方法(二级指针、指针引用和返回指针)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最佳实践建议,强调明确修改意图、优先使用引用、防范内存泄漏等要点。掌握这些技巧能帮助开发者编写更健壮的系统级代码。
2025-09-02 10:00:55
868
原创 C++ constexpr:编译时计算的高效秘籍
本文探讨了C++中constexpr关键字的用法,它支持编译时计算以提高程序性能。constexpr适用于变量和函数,要求值在编译时确定。文章展示了正确使用constexpr函数的示例,计算两数之和并在编译时完成。同时指出constexpr的类型限制,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满足条件的用户定义类型。还列举了常见编译时错误,如修改constexpr变量、使用非constexpr函数等。正确使用constexpr能提升代码效率,但需遵循其严格规则。
2025-08-30 21:49:00
616
原创 深入理解 shared_ptr 与 weak_ptr:访问控制与线程安全
本文探讨了C++中shared_ptr和weak_ptr在多线程环境下的使用。通过定义类A和子线程函数handler01,演示了如何利用weak_ptr实现对对象的安全访问。文章展示了两个main函数版本:第一个版本中主线程等待足够时间,子线程能成功访问A对象;第二个版本中主线程过早释放对象,子线程访问失败。详细介绍了weak_ptr的构造、lock()方法、expired()检查等用法,强调其避免循环引用、保证线程安全的优势。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weak_ptr在管理对象生命周期和确保线程安全方面的重要作
2025-08-30 20:53:25
1068
空空如也
怎样输入a到b之间的一些数求出他们的各个位数之和
2022-11-07
有多组数据统计问题C语言
2022-11-04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