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词基础:如何描述 “不想要的输出”(反向约束)
在使用 AI 工具生成内容时,我们不仅要告诉 AI “想要什么”,更要明确 “不想要什么”。这种对 “不想要的输出” 的描述,就是反向约束。它能帮我们避开无效内容,让 AI 生成的结果更贴合需求。对于经常用 AI 写技术文章、出方案的人来说,掌握反向约束的技巧很重要。下面就详细说说如何描述 “不想要的输出”。
一、反向约束的重要性
- 提高内容精准度
1.1 减少无关信息:明确告诉 AI 不想要哪些内容,能避免 AI 生成和主题不相关的内容。
1.2 聚焦核心需求:让 AI 把精力放在我们需要的内容上,生成的结果更贴合实际需求。
- 节省时间成本
1.1 减少修改次数:如果 AI 生成的内容有很多不想要的部分,就得反复修改,反向约束能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
1.2 提高效率:一次生成的内容更符合要求,不用花太多时间在筛选和调整上。
- 避免错误引导
1.1 防止 AI 误解:有些主题容易让 AI 产生歧义,反向约束能明确边界,避免 AI 往错误的方向生成内容。
1.2 保证内容质量:排除错误、过时或不合适的信息,让生成的内容更可靠。
二、反向约束的核心作用
- 划定内容边界
1.1 明确范围:告诉 AI 哪些内容在范围之外,比如写 Python 技术文档时,说明不涉及 Java 的相关内容。
1.2 避免扩展:防止 AI 在生成内容时过度扩展到其他不相关的领域。
- 规范内容风格
1.1 限定语气:比如要求生成的内容不用口语化表达,不出现网络流行语。
1.2 统一格式:说明不想要的格式,如不要使用表格,只用列表呈现。
- 排除错误信息
1.1 剔除过时内容:比如写关于新版本软件的文档时,说明不包含旧版本的功能介绍。
1.2 避免错误观点:对于有争议的技术点,明确不想要某一方的片面观点。
三、反向约束的适用场景
3.1 技术文档生成
- 功能说明文档
1.1 不想要的输出:不相关的功能对比、过于复杂的原理讲解。
1.2 示例:生成 XX 功能说明文档,不包含与其他类似功能的对比,不深入讲解底层实现原理。
- 操作手册
1.1 不想要的输出:冗余的背景介绍、不切实际的操作假设。
1.2 示例:生成 XX 设备操作手册,不包含过多的设备研发背景,不出现假设性的操作场景。
3.2 方案撰写
- 技术方案
1.1 不想要的输出:模糊的技术概念、不可行的实施步骤。
1.2 示例:撰写 XX 项目技术方案,不出现模糊不清的技术术语解释,不包含明显不可行的实施步骤。
- 推广方案
1.1 不想要的输出:夸大的效果描述、与目标用户无关的推广渠道。
1.2 示例:撰写 XX 软件推广方案,不使用夸大其词的效果描述,不涉及老年用户不常用的推广渠道。
3.3 问题解答
- 技术问题
1.1 不想要的输出:不相关的技术知识点、复杂的代码示例。
1.2 示例:解答 “如何解决 Python 列表索引错误”,不涉及其他编程语言的知识点,不提供过于复杂的代码示例。
- 产品问题
1.1 不想要的输出:产品的负面评价、其他品牌的产品介绍。
1.2 示例:解答 “XX 手机如何连接 WiFi”,不包含对该手机的负面评价,不介绍其他品牌手机的连接方法。
四、描述 “不想要的输出” 的基础方法
4.1 直接否定法
- 基本形式:直接使用 “不”“不要”“禁止” 等词汇,明确指出不想要的内容。
- 示例:
1.1 生成 XX 报告,不要使用图表。
1.2 撰写 XX 文章,不出现个人主观评价。
4.2 排除范围法
- 基本形式:明确指出需要排除的范围,让 AI 知道哪些内容不在考虑之内。
- 示例:
1.1 生成关于电脑硬件的介绍,排除笔记本电脑的内容。
1.2 撰写关于夏季旅游的攻略,不包含国外旅游景点。
4.3 限定条件法
- 基本形式:通过设定条件,间接排除不想要的内容。
- 示例:
1.1 生成 XX 技术的讲解,只针对初学者,不包含高级开发技巧(通过限定 “初学者”,排除 “高级开发技巧”)。
