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示词基础:如何描述“不想要的输出”(反向约束)

 

提示词基础:如何描述 “不想要的输出”(反向约束)

在使用 AI 工具生成内容时,我们不仅要告诉 AI “想要什么”,更要明确 “不想要什么”。这种对 “不想要的输出” 的描述,就是反向约束。它能帮我们避开无效内容,让 AI 生成的结果更贴合需求。对于经常用 AI 写技术文章、出方案的人来说,掌握反向约束的技巧很重要。下面就详细说说如何描述 “不想要的输出”。

一、反向约束的重要性

  1. 提高内容精准度

1.1 减少无关信息:明确告诉 AI 不想要哪些内容,能避免 AI 生成和主题不相关的内容。

1.2 聚焦核心需求:让 AI 把精力放在我们需要的内容上,生成的结果更贴合实际需求。

  1. 节省时间成本

1.1 减少修改次数:如果 AI 生成的内容有很多不想要的部分,就得反复修改,反向约束能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

1.2 提高效率:一次生成的内容更符合要求,不用花太多时间在筛选和调整上。

  1. 避免错误引导

1.1 防止 AI 误解:有些主题容易让 AI 产生歧义,反向约束能明确边界,避免 AI 往错误的方向生成内容。

1.2 保证内容质量:排除错误、过时或不合适的信息,让生成的内容更可靠。

二、反向约束的核心作用

  1. 划定内容边界

1.1 明确范围:告诉 AI 哪些内容在范围之外,比如写 Python 技术文档时,说明不涉及 Java 的相关内容。

1.2 避免扩展:防止 AI 在生成内容时过度扩展到其他不相关的领域。

  1. 规范内容风格

1.1 限定语气:比如要求生成的内容不用口语化表达,不出现网络流行语。

1.2 统一格式:说明不想要的格式,如不要使用表格,只用列表呈现。

  1. 排除错误信息

1.1 剔除过时内容:比如写关于新版本软件的文档时,说明不包含旧版本的功能介绍。

1.2 避免错误观点:对于有争议的技术点,明确不想要某一方的片面观点。

三、反向约束的适用场景

3.1 技术文档生成

  1. 功能说明文档

1.1 不想要的输出:不相关的功能对比、过于复杂的原理讲解。

1.2 示例:生成 XX 功能说明文档,不包含与其他类似功能的对比,不深入讲解底层实现原理。

  1. 操作手册

1.1 不想要的输出:冗余的背景介绍、不切实际的操作假设。

1.2 示例:生成 XX 设备操作手册,不包含过多的设备研发背景,不出现假设性的操作场景。

3.2 方案撰写

  1. 技术方案

1.1 不想要的输出:模糊的技术概念、不可行的实施步骤。

1.2 示例:撰写 XX 项目技术方案,不出现模糊不清的技术术语解释,不包含明显不可行的实施步骤。

  1. 推广方案

1.1 不想要的输出:夸大的效果描述、与目标用户无关的推广渠道。

1.2 示例:撰写 XX 软件推广方案,不使用夸大其词的效果描述,不涉及老年用户不常用的推广渠道。

3.3 问题解答

  1. 技术问题

1.1 不想要的输出:不相关的技术知识点、复杂的代码示例。

1.2 示例:解答 “如何解决 Python 列表索引错误”,不涉及其他编程语言的知识点,不提供过于复杂的代码示例。

  1. 产品问题

1.1 不想要的输出:产品的负面评价、其他品牌的产品介绍。

1.2 示例:解答 “XX 手机如何连接 WiFi”,不包含对该手机的负面评价,不介绍其他品牌手机的连接方法。

四、描述 “不想要的输出” 的基础方法

4.1 直接否定法

  1. 基本形式:直接使用 “不”“不要”“禁止” 等词汇,明确指出不想要的内容。
  1. 示例:

1.1 生成 XX 报告,不要使用图表。

1.2 撰写 XX 文章,不出现个人主观评价。

4.2 排除范围法

  1. 基本形式:明确指出需要排除的范围,让 AI 知道哪些内容不在考虑之内。
  1. 示例:

1.1 生成关于电脑硬件的介绍,排除笔记本电脑的内容。

1.2 撰写关于夏季旅游的攻略,不包含国外旅游景点。

4.3 限定条件法

  1. 基本形式:通过设定条件,间接排除不想要的内容。
  1. 示例:

1.1 生成 XX 技术的讲解,只针对初学者,不包含高级开发技巧(通过限定 “初学者”,排除 “高级开发技巧”)。

1.2 撰写 XX 产品的使用指南,针对家庭用户,不涉及企业级应用场景(通过限定 “家庭用户”,排除 “企业级应用场景”)。

五、反向约束的具体表达方式

5.1 内容层面

  1. 排除特定主题

1.1 表达方式:“不涉及 XX 主题”“不包含 XX 方面的内容”。

1.2 示例:生成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不涉及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1. 避免特定案例

1.1 表达方式:“不要使用 XX 案例”“不举例说明 XX 情况”。

1.2 示例:讲解市场营销策略,不要使用快消品行业的案例。

  1. 剔除特定数据

1.1 表达方式:“不引用 XX 数据”“不包含 XX 统计信息”。

1.2 示例:撰写关于经济发展的分析,不引用五年前的经济数据。

5.2 风格层面

  1. 限定语言风格

1.1 表达方式:“不用 XX 风格的语言”“不采用 XX 语气”。

1.2 示例:生成学术论文摘要,不用口语化的语言。

  1. 规范用词习惯

1.1 表达方式:“不使用 XX 词汇”“避免 XX 表达方式”。

1.2 示例:撰写面向儿童的科普文章,不使用专业术语。

5.3 格式层面

  1. 排除特定格式

1.1 表达方式:“不使用 XX 格式”“不要以 XX 形式呈现”。

1.2 示例:生成会议纪要,不使用分点列表的格式。

  1. 限制长度要求

1.1 表达方式:“不超过 XX 字”“不要过于简短”(这里 “不要过于简短” 是反向约束不想要 “过短” 的输出)。

1.2 示例:回答该问题,不超过 200 字。

六、反向约束的常见误区

6.1 约束过于模糊

  1. 表现:只说 “不想要不好的内容”“不要错误的信息”,但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 “不好的”“错误的”。
  1. 危害:AI 无法理解具体的约束,生成的内容可能还是会包含不想要的部分。
  1. 避免方法:明确指出不想要的具体内容,比如 “不要包含与主题无关的案例”“不出现计算错误的数据”。

6.2 约束相互矛盾

  1. 表现:同时提出的反向约束之间存在冲突,比如 “生成详细的操作步骤,不要超过 5 步”,“详细” 和 “不超过 5 步” 可能相互矛盾。
  1. 危害:AI 难以同时满足相互矛盾的约束,导致生成的内容不符合预期。
  1. 避免方法:在设定反向约束时,检查是否存在矛盾,确保约束之间逻辑一致。

6.3 约束过于严格

  1. 表现:设置过多或过于细致的反向约束,限制了 AI 的发挥空间。
  1. 危害:AI 生成的内容可能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和丰富性。
  1. 避免方法:只针对关键的、必须排除的内容设置反向约束,给 AI 一定的创作空间。

七、不同 AI 工具中反向约束的应用技巧

7.1 ChatGPT 中的反向约束

  1. 简洁明确

1.1 技巧: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反向约束,避免冗长复杂的描述。

1.2 示例:“写一篇关于机器学习的文章,不聊深度学习。”

  1. 逐步调整

1.1 技巧:如果第一次生成的内容不符合反向约束要求,可在后续对话中进一步明确约束。

1.2 示例:第一次提示 “生成 XX 报告,不要用图表”,若生成的报告仍有图表,可接着说 “报告中不要出现任何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

7.2 文心一言中的反向约束

  1. 结合正面描述

1.1 技巧:在使用反向约束的同时,配合正面描述,让 AI 更清楚需求。

1.2 示例:“生成一篇介绍北京景点的文章,重点讲故宫和长城,不提到颐和园和圆明园。”

  1. 明确范围边界

1.1 技巧:对于可能存在歧义的反向约束,明确范围边界。

1.2 示例:“写一篇关于手机摄影的技巧,不涉及专业摄影设备的使用,这里的专业摄影设备指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

7.3 其他 AI 工具中的反向约束

  1. 参考工具特点

1.1 技巧:不同 AI 工具对反向约束的理解能力不同,要根据工具特点调整表达方式。

1.2 示例:某工具对 “不” 的敏感度较低,可使用 “禁止”“排除” 等更强的词汇。

  1. 测试与调整

1.1 技巧:先进行小范围测试,观察工具对反向约束的响应,再根据结果调整约束方式。

1.2 示例:先用简单的反向约束测试工具,若效果不佳,再优化约束的表述。

八、反向约束与正向引导的结合使用

8.1 先正向引导,后反向约束

  1. 适用场景:当需要 AI 先明确核心内容方向,再排除不想要的部分时使用。
  1. 示例:

