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研究报告58座城市“低空战力”的系统盘点

  

     1

1.  研究背景  2

1.1  低空经济概述   2

1.2  低空经济产业链   3

1.3  低空经济的国家战略价值   4

1.4   城市发展指数的现实意义   5

2.  研究方法  6

2.1   指标体系与权重设计  6

2.1.1  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指标来源   6

2.1.2  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指标权重   6

2.2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8

2.2.1   低空经济数据收集与整理  8

2.2.2   低空经济数据处理与测算  9

3.  研究结论  10

3.1   城市低空经济发展综合测评   10

3.1.1   低空经济技术创新活力测评分析   11

3.1.2   低空经济市场开拓潜力测评分析   12

3.1.3   低空经济生态协同能力测评分析   13

3.1.4  低空经济政策赋能效力测评分析   15

3.2  低空经济城市发展的特征  15

3.2.1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态势明显   15

3.2.2  标准建设正在加速,但国际参与不足   17

3.2.3   制度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驱动生态能力跃升  18

3.2.4   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与产业短板存在结构性矛盾   18

3.2.5  政策制度引领与全链覆盖驱动产业生态构建  19

3.2.6   应用场景驱动低空经济制度创新   20

3.3   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案例   20

3.3.1    深圳市—— “政策全链覆盖型   20

3.3.2    北京市—— “聚合生态协同型   21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 建设的重要引擎。党中央在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写入中央文件,凸显其国家战略价值。《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 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低空经济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发展低空经济 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话语权、保障 国家空域安全、服务民生需求的战略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最新发布的《2025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 (LCDI)    究报告》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对我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 平进行了系统评估。该研究创新性地从技术创新活力、市场开拓潜力、生态协同 能力和政策赋能效力四个维度出发,设置了包含36项三级指标的LCDI 评价体 系,全面刻画了各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态势。

评估结果显示,深圳市以90.0分的综合得分拔得头筹,其在政策赋能(95.3   分)和生态协同(92.3分)两个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北京市(85.8分)和成都市    (85.5分)分列二、三位。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团队提炼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   展的多项典型特征:首先,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显著;其次,标准体系建设虽加   速推进但国际参与度不足;再次,基础设施超前布局与产业配套不足的结构性矛   盾日益凸显;以及政策创新与场景应用呈现出良性互动的促进关系等。报告特别   选取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北京市的"创新主导型"   模式、杭州市的"需求反哺型”模式以及成都市的”链合试点型"模式等。这些典型   案例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多元路径,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基于研究成果,报告提出四大政策建议:首先,实施全产业链支持策略,政 府牵引完善市场化支持,全面提升产业协同生态效能;其次,建立技术创新与市 场拓展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应用场景反哺研发创新;再次,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 与智能化升级,构建”核心枢纽+基层站点"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最后,健全政策 法规保障低空经济技术基建的安全底座,以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为中心优化空域 动态管理机制。这些建议将为各级政府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将 有力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 研究背景

1.1低空经济概述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依托低空空域和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 动,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涵盖了从飞行器设计制造到 飞行服务、数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还广泛涉及无人机、电动垂直 起降飞行器(eVTOL)  直升机等多种航空产品的应用。这些产品与技术在农业、 物流、交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并催生了全新的经济模式。

低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 维护等环节,每一环节的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都会直接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极为复杂,从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到eVTOL 在城 市空中出行领域的探索,再到直升机在紧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都显示了低空经 济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低空经济的使用主体多元化,涉及国家政 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主体,各方的协作和互动成为低空经济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低空经济的广泛应用正在各个行业中带来深远的变革,特别是在农业、物流、 交通、应急救援、文化旅游和安全监控等领域。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 农药喷洒、植保监测和精准农业的效率,推动了农业智能化发展。在物流领域, 低空物流(如无人机物流和空中货运)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尤其在城 市和乡村的配送中,解决了地面交通压力,为未来的城市物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 案。在交通领域,eVTOL  等新型空中出行工具的出现,为城市提供了更高效的 交通选择,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拥堵。在应急救援方面,低空飞行器可以快速进入 灾区,提高救援效率,拓展了救援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此外,低空飞行器在文 化旅游中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观光体验,也在城市安全管理中,助力交通监控和 边境防控等工作,提升了社会安全保障能力。总体来看,低空经济的应用不仅促 进了各行业的创新和效率提升,还推动了城市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成为 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1.2低空经济产业链

图1-1低空经济产业链整体框架

研究工作组在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通行产 业链划分标准,对低空经济产业链进行了划分,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涵盖了从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见图1-1)。上游主要聚 焦核心零部件及支持系统,涉及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涵 盖了3376家企事业单位。中游则集中在装备制造与配套服务,涉及无人机系统、 总装制造、地面保障等环节,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核心支撑,参与单位多达18348 家。下游则围绕低空物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展开,涵盖 116家企事业单位,推动低空经济的应用落地并拓展市场。整体来看,低空经济 产业链汇聚了21372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以中游制造为枢纽、上游技术为基石、 下游应用为延伸的协同发展格局。

