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即可收听)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从小到大老师教我们的道德这两个字 有句反复引人思考和韵味的话,道德是为了约束自己,而不是为了审判他人
现在的网络暴力,确实是太厉害,凡是你能够承受住多大的赞美,也要承受住多大的诋毁
在平时生活里,或网上,自己多少都会遇到,有人因没有及时让座,有人因梦想,参加15次高考,有人因唱了首挖啊挖,有人遇到老人摔倒,不敢扶
然而,却成为了很多人口中“没有道德”、“没有素质”、“没有善心”、浪费资源,占用人家资源,三观不正等,特意包装,心机等,或是受道德的谴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讲道德似乎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审判他人,评头论足
我记得有位教授说到,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义去强迫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私欲,键盘侠下人人都可以做审判长.
我觉得,对于负面性的东西,负面性的人,可以拒绝就拒绝,该屏蔽就屏蔽,但实际能做到心无旁骛是非常难的
之前听到一句话,自以为是的善,比无药可救的恶更可怕
罗素说过:“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有人建议说,我们要做善良的人,但不要做没有脑子善良的人
要知道无知的善良里,都是藏着砒霜和毒药的
别打着为我好的名义侵犯他人的人生
还有一种道德绑架叫做:我是为你好,我们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学什么美术,学什么体育,学什么跳舞的,以后工作都找不到,听我的,学会计,我都是为你好,以后你就知道了;
但是你又怎知道,在如今人人是自媒体时代,你有才艺,能发挥机制,是能够变成财富的
那个男人没房没车,你以后跟着他肯定是要受苦的,我是为你好,赶紧分手吧;
你又怎知道,物质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一个人始终在努力,在尝试,不断在折腾,在实现自我的路上,一天天的变好,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的
你在外面折腾干什么,即使在大厂那又怎么样,回来考个公务员又稳定又舒服,隔壁村你同学都已经是副科级了的,我这是为你好;
你要赶紧结婚的,都30了的,再大两岁,结婚就难了...等等的
现在我们的家庭,无论是路人甲,路人乙,似乎都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越过界干涉他人的人生,指点一二
要求他人不断牺牲,来满足他们的期望。说到底,就是以爱之名,行着伤害之实
如果遇到那些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真的一定要坚持自己内心的原则,不要把自己置于为别人而活的境地
终归来说,就是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对我们社会人期待要求太高
尤其是男性,只要你毕业了,最低配的要求就是,有车有房
有份工作还不行,即使是在大厂工作,那也不够,你得要会赚钱,否则就会被视为废柴。
而“举手之劳”也是一种谦辞 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我的说辞
现在的社会人其实,很奇怪,总有人将其他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应当。
听说你会ps。怎么了?帮我做张海报吧,要求是......对你来说应该很简单吧
听说你会编程 给我做个网站把,这个对你来说,应该很简单吧
听说你是学画画的,怎么了?帮我画幅画呗,反正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
因为你会,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你必须仗义帮助我,而且因为是举手之劳,所以帮完之后我不需要说感觉。这样的“道德”,有时候是,廉价到可笑的
我觉得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真的不能把别人的情分,当成你的福分。不要把别人的客气,当成你的运气。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举手之劳”是别人的谦辞,而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他的说辞,面对愿意伸出手帮助的,无论帮与不帮,都应该感恩戴德
现在,自己也会总结和不断反思,有时,不要一遇到问题,就伸手的
要习惯性的,自己能动手,自行解决的,就不要去麻烦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有时,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就是如此的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找专业的懂的人来解决,但是解决前提,是需要给对方一些什么的,这不区分是,经济付出,或是口头上的感谢,我觉得这是应该的
我自己是,能自己动手解决,那就坚决不求人,有时候,就是自己不懂,无知,是需要交一些学费的
社会中,懂得尊重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王小波说,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
现在的键盘侠似乎就是如此,喜欢将自己极端的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 甚至恶语相向
前阵子,6月初的,武汉一小学生被车压,母亲跳楼事件,受害母亲本只是想讨要一个合理尊重的说法,但是却遭受键盘侠的质疑
是在故意闹事,有些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每次看到很多键盘侠的奇葩发言,总会想到之前看到过一句很真实的话:从小我们的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也没弄明白什么是真的道德
道德是用来约束有错的人,不是用来禁锢无辜的人。制定自己的准则,绑架别人的道德,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价值观。
正如尼采所说,迫使人们遵从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一个人,只要遵纪守法,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没有对这个社会造成威胁,危害,复读15年,20年,30年的,都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
每个人的出生,境遇,环境,视野,见识都不同,未尽他人苦,又怎劝他人善的. 他便不该遭受任何形式的斥责
你可以对他的行为有所不满,有所质疑,但自己要做的,不是用所谓道德善良绑架一个人,可以多一点善意,鼓励,少一些批判,就是一种尊重
我觉得懂得尊重,才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人和人成长环境天差地别,每个人也各有各的三观和苦衷
其实,每个人做好三件事:知道什么是对的;去做;不强迫别人去做,就够了
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都知道“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要求别人”这是一种智慧
人这一辈子,真的是一直都在修行
待人待已,多一点善意,多一点同理心,那么你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