1.2 撰写 XX 产品的使用指南,针对家庭用户,不涉及企业级应用场景(通过限定 “家庭用户”,排除 “企业级应用场景”)。
五、反向约束的具体表达方式
5.1 内容层面
- 排除特定主题
1.1 表达方式:“不涉及 XX 主题”“不包含 XX 方面的内容”。
1.2 示例:生成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不涉及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 避免特定案例
1.1 表达方式:“不要使用 XX 案例”“不举例说明 XX 情况”。
1.2 示例:讲解市场营销策略,不要使用快消品行业的案例。
- 剔除特定数据
1.1 表达方式:“不引用 XX 数据”“不包含 XX 统计信息”。
1.2 示例:撰写关于经济发展的分析,不引用五年前的经济数据。
5.2 风格层面
- 限定语言风格
1.1 表达方式:“不用 XX 风格的语言”“不采用 XX 语气”。
1.2 示例:生成学术论文摘要,不用口语化的语言。
- 规范用词习惯
1.1 表达方式:“不使用 XX 词汇”“避免 XX 表达方式”。
1.2 示例:撰写面向儿童的科普文章,不使用专业术语。
5.3 格式层面
- 排除特定格式
1.1 表达方式:“不使用 XX 格式”“不要以 XX 形式呈现”。
1.2 示例:生成会议纪要,不使用分点列表的格式。
- 限制长度要求
1.1 表达方式:“不超过 XX 字”“不要过于简短”(这里 “不要过于简短” 是反向约束不想要 “过短” 的输出)。
1.2 示例:回答该问题,不超过 200 字。
六、反向约束的常见误区
6.1 约束过于模糊
- 表现:只说 “不想要不好的内容”“不要错误的信息”,但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 “不好的”“错误的”。
- 危害:AI 无法理解具体的约束,生成的内容可能还是会包含不想要的部分。
- 避免方法:明确指出不想要的具体内容,比如 “不要包含与主题无关的案例”“不出现计算错误的数据”。
6.2 约束相互矛盾
- 表现:同时提出的反向约束之间存在冲突,比如 “生成详细的操作步骤,不要超过 5 步”,“详细” 和 “不超过 5 步” 可能相互矛盾。
- 危害:AI 难以同时满足相互矛盾的约束,导致生成的内容不符合预期。
- 避免方法:在设定反向约束时,检查是否存在矛盾,确保约束之间逻辑一致。
6.3 约束过于严格
- 表现:设置过多或过于细致的反向约束,限制了 AI 的发挥空间。
- 危害:AI 生成的内容可能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和丰富性。
- 避免方法:只针对关键的、必须排除的内容设置反向约束,给 AI 一定的创作空间。
七、不同 AI 工具中反向约束的应用技巧
7.1 ChatGPT 中的反向约束
- 简洁明确
1.1 技巧: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反向约束,避免冗长复杂的描述。
1.2 示例:“写一篇关于机器学习的文章,不聊深度学习。”
- 逐步调整
1.1 技巧:如果第一次生成的内容不符合反向约束要求,可在后续对话中进一步明确约束。
1.2 示例:第一次提示 “生成 XX 报告,不要用图表”,若生成的报告仍有图表,可接着说 “报告中不要出现任何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
7.2 文心一言中的反向约束
- 结合正面描述
1.1 技巧:在使用反向约束的同时,配合正面描述,让 AI 更清楚需求。
1.2 示例:“生成一篇介绍北京景点的文章,重点讲故宫和长城,不提到颐和园和圆明园。”
- 明确范围边界
1.1 技巧:对于可能存在歧义的反向约束,明确范围边界。
1.2 示例:“写一篇关于手机摄影的技巧,不涉及专业摄影设备的使用,这里的专业摄影设备指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