1.1 正向引导:“生成一篇介绍 Python 基础语法的文章,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

1.2 反向约束:“不包含函数和类的内容,不用复杂的代码示例。”

8.2 先反向约束,后正向引导

  1. 适用场景:当存在很多需要排除的内容,先明确边界再引导 AI 生成核心内容时使用。
  1. 示例:

1.1 反向约束:“写一篇关于健身的文章,不涉及健身补剂,不推荐具体的健身机构。”

1.2 正向引导:“重点介绍居家健身的动作和注意事项。”

8.3 交替使用

  1. 适用场景:对于复杂的内容生成,交替使用正向引导和反向约束,逐步完善内容。
  1. 示例:

1.1 正向引导:“生成一份关于产品运营的方案,包含用户增长策略。”

1.2 反向约束:“不使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策略。”

1.3 正向引导:“补充用户留存的具体方法。”

1.4 反向约束:“不要包含过于抽象的理论,要具体可操作。”

九、反向约束的实例分析

9.1 技术文档生成实例

  1. 需求:生成一份关于 “MySQL 数据库备份方法” 的技术文档,要求简洁实用,针对新手。
  1. 反向约束设计:

1.1 不包含 MySQL 数据库的安装和卸载步骤。

1.2 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数据库术语,如 “主从复制”“事务日志” 等。

1.3 不涉及复杂的脚本编写,只介绍简单的命令操作。

  1. 效果:AI 生成的文档聚焦于新手能快速掌握的简单备份命令,没有多余的无关内容,符合需求。

9.2 方案撰写实例

  1. 需求:撰写一份 “小型企业网络搭建方案”,预算有限,注重实用性。
  1. 反向约束设计:

1.1 不推荐价格超过 5000 元的网络设备。

1.2 不要包含复杂的网络安全配置,只介绍基础的防护措施。

1.3 不涉及云服务相关内容,只考虑本地网络搭建。

  1. 效果:生成的方案推荐的设备价格适中,网络配置简单易懂,符合小型企业预算有限、注重实用的需求。

9.3 问题解答实例

  1. 需求:解答 “如何用 Excel 制作简单的工资表”,面向办公室新手。
  1. 反向约束设计:

1.1 不使用 Excel 中的宏和函数嵌套。

1.2 不要介绍过于复杂的格式设置,如条件格式、数据透视表等。

1.3 不涉及工资计算的税法知识,只讲表格制作步骤。

  1. 效果:解答内容步骤简单,只用了基础的 Excel 操作,新手能轻松理解和操作。

十、提高反向约束有效性的训练方法

10.1 明确需求练习

  1. 方法:针对不同的生成任务,先列出具体的需求,再根据需求确定不想要的输出。
  1. 示例:任务是 “生成一份考研英语复习计划”,需求是 “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为期 3 个月”,不想要的输出包括 “过于密集的学习安排”“涉及专业英语的内容”。

10.2 反向约束表述练习

  1. 方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述相同的反向约束,比较哪种方式更有效。
  1. 示例:同样是 “不想要复杂的代码示例”,可以表述为 “代码示例要简单”“不要复杂的代码示例”“代码示例避免使用多层嵌套”,通过实践看哪种表述 AI 理解得更准确。

10.3 案例分析练习

  1. 方法:分析优秀的反向约束案例,总结其特点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
  1. 示例:分析别人在生成技术文档时使用的反向约束,学习他们是如何精准排除不想要的内容的。

