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直觉模糊集相似度及matlab应用

本文介绍了区间值模糊集和直觉模糊集的概念,以及直觉模糊集的距离度量和相似度量。直觉模糊集弥补了模糊集只考虑隶属度的不足,加入了非隶属度和犹豫度,更符合人类的辩证思维。文章还提供了MATLAB程序,用于计算区间直觉模糊集的相似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975年,L.A.Zadeh提出了二型模糊集合( type-2 fuzzy sets)理论,该理论提出隶属度也存在模糊性。二型模糊集增强了一型模糊集描述和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是对一型模糊集合的扩展。后续提出的所有的区间值模糊集(1983年)、直觉模糊集(1986年)、区间值直觉模糊集(1989年)、Vague集(199年)等都是二型模糊集。

1.区间值模糊集
由于一个隶属度区间比一个精确的隶属度函数和非隶属度函数相对更容易给出,也更符合人的思维模式,1983年,Gorzalczany提出了区间值模糊集理论,用一个子区间表示元素到集合的隶属度,对模糊集做出了推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直觉模糊集
直觉模糊集是L.A.Zadeh的模糊集的一种拓展,了解模糊集特点就能知道,模糊集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投票模型”的决策问题,使用模糊集就会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一一只考虑好的一面即赞成票,不考虑反对票与中立者,这不符合逻辑,现实中也很少会有人在衡量一件事的利弊时,仅考虑好的一面,不在乎坏的一面和自己对整体信息的掌握多少程度。1986年,保加利亚学者Atanassov K.提出了直觉模糊集,该集合将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同时考虑在内,弥补了模糊集只考虑隶属度的不足,更加符合人类辨证思维模式。直觉模糊集比模糊集更加客观地对决策中的模糊不确定性进行了有效的表述,在处理模糊现象和不确定性时更灵活更实用,因此成为了模糊集领域研究的热点。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计量小虫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