7.3 其他 AI 工具中的反向约束
- 参考工具特点
1.1 技巧:不同 AI 工具对反向约束的理解能力不同,要根据工具特点调整表达方式。
1.2 示例:某工具对 “不” 的敏感度较低,可使用 “禁止”“排除” 等更强的词汇。
- 测试与调整
1.1 技巧:先进行小范围测试,观察工具对反向约束的响应,再根据结果调整约束方式。
1.2 示例:先用简单的反向约束测试工具,若效果不佳,再优化约束的表述。
八、反向约束与正向引导的结合使用
8.1 先正向引导,后反向约束
- 适用场景:当需要 AI 先明确核心内容方向,再排除不想要的部分时使用。
- 示例:
1.1 正向引导:“生成一篇介绍 Python 基础语法的文章,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
1.2 反向约束:“不包含函数和类的内容,不用复杂的代码示例。”
8.2 先反向约束,后正向引导
- 适用场景:当存在很多需要排除的内容,先明确边界再引导 AI 生成核心内容时使用。
- 示例:
1.1 反向约束:“写一篇关于健身的文章,不涉及健身补剂,不推荐具体的健身机构。”
1.2 正向引导:“重点介绍居家健身的动作和注意事项。”
8.3 交替使用
- 适用场景:对于复杂的内容生成,交替使用正向引导和反向约束,逐步完善内容。
- 示例:
1.1 正向引导:“生成一份关于产品运营的方案,包含用户增长策略。”
1.2 反向约束:“不使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策略。”
1.3 正向引导:“补充用户留存的具体方法。”
1.4 反向约束:“不要包含过于抽象的理论,要具体可操作。”
九、反向约束的实例分析
9.1 技术文档生成实例
- 需求:生成一份关于 “MySQL 数据库备份方法” 的技术文档,要求简洁实用,针对新手。
- 反向约束设计:
1.1 不包含 MySQL 数据库的安装和卸载步骤。
1.2 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数据库术语,如 “主从复制”“事务日志” 等。
1.3 不涉及复杂的脚本编写,只介绍简单的命令操作。
- 效果:AI 生成的文档聚焦于新手能快速掌握的简单备份命令,没有多余的无关内容,符合需求。
9.2 方案撰写实例
- 需求:撰写一份 “小型企业网络搭建方案”,预算有限,注重实用性。
- 反向约束设计:
1.1 不推荐价格超过 5000 元的网络设备。
1.2 不要包含复杂的网络安全配置,只介绍基础的防护措施。
1.3 不涉及云服务相关内容,只考虑本地网络搭建。
- 效果:生成的方案推荐的设备价格适中,网络配置简单易懂,符合小型企业预算有限、注重实用的需求。
9.3 问题解答实例
- 需求:解答 “如何用 Excel 制作简单的工资表”,面向办公室新手。
- 反向约束设计:
1.1 不使用 Excel 中的宏和函数嵌套。
1.2 不要介绍过于复杂的格式设置,如条件格式、数据透视表等。
1.3 不涉及工资计算的税法知识,只讲表格制作步骤。
- 效果:解答内容步骤简单,只用了基础的 Excel 操作,新手能轻松理解和操作。
十、提高反向约束有效性的训练方法
10.1 明确需求练习
- 方法:针对不同的生成任务,先列出具体的需求,再根据需求确定不想要的输出。
- 示例:任务是 “生成一份考研英语复习计划”,需求是 “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为期 3 个月”,不想要的输出包括 “过于密集的学习安排”“涉及专业英语的内容”。
10.2 反向约束表述练习
- 方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述相同的反向约束,比较哪种方式更有效。
- 示例:同样是 “不想要复杂的代码示例”,可以表述为 “代码示例要简单”“不要复杂的代码示例”“代码示例避免使用多层嵌套”,通过实践看哪种表述 AI 理解得更准确。
10.3 案例分析练习