1.3低空经济的国家战略价值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家规划和政策文件中多次被 提及,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2024—2030年)》以及相关文件中得到了明确的支持,尤其是二十届三中全 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明确“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也是中共中央历次全会的决定中,首次写入 “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技术创新驱动和跨行业融合特性, 逐渐成为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体现出多方面的战略价值。

首先,低空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在通过整合无人机、通用航空、 智慧物流等多元化产业形态,逐步催生出万亿级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2023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居全球首位,而通用航空产业 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突破万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 经济正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生态,带动了无人机、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 行器)、空中物流、智慧农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新 质生产力”,意在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低 空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能够为国家创造新的经济增 长点,提升整体经济结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其次,低空经济对于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低空经济的 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制造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持, 尤其是在无人机和eVTOL 等飞行器的研发需求上,推动了航空材料、精密制造、 飞行控制、动力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革新。以无人机为例,其精密的飞 行控制技术和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要求制造商在材料科学、动力学、导航系统等 方面不断创新,倒逼相关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同时,低空经济还促进了人 工智能、大数据、5G 通信等技术的应用,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激发了智能 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第三,低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竞争力。低空经济不 仅是国内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赛道。我国在低空经济领 域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特别是在无人机和eVTOL 等新型飞行器的研发和应用 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以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为例,这一自主研发 的飞行器标志着我国在低空交通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并在全球低空经济中占据了先发优势。此外,低空经济还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航空制造等  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提升。

最后,低空经济在社会效益和国家安全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低空经 济为应急救援、城市交通、农业植保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在应急救援 领域,无人机可迅速进入灾区,尤其是在交通中断的区域,可以快速获取灾害信 息并提供紧急物资投送,从而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范围。低空飞行器在 农业植保中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农药喷洒的精确度和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的智 能化。此外,低空经济的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也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无人机、eVTOL 等新型飞行器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低空空域的安全,避  免飞行器与其他飞行器或建筑物发生碰撞,已经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 国家对低空经济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已经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 以确保低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4城市发展指数的现实意义

城市作为低空经济落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指数的评价具有深远的现 实意义。通过建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可以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准的 决策依据,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城市发展指数有助于识别区域发展潜力与短板。通过对城市的企业数  量、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适配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准确定位城市在低空经济  中的优势与薄弱环节。例如,深圳作为无人机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在技术创新  和产业集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而某些中西部城市则面临着机场建设滞后的问题。 通过城市发展指数,能够为不同城市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推动各地根据自身  特点实现低空经济的高效发展。

其次,评价结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与政策引导。城市发展指数为政府提供了 精准的政策调整依据,帮助地方政府合理分配财政支持。例如,河南省拥有丰富 的空域资源,但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刺激市场需求;而部分城 市则面临空域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空域管理试点,释放产业链潜力。 这种基于城市发展指数的政策引导,有助于各地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空经济产 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另外,城市发展指数还可以促进区域协同与产业链整合。通过对各地发展情况的评估,可以揭示区域间的协作机会。例如,长三角地区可以通过共享低空物 流网络,提高跨区域物流效率,而西三角(如成都、西安)则可以依托科研优势, 聚焦空管技术研发。区域协同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推动产业链上下 游的整合,促进低空经济的集群式发展。

2. 研究方法

2.1指标体系与权重设计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密集的特点,其 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多个部门与领域。它不仅涵盖 传统通用航空业态,还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 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赋能,与更广泛的经济社会活动深度整合。构建低空经济城 市发展指数 (LCDI,Low-altitude  Economy  City  Development  Index) 旨在衡量 一个地区相关技术、企业、管理和制度得以创新发展的能力,客观评价我国主要 城市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引导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低空经 济高质量发展。

2.1.1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指标来源

为全面衡量低空经济的城市发展水平,本研究从技术、市场、生态和政策四 个关键维度出发,构建了LCDI 指标体系。技术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 力,市场开拓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协同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政策赋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外部支撑。基于此,按照体系科学、指标可测、差异 可比和动态导向的设计原则,构成由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6项三级 指标构成的LCDI 指标体系。

2.1.2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指标权重

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的得分及排名基于四项一级指标得分的加权求和,由 专家打分赋予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又下设各二级指标——技术创新活力包括包含 产业创新强基度、技术创新优质度;市场开拓潜力包括包含市场规模广域度、市场增量驱动度;生态协同能力包括产业链条匹配度、基础设施适配度;政策赋能 效力包括政策体系健全度、产业政策覆盖度和政策工具使用度。二级权重和三级 权重参考层次分析法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确定。它通过构 建判别矩阵,多专家群体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将主观判断客观量化。这个过程 包括:建立判别矩阵以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比较;执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以 确保判断的合理性;最后,计算并排序组合权重以完成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具 体权重分布如下:

表2-1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 (LCDI)   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权重)

三级指标(方案层)

三级权重

技术创新活力

(0.25)

产业创新强基度

(0.50)

低空经济企业总量

0.24

规模以上低空经济企业数量

0.38

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单位数量

0.18

低空经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数量

0.21

技术创新优质度

(0.50)

获得科技荣誉的企业比例

0.38

拥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事业单位数量

0.08

获得国标/行标企业比例

0.40

获得国家立项项目数量

0.11

获得省级立项项目数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奋进学堂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