十一、反向约束在技术领域的特殊应用

11.1 代码生成中的反向约束

  1. 排除特定语法

1.1 表达方式:“生成的代码不使用 XX 语法”“不要用 XX 函数”。

1.2 示例:生成 Python 代码实现求和功能,不使用 lambda 表达式。

  1. 避免错误写法

1.1 表达方式:“代码中不要出现 XX 错误写法”“不包含可能导致 XX 问题的代码”。

1.2 示例:生成 Java 代码连接数据库,不要出现 SQL 注入漏洞的代码写法。

11.2 技术方案评审中的反向约束

  1. 排除不可行建议

1.1 表达方式:“评审意见中不包含 XX 不可行的建议”“不要提出需要 XX 资源的修改方案”。

1.2 示例:评审 XX 项目技术方案,不包含需要额外招聘 10 名开发人员才能实现的建议。

  1. 避免无关评价

1.1 表达方式:“评审内容不涉及 XX 方面的评价”“不要对 XX 部分发表意见”。

1.2 示例:评审软件界面设计方案,不涉及对软件功能的评价。

十二、反向约束的扩展应用

12.1 内容编辑中的反向约束

  1. 修改现有内容

1.1 表达方式:“修改这篇文章,删除 XX 部分”“调整内容,去掉 XX 表述”。

1.2 示例:修改一篇产品介绍文章,删除关于产品缺点的描述。

  1. 优化内容结构

1.1 表达方式:“优化文章结构,不采用 XX 段落安排”“调整内容顺序,不要把 XX 部分放在开头”。

1.2 示例:优化一篇技术博客的结构,不要把结论部分放在开头。

12.2 创意生成中的反向约束

  1. 限定创意范围

1.1 表达方式:“brainstorm 关于 XX 的创意,不包含 XX 方向”“提出 XX 方案的改进建议,不要涉及 XX 方面”。

1.2 示例: brainstorm 关于环保包装的创意,不包含塑料材质的方案。

  1. 排除常见想法

1.1 表达方式:“提出 XX 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用 XX 常见方法”“思考 XX 活动的策划方案,不包含传统的线下活动形式。

十三、反向约束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13.1 课件制作中的反向约束

  1. 内容筛选

1.1 表达方式:“制作 XX 课程的课件,不包含 XX 难度的知识点”“课件内容不要涉及 XX 无关案例”。

1.2 示例:制作初中数学课件,不包含高中阶段的数学公式,不要涉及与数学无关的生活案例。

  1. 呈现方式

1.1 表达方式:“课件不使用 XX 字体”“不要用过多的动画效果”。

1.2 示例:制作给老年学员的计算机基础课件,不使用小于 16 号的字体,不要用过多闪烁的动画效果。

13.2 试题生成中的反向约束

  1. 难度控制

1.1 表达方式:“生成 XX 学科的试题,不出现 XX 难度的题目”“试题不要包含超纲的知识点”。

1.2 示例:生成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不出现四年级的生字词题目,不要包含超出教学大纲的阅读理解材料。

  1. 题型限制

1.1 表达方式:“本次试题不采用 XX 题型”“不要有需要复杂计算的题目”。

1.2 示例:生成英语入门测试题,不采用听力题型,不要有需要复杂语法分析的题目。

十四、反向约束在数据分析报告中的应用

14.1 数据筛选的反向约束

  1. 排除无效数据

1.1 表达方式:“分析 XX 数据时,不包含 XX 时间段的数据”“报告中不要采用 XX 来源的不可靠数据”。

1.2 示例:分析 2025 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不包含 2024 年 12 月的数据,不要采用没有经过验证的用户反馈数据。

  1. 避免重复数据

1.1 表达方式:“整理数据报告时,不重复呈现 XX 指标的数据”“不要在不同章节出现相同的图表数据”。

1.2 示例: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不重复呈现各地区的市场份额数据,不要在 “市场规模” 和 “竞争格局” 章节出现相同的柱状图数据。

14.2 分析结论的反向约束

  1. 排除片面结论

1.1 表达方式:“数据分析结论不基于单一指标得出”“不要仅根据 XX 数据就得出 XX 结论”。

1.2 示例:分析产品满意度时,结论不基于单一的用户评分指标得出,不要仅根据线上销量数据就得出产品受欢迎的结论。

  1. 避免绝对化表述

1.1 表达方式:“报告中的结论不使用 XX 绝对化词汇”“不要出现‘一定’‘必然’等过于绝对的表述”。

1.2 示例:撰写行业趋势分析报告,结论中不使用 “必定会”“绝对会” 等词汇,不要出现 “该行业一定能在明年实现翻倍增长” 这样的表述。

十五、反向约束在法律文书起草中的应用

15.1 条款内容的反向约束

  1. 排除模糊表述

1.1 表达方式:“合同条款中不出现 XX 模糊词汇”“不要使用‘可能’‘大概’等不明确的表述”。

1.2 示例:起草租赁合同,条款中不出现 “大约”“左右” 等模糊词汇,不要使用 “租金可能在每月 5000 元上下” 这样的表述。

  1. 避免无效条款

1.1 表达方式:“法律文书中不包含 XX 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不要加入与现行法律冲突的内容”。

1.2 示例:起草劳动合同,不包含 “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 这种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不要加入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的内容。

