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最底层是使用monitor来实现给对象加锁的,没有获得monitor的线程需要阻塞并竞争获得monitor,那在jdk层面,也就需要一种类似的机制实现线程互斥,关键点在于:
1、有一个共享资源只能被一个线程占有
2、没获得共享资源的线程需要阻塞
3、线程被唤醒后需要竞争获得该共享资源
一、LockSurpport
这个类解决了关键点2,即阻塞线程。
阻塞线程的机制是由C++实现的,在java中可以使用native来调用这些原生方法,原生方法的调用全都封装在了sun.misc.Unsafe这个类中,最关键的阻塞和解阻塞的两个方法是park()和unpark()。事实上它主要提供一些用于执行低级别、不安全操作的方法,如直接访问系统内存资源、自主管理内存资源等,所以它的类名是Unsafe
由于Unsafe不止park和unpark方法,且为了不使锁类直接调用Unsafe类的方法,jdk在Unsafe之上又封装了一层专门用于阻塞线程的类LockSurpport,它是用来创建锁和其他同步类的基本线程阻塞原语
主要方法也就是静态的LockSupport.park()和LockSupport.unpark()
二、AQS
AbstractQueueSynchronizer 使用共享变量state代替monitor解决关键点1,同时,它还维护着一个阻塞等待的虚拟的双向队列(CLH队列),当线程获取不到锁时,会将线程入队,至于如何出队(即关键点3 线程间的竞争逻辑),交给各个锁类去实现,因为每种锁根据业务不同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它是一个用来构建锁和同步器的框架。
1、核心思想
AQS核心思想是,如果被请求的共享资源空闲,则将当前请求资源的线程设置为有效的工作线程,并且将共享资源设置为锁定状态。如果被请求的共享资源被占用,那么就需要一套线程阻塞等待以及被唤醒时锁分配的机制,这个机制AQS是用CLH队列锁实现的,即将暂时获取不到锁的线程加入到队列中。
这个共享资源是AQS的一个变量: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共享变量,使用volatile修饰保证线程可见性
private变量,当然要用getState()、setState()、compareAndSetState()等来操作
这个共享变量有两个共享方式:
独占式:分为公平、非公平。适合写锁
共享式:适合读锁,Semaphore/CountDownLatch。Semaphore、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ReadWriteLock
ReentrantReadWriteLock 可以看成是组合式,因为ReentrantReadWriteLock也就是读写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对某一资源进行读。
AQS通过继承自AbstractOwnableSynchronizer抽象类的setExclusiveOwnerThread与getExclusiveOwnerThread两个方法来设置独占资源线程和获取独占资源线程。
核心原理图:
注意:head和tail都是虚节点,即thread属性为null
2、CLH队列数据结构
CLH队列:虚拟的双向队列即不存在队列实例,仅存在结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waitStatus有以下几种状态:
CANCELLED,值为1,表示当前的线程被取消。
SIGNAL,值为-1,表示当前节点的后继节点包含的线程需要运行,需要进行unpark操作。
CONDITION,值为-2,表示当前节点在等待condition,也就是在condition queue中。
PROPAGATE,值为-3,表示当前场景下后续的acquireShared能够得以执行。
值为0,表示当前节点在sync queue中,等待着获取锁。
3、可选的condition队列
可以看到线程节点的状态有一项是CONDITION,这个只有在需要condition时才会有用,例如在CountDownLatch中,这时除了CLH队列外,还会存在不定个数的单向链表condition队列,因为可能不止一个条件
4、核心方法acquire()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tryAcquire()方法需要各个同步器自己实现,也就是竞争锁的逻辑
tryAcquire失败就会调用addWaiter把线程添加到CLH队列中,然后acquireQueued()不断尝试获取资源
5、核心方法release()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
if (tryRelease(arg)) {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
unparkSuccessor(h);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同样的,tryRelease()方法需要各个同步器自己实现
这两个方法都用到了同一个设计模式----模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