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滴课堂22年新版互联网大厂前端高频面试题(5)~持续更新中


前言

小滴课堂,旨在让编程不在难学,让技术与生活更加有趣。 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在线教育技术越来越便捷,小滴课堂依托在线教育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便利,为广大IT从业者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学习交流途径、提供大量高质量的IT在线课程。更多教程请访问xdclass.net(添加VX:xdclass99)

一、你知道JS中的作用域和作用域链是什么吗?

回答

(一)思路

1、作用域

  • 可访问变量,对象,函数的集合

2、分类

(1)全局作用域

  • 全局变量定义在函数外部,具有全局作⽤域

(2)函数作用域(局部作用域)

  • 局部变量定义在函数内部,具有局部作⽤域

(3)块级作域(ES6的let、const)

  • 在 {} 中使⽤ES6的let、const⽅式声明,具有块级作用域

3、代码示例

function A() {
 var a = 'a函数变量';
 function B() {
 var b = 'b函数变量';
 }
 B();
}
var c = '全局变量'; A();

4、图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连环问

执行上下文和作用域有什么区别?

函数定义时,作用域就已经确认了,每次函数调用时与变量的访问有关, 并且每次调用都是独立的而执⾏上下文主要是关键字this的值,这个是由函数运⾏时决定的,简单来说就是谁调用此函数,this就指向谁

二、你知道setState是同步还是异步吗?

回答

(一)思路

1、setState既可以是异步也可以是同步的,在不同的场景下表现不同

(1)异步

  • 合成事件(onClick、onChange)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class Test extends Component {
 state = { xd: 0 };
 handleClick = () => {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
 render() {
 return <div onClick={this.handleClick}>{`点击次数:
${this.state.xd}`}</div>;
 } }
export default Test;
  • 生命周期函数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

2、同步

(1)原生事件

handleClick = () => {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
componentDidMount() {
 document.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handleClick);
}

(2)setTimeout函数

componentDidMount() {
 setTimeout(() => {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 1000);
}

3、setState的批量更新(异步)

class Test extends Component {
 state = { xd: 0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setTimeout(() => {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this.setState({ xd: this.state.xd + 1 });
 console.log(this.state.xd);
 }, 1000);
 }
 render() {
 return <div>{this.state.xd}</div>;
 }
}

三、你知道浏览器输入url后经历了哪些流程吗?

回答

(一)思路

1、浏览器输入⼀个url到用户看到结果,中间经过哪些流程

 1、浏览器输入url, 解析url地址是否合法
  2、浏览器检查是否有缓存, 如果有直接显示。如果没有跳到第三步
  3、在发送http请求前,需要域名解析(DNS解析),解析获取对应过的ip地址
  4、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tcp链接,完成tcp三次握手
  5、握手成功后,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6、服务器收到处理的请求,将数据返回至浏览器
  7、浏览器收到http响应
  
  8、四次挥手(TCP)
  9、浏览器解析响应。如果响应可以缓存,则存入缓存
  10、浏览器进行页面渲染

2、浏览器页面渲染

浏览器获取HTML⽂件,然后对文件进⾏解析,形成DOM Tree

与此同时,进行CSS解析,⽣成CSS Tree

接着将DOM Tree与CSS Tree合成为 Render Tree

接着进入布局(Layout)阶段,也就是为每个节点分配⼀个应出现在屏幕上的确切坐标

随后调⽤GPU进行绘制(Paint),遍历Render Tree的节点,并将元素呈现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你知道如何进行CSS移动端的适配吗?

回答

(一)思路

1、实现

  • 第⼀步设置页面视口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no,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2、第⼆步配置rem单位

(1)安装postcss-pxtorem,⾃动将 px 转换成 rem 单位的插件

cnpm install postcss-pxtorem@5.1.1 -S
  • 安装amfe-flexible,自动检测当前设备屏幕宽度serveWidth,设置html里面的font-szie为serveWidth/10

    cnpm install amfe-flexible -S
    
  • 文件配置

// vue.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css: {
 loaderOptions: {
 postcss: {
 plugins: [
 require('postcss-pxtorem')({ rootValue: 37.5, propList: ['*'] }),
 ],
 },
 },
 },
};
// main.js
import 'amfe-flexible';

五、前端高级面试题讲述你对于函数柯里化的理解

回答

⼀般面试官的考察函数柯里化的套路基本⼀致,首先问你是否熟悉ES6的箭头函数,然后套路就开始了,先出⼀个箭头函数的题目给你转换会普通函数如下

请把这个箭头函数转换回普通函数 var A=(a)=>(b)=>{return a+b}

转换后的结果:

var A = function (a) {
 return function (b) {
return a+ b
 }
 }

如果这个转换都不会,那这道题基本结束了,证明你ES6箭头函数不过关

如果转换成功之后会继续考察见过这种写法吗?

没错,这个就是⾼阶函数的⼀种特殊写法,函数柯里化

调用时这样条用A(参数⼀)(参数二)

接下来继续问这种函数柯里化的写法跟我们平时传两个参数A(参数⼀,参数⼆)有什么不同,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有:参数复用,提前预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最大的好处就是解耦逻辑,让逻辑更清晰

注意:这题⼀般是⾼级前端⾯试考察⽐较多,要求你对

ES6熟悉和对解耦的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求你熟悉函数式编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