- 方法:分析优秀的反向约束案例,总结其特点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 示例:分析别人在生成技术文档时使用的反向约束,学习他们是如何精准排除不想要的内容的。
十一、反向约束在技术领域的特殊应用
11.1 代码生成中的反向约束
- 排除特定语法
1.1 表达方式:“生成的代码不使用 XX 语法”“不要用 XX 函数”。
1.2 示例:生成 Python 代码实现求和功能,不使用 lambda 表达式。
- 避免错误写法
1.1 表达方式:“代码中不要出现 XX 错误写法”“不包含可能导致 XX 问题的代码”。
1.2 示例:生成 Java 代码连接数据库,不要出现 SQL 注入漏洞的代码写法。
11.2 技术方案评审中的反向约束
- 排除不可行建议
1.1 表达方式:“评审意见中不包含 XX 不可行的建议”“不要提出需要 XX 资源的修改方案”。
1.2 示例:评审 XX 项目技术方案,不包含需要额外招聘 10 名开发人员才能实现的建议。
- 避免无关评价
1.1 表达方式:“评审内容不涉及 XX 方面的评价”“不要对 XX 部分发表意见”。
1.2 示例:评审软件界面设计方案,不涉及对软件功能的评价。
十二、反向约束的扩展应用
12.1 内容编辑中的反向约束
- 修改现有内容
1.1 表达方式:“修改这篇文章,删除 XX 部分”“调整内容,去掉 XX 表述”。
1.2 示例:修改一篇产品介绍文章,删除关于产品缺点的描述。
- 优化内容结构
1.1 表达方式:“优化文章结构,不采用 XX 段落安排”“调整内容顺序,不要把 XX 部分放在开头”。
1.2 示例:优化一篇技术博客的结构,不要把结论部分放在开头。
12.2 创意生成中的反向约束
- 限定创意范围
1.1 表达方式:“brainstorm 关于 XX 的创意,不包含 XX 方向”“提出 XX 方案的改进建议,不要涉及 XX 方面”。
1.2 示例: brainstorm 关于环保包装的创意,不包含塑料材质的方案。
- 排除常见想法
1.1 表达方式:“提出 XX 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用 XX 常见方法”“思考 XX 活动的策划方案,不包含传统的线下活动形式。
十三、反向约束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13.1 课件制作中的反向约束
- 内容筛选
1.1 表达方式:“制作 XX 课程的课件,不包含 XX 难度的知识点”“课件内容不要涉及 XX 无关案例”。
1.2 示例:制作初中数学课件,不包含高中阶段的数学公式,不要涉及与数学无关的生活案例。
- 呈现方式
1.1 表达方式:“课件不使用 XX 字体”“不要用过多的动画效果”。
1.2 示例:制作给老年学员的计算机基础课件,不使用小于 16 号的字体,不要用过多闪烁的动画效果。
13.2 试题生成中的反向约束
- 难度控制
1.1 表达方式:“生成 XX 学科的试题,不出现 XX 难度的题目”“试题不要包含超纲的知识点”。
1.2 示例:生成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不出现四年级的生字词题目,不要包含超出教学大纲的阅读理解材料。
- 题型限制
1.1 表达方式:“本次试题不采用 XX 题型”“不要有需要复杂计算的题目”。
1.2 示例:生成英语入门测试题,不采用听力题型,不要有需要复杂语法分析的题目。
十四、反向约束在数据分析报告中的应用
14.1 数据筛选的反向约束
- 排除无效数据
1.1 表达方式:“分析 XX 数据时,不包含 XX 时间段的数据”“报告中不要采用 XX 来源的不可靠数据”。
1.2 示例:分析 2025 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不包含 2024 年 12 月的数据,不要采用没有经过验证的用户反馈数据。
- 避免重复数据
