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一些嵌入式软件工作知识总结
本文整理了Linux系统相关的技术要点,包括常用终端工具(ohmyzsh、picocom、nc、tmux)、POSIX标准解析、设备管理机制(udev)、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和包管理命令(apt)。此外还解释了XIP(就地执行)技术原理、ISP与OTA固件升级的区别,以及Bootloader在系统启动和固件更新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数据校验、回滚机制等流程实现。这些内容涵盖了Linux系统管理、嵌入式开发和网络调试的核心知识点。
2025-06-27 15:28:42
946
原创 Repo 与 manifest
Manifest是包含仓库配置信息的XML文件集合,由开发者手动维护并存储在Git仓库中。Repo工具负责读取这些配置,但不会管理Manifest本身。开发者通过repo命令(如init、sync)获取和切换不同的Manifest配置,实现版本控制和工作流管理。工作流程示例展示了从开发版配置切换到定制配置的过程,包括仓库分支变更和增删操作。Repo将Manifest仓库克隆到.repo目录,并使用符号链接指向当前活动的XML文件。
2025-08-04 14:25:57
261
原创 apt 工具详细用法
apt 我估计基本只要摸过Linux的就都知道,我之前也认为我会,后来发现都是东一脚西一踹的,其实了解的非常不全面,到最后就记得一个 sudo apt install.常用的apt命令:
2025-07-28 15:21:27
206
原创 WireShark 抓包
下面一行 capture filter for selected interfaces: 就是选择filter 的地方。注意:启动时最好使用 sudo wireshark 来启动,不然可能没法访问网卡等设备。上面这里就是很多不同的 设备,比如网卡,蓝牙设备,WiFi等等,总之就是不同的信号源。所谓抓包,就是监控数据包。wireshark绝对是抓包软件里的瑞士军刀。Filter怎么写就不赘述了,都是现用现查。实际应用比如:这里就是抓取了一个。
2025-07-28 15:04:23
311
原创 简述 设备层级 & UDEV 机制
这个概念是我在写udev规则时学到的。即:一个设备接入后,对系统而言是分级别来挂在到系统上的。大概分级是这样的: USB设备本身 |USB接口1 USB接口2 | |ttyUSB0 ttyUSB1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设备能识别出来两个串口,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使用命令去解析对应设备的时候,对应的东西是不一样的。sysfs 文件系统:内核通过 目录暴露设备层级信息,如设备属性、驱动
2025-07-28 14:37:48
179
原创 tmux 命令:
如果你向在远程的终端上控制那个tmux 你需要连着按两次 ctrl b.到其他的终端上,然后在这个终端里面再次执行 tmux 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当你在 tmux 里的某一个 pane 去进行。这就是嵌套tmux,非常不建议这么干。
2025-07-28 14:29:39
374
原创 netcat(nc)命令:
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一个简易的socket,可以传输文本数据;文件 或者其他的。我一般是使用它传输一些数据和文件,其他的不常用。通过-zv。
2025-07-28 14:24:16
211
原创 Oh my zsh
这是一个类似于bash的解释器。但是不同的是,这个平台支持很多的插件安装,在使用过程中我实际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还有很多插件我没有用,都可以在~/.zshrc中配置,使用说明官网写的非常清楚。
2025-07-28 14:11:18
171
原创 MQTTS For Linux搭建
摘要:本文介绍了MQTT与MQTTS的区别(类似HTTP与HTTPS),核心在于TLS加密。详细解析了TLS 1.2的握手流程(ClientHello至Finish),包括密钥交换和双向认证机制。提供了使用OpenSSL生成CA证书、签发服务器证书的完整命令,并验证签发关系。最后通过mosquitto搭建支持TLS的MQTT服务器,配置证书后通过openssl和mosquitto_sub测试TLS连接。整个流程涵盖加密原理、证书链配置及服务端部署验证,实现安全的MQTTS通信。
2025-07-25 11:20:07
612
原创 计算机网络
本文概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架构和层级划分,从终端设备、交换机、网关等硬件设备的功能出发,解释了局域网通信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ARP协议、NAT技术、公网IP等关键概念,并介绍了TCP五层模型(物理层到应用层)如何与网络设备对应。文章强调从终端设备视角理解网络层级划分,说明了数据包从发送到接收时各层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以及路由器在网络层的关键作用,为构建系统的网络知识框架提供了基础概念。
2025-07-13 13:08:19
670
原创 DMA进阶
摘要:本文介绍了DMA配置中的5个关键问题:1)字节对齐概念及结构体/数组的差异;2)突发传输的工作原理和顺序要求;3)指针递增的步长和触发机制;4)数据宽度不匹配时的配置规则(源宽度×源突发=目标宽度×目标突发);5)边界问题中的不完全写入和过度读取风险,特别是剩余字节对齐和越界读取的潜在问题。文章着重强调DMA使用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配置要点。(142字)
2025-06-30 20:23:45
405
原创 Git使用总结
Git基本概念与常用命令摘要 Git包含工作区、暂存区、本地仓库和远程仓库四个区域,工作流程为:修改→添加→提交→推送。分支是独立开发线,创建分支会生成新指针,HEAD指向当前分支。合并分支时可能出现冲突需手动解决。常用命令包括:git add/commit/push/pull完成基本流程;git branch/checkout管理分支;git stash临时保存修改。特别地,git stash可用于保存未提交的工作内容,便于切换分支。
2025-06-22 23:56:54
490
原创 Linux下VSCode开发环境配置(LSP)
在大型项目开发中,VSCode自带插件的代码跳转功能可能失效。解决方案是使用Bear工具生成compile_commands.json编译数据库文件,并在VSCode中配置路径。对于多项目场景,可通过jq工具聚合多个JSON文件,并配置自动更新任务。具体步骤包括:安装Bear生成编译命令文件、配置VSCode的c_cpp_properties.json、使用jq聚合多个项目的编译数据库,最后在task.json中设置自动更新任务。这种方法能有效提升大型项目中代码导航的准确性。
2025-06-07 19:24:13
942
原创 X11VNC远程屏幕连接配置
不废话,本篇是记录x11vnc服务器bs架构远程连接屏幕的步骤。前提条件:同在一个局域网内;可以登陆Linux方的终端。
2025-04-29 14:12:23
905
原创 STM32&低功耗与备用备份区域
平常的手机手表为什么可以等为什么可以长时间待机?嵌入式开发板做出的东西能不能也低功耗?复位后数据如很能不丢失?来解决解决
2024-08-14 11:27:31
1775
2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