15.2 文书格式的反向约束

  1. 排除不规范格式

1.1 表达方式:“法律文书不采用 XX 不规范的格式”“不要使用不符合司法机关要求的字体和间距”。

1.2 示例:起草起诉状,不采用随意的段落排版格式,不要使用不符合法院要求的小四号以下字体和过窄的行间距。

  1. 避免冗余内容

1.1 表达方式:“文书中不包含 XX 与案件无关的内容”“不要加入过多的情感描述和无关的事实陈述”。

1.2 示例:起草民事上诉状,不包含与案件无关的当事人过往经历,不要加入过多的个人情绪描述和与上诉请求无关的事实陈述。

十六、反向约束在医学资料整理中的应用

16.1 病例记录的反向约束

  1. 排除无关信息

1.1 表达方式:“病例记录中不包含患者的 XX 非医疗信息”“不要记录与病情无关的个人隐私内容”。

1.2 示例:整理住院病例,记录中不包含患者的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非医疗信息,不要记录与病情无关的家庭矛盾等个人隐私内容。

  1. 避免不规范表述

1.1 表达方式:“病例中的诊断描述不使用 XX 口语化词汇”“不要出现不专业的医学俗称”。

1.2 示例:书写病例诊断,描述中不使用 “拉肚子”“嗓子疼” 等口语化词汇,不要出现 “羊角风” 这种不专业的医学俗称。

16.2 医学研究报告的反向约束

  1. 排除无效样本数据

1.1 表达方式:“研究报告中不采用 XX 不符合标准的样本数据”“不要使用未通过伦理审查的实验数据”。

1.2 示例:撰写药物疗效研究报告,不采用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样本数据,不要使用未通过医学伦理审查的实验数据。

  1. 避免夸大结论

1.1 表达方式:“研究结论不夸大药物的 XX 疗效”“不要使用‘治愈所有患者’等不符合实际的表述”。

1.2 示例:发表关于新疗法的研究报告,结论中不夸大该疗法对重症患者的疗效,不要使用 “该疗法能治愈所有同类疾病患者” 这样的表述。

### 软件开发中的反向提示词概念 在软件开发领域,“反向提示词”的概念通常与自然语言处理(NLP)、大型语言模型(LLMs)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密切相关。虽然传统意义上的“Software 1.0”是由人类程序员书写的显式代码[^1],但在“Software 2.0”时代,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技术逐渐成为核心工具[^3]。因此,在涉及生成式AI的工作流中,反向提示词是一种用于优化输入到这些系统的机制。 #### 反向提示词定义 反向提示词是指一种特殊的输入设计方式,旨在引导生成模型(如GPT系列或其他大语言模型)产生更精确的结果。其基本原理是对目标输出进行逆向工程,从而调整输入以匹配期望的行为模式。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高度定制化或特定风格的内容生成场景。 #### 使用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反向提示词使用技巧: 1. **明确指定上下文** 提供清晰的背景描述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需求。例如,如果希望生成一段关于某个主题的技术文档,则可以在提示语句前加入详细的说明信息。 ```plaintext Write an article about blockchain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enior developer. ``` 2. **采用对比策略** 当存在多个可能解释时,可以通过列举不想要的结果来缩小范围。这种做法类似于排除法,能够有效提升最终产物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plaintext Generate examples of secure coding practices but avoid mentioning SQL injection vulnerabilities since those were already covered earlier. ``` 3. **利用角色扮演框架** 借助虚拟身份设定可以让对话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也便于控制语气和表达形式。 ```plaintext Pretend you're an experienced cybersecurity expert giving advice on 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online. ``` 4. **引入约束条件** 对于复杂任务而言,适当增加限制条款有助于获得更为聚焦的回答内容。 ```python Create pseudocode for sorting algorithms under these constraints: time complexity must be O(n log n), no additional memory usage allowed beyond input array size. ``` 5. **迭代改进过程** 初次尝试未必总能达成理想效果,此时应反复试验不同的表述组合直至满意为止。每次修改均需基于上一轮反馈作出针对性调整。 #### 示例演示 假设我们正在构建一款聊天机器人,并希望通过反向提示词提高问答质量。下面展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初始版本: ```plaintext What is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 经过多次测试发现返回的信息不够深入全面,于是改写成如下样式: ```plaintext Explai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concepts including inheritance, polymorphism, encapsulation, and abstraction using real-world analogies suitable for beginners while avoiding overly simplistic definitions like 'blueprint' or 'cookie cutter'. ``` 这样不仅明确了受众群体特征还特别强调了避免重复常见比喻的重要性,从而使整体呈现更具教育意义。 --- ### 结论 随着“Software 2.0”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开发者开始探索如何高效运用新兴技术手段辅助日常工作流程。其中掌握好反向提示词这项技能无疑将成为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