1.1 表达方式:“整理数据报告时,不重复呈现 XX 指标的数据”“不要在不同章节出现相同的图表数据”。
1.2 示例: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不重复呈现各地区的市场份额数据,不要在 “市场规模” 和 “竞争格局” 章节出现相同的柱状图数据。
14.2 分析结论的反向约束
- 排除片面结论
1.1 表达方式:“数据分析结论不基于单一指标得出”“不要仅根据 XX 数据就得出 XX 结论”。
1.2 示例:分析产品满意度时,结论不基于单一的用户评分指标得出,不要仅根据线上销量数据就得出产品受欢迎的结论。
- 避免绝对化表述
1.1 表达方式:“报告中的结论不使用 XX 绝对化词汇”“不要出现‘一定’‘必然’等过于绝对的表述”。
1.2 示例:撰写行业趋势分析报告,结论中不使用 “必定会”“绝对会” 等词汇,不要出现 “该行业一定能在明年实现翻倍增长” 这样的表述。
十五、反向约束在法律文书起草中的应用
15.1 条款内容的反向约束
- 排除模糊表述
1.1 表达方式:“合同条款中不出现 XX 模糊词汇”“不要使用‘可能’‘大概’等不明确的表述”。
1.2 示例:起草租赁合同,条款中不出现 “大约”“左右” 等模糊词汇,不要使用 “租金可能在每月 5000 元上下” 这样的表述。
- 避免无效条款
1.1 表达方式:“法律文书中不包含 XX 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不要加入与现行法律冲突的内容”。
1.2 示例:起草劳动合同,不包含 “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 这种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不要加入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的内容。
15.2 文书格式的反向约束
- 排除不规范格式
1.1 表达方式:“法律文书不采用 XX 不规范的格式”“不要使用不符合司法机关要求的字体和间距”。
1.2 示例:起草起诉状,不采用随意的段落排版格式,不要使用不符合法院要求的小四号以下字体和过窄的行间距。
- 避免冗余内容
1.1 表达方式:“文书中不包含 XX 与案件无关的内容”“不要加入过多的情感描述和无关的事实陈述”。
1.2 示例:起草民事上诉状,不包含与案件无关的当事人过往经历,不要加入过多的个人情绪描述和与上诉请求无关的事实陈述。
十六、反向约束在医学资料整理中的应用
16.1 病例记录的反向约束
- 排除无关信息
1.1 表达方式:“病例记录中不包含患者的 XX 非医疗信息”“不要记录与病情无关的个人隐私内容”。
1.2 示例:整理住院病例,记录中不包含患者的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非医疗信息,不要记录与病情无关的家庭矛盾等个人隐私内容。
- 避免不规范表述
1.1 表达方式:“病例中的诊断描述不使用 XX 口语化词汇”“不要出现不专业的医学俗称”。
1.2 示例:书写病例诊断,描述中不使用 “拉肚子”“嗓子疼” 等口语化词汇,不要出现 “羊角风” 这种不专业的医学俗称。
16.2 医学研究报告的反向约束
- 排除无效样本数据
1.1 表达方式:“研究报告中不采用 XX 不符合标准的样本数据”“不要使用未通过伦理审查的实验数据”。
1.2 示例:撰写药物疗效研究报告,不采用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样本数据,不要使用未通过医学伦理审查的实验数据。
- 避免夸大结论
1.1 表达方式:“研究结论不夸大药物的 XX 疗效”“不要使用‘治愈所有患者’等不符合实际的表述”。
1.2 示例:发表关于新疗法的研究报告,结论中不夸大该疗法对重症患者的疗效,不要使用 “该疗法能治愈所有同类疾病患者” 这样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