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项目总结经验

在知乎这个码农占了半壁江山的地方,说一个苦哈哈的制造业失败项目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听。不过对我来说,认真反思这个耗时近两年却没有任何结果的项目,这事儿早该做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自己以后能更成熟。 


 电子纸项目,我只是团队一员,算比较重要的一员吧。电子纸就是几年前火得一塌糊涂的电纸书屏幕,电纸书就是外观有点像iPad但实际完全不一样的东西,kindle的模仿品。  可能会有一些人知道的Bambook就是我们的最终成品之一(注意我只是指硬件这部分,而且2010年Bambook刚出来的时候使用的仍然是E-ink的电子纸,后来到2011年才开始使用我们的电子纸, Bambook的软件部分应该是盛大自己做的,可以去咨询一下 @贺师俊 ,前Bambook开发团队成员)。如果将Bambook的制作全流程分为上中下游的话,上游负责生产电子墨水,中游负责用墨水和其他膜类材料生产电子纸屏幕,下游负责屏幕和其他元器件组装成电纸书。我是负责中游的,也算是核心技术了。因为除了配方和电子纸屏幕的批量生产外,其他工序都是电子行业标准化流程化的东西,可以外包的。换句话说,电纸书的新技术都在屏幕上,其他技术相对成熟了。  当然到现在为止,这个项目仍在继续,不能说已经完全失败,只是离当初的期望,已经去了不只十万八千里了。  


 1、背景 


 缘起于当时答主所在公司A和创业公司B的合作。  麻省理工学院下属E-ink公司(后来被台湾元太科技收购了)是电纸书的始作俑者,其所研发的电子纸,与普通纸张十分相似,代表了业内最高水准:超长待机(20天以上)、低功耗不伤眼、全视角、无辐射。E-ink公司前高层B-1回国创立了公司B,并得到了软银、富士康(背后的鸿海)的投资,进行核心技术(电子纸配方)开发,并与我所在A公司达成了加工合作协议,我们帮他从配方转换为产品。  当时是2011年中,我毕业一年,毕业两年半之后我离开转行。还记得汉王吗?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电纸书。依靠这个噱头,2010年年底,汉王股票价格超过150元。刚刚顺手查了一下,现在是20.71,向2010年买汉王股票的同志默哀。 


 2、任务 


 整个项目的任务是:生产出性能达到并超过E-ink电子纸的屏幕。性能的一些关键指标是屏幕尺寸,厚度,反应时间,对比度,白度等。  


 3、项目运作方式 

由B公司主导,B公司进行实验室配方合成,并提出实验和生产需求;我A公司进行工艺实验、批量生产屏幕及屏幕裁剪和检测,并将屏幕成品送回B公司。B公司将屏幕外发与其他模块进行组装成为电纸书。   


 我被赋予的任务是:在我公司内部协调生产时间、调度生产人员、改进生产工艺、品质监控、后期还包括采购生产原材料、改进并购置生产仪器(有一个仪器工程师一起负责,我提要求他负责采购),给生产线制定操作规程、作业标准(后期补充了一个新来的品质工程师负责,不过没几个月我就离职了)、计算加工费(开始我们是合作,后来随着高层策略改变,成为我们帮他们加工,所以我们要向B公司收加工费,卧槽这™是人干事?)  我的职位是:工艺工程师兼项目工程师(本来是负责我们部门自己产品的工艺改进的,但负责电子纸项目后实际上承担的是项目经理的职责了) 

 

 4、当时面临的问题  

市场突然遭遇寒冬:实际上从2011年5月开始,坐拥电纸书行业第一把交椅的汉王科技遭遇销量和价格同时的“滑铁卢”:销量我拿不到准确的数据;电纸书在2010年价格是3000多元,低端产品也要接近2000,到2011年新一代bambook出来,定价是499。个中缘由到现在也没有人真正搞清楚,有人说是iPad影响,可是iPad卖得最火的米国kindle销量一样高歌猛进;有人说是汉王前几年的礼品宣传透支了市场;有人说是中国人就是不爱读书;有人说是国内书城体验太烂内容品味太low;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参与者没有那么悲观,觉得也许只是暂时的冲击,觉得也许可以“剩者为王”,所以我们还是在坚持。  


 B公司的问题:  


 --战略目标模糊不清: B公司作为项目的领导者和规划者,本应该给出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或者努力方向。但其老板描绘的前景却美好而不一致(要不然也忽悠不到那么多人投资)。一会儿说要搞彩色电子书,一会儿说要拓展在教育行业的用途,一会儿又说要开发欧洲市场,总之就是画大饼。当然创业公司画饼在所难免,但一会儿画个五仁,一会儿画个粽子,过一会儿又说这是个包子,执行层面多少有些无所适从和心生疑虑。B公司作为一个新创公司,地点也很偏僻,但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其实吸引力不少高质量人才,但因为上述原因,人员流动率相当高。

   

 --内部的派系之争:窃以为一个小公司还有政治斗争的话简直就是致命伤(叹口气,唉~人和人坦诚相处怎么那么难),出走了一个也是国外回来的工程技术专家和几个经理,留下来甚至上升的人也不乏尸位素餐者。 高层领导互相排挤,中层领导要琢磨怎么排队,花在正经事上的精力当然要打折扣。   


 --技术瓶颈:技术目标就是kindle所使用的E-ink电子纸,一直在追赶,总是有差距,比如白度、反应时间。白度差异可以这么理解:看A4纸的感受和看报纸的感受——当然我们是接近报纸的那个;反应速度体现在翻页时,电纸书在静止页面是不会像LED屏幕一样刷新的,但翻页时需要通电移动墨水中的黑白粒子重新排列,0.3s和0.5s感受起来差别是很大的。总之电子墨水研发进度严重不达预期。  


 我们公司的问题: 

 --同样对项目定位不清楚:B公司当然是将重要性放在第一位,但我们公司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小项目而已,还是特别事儿的一个小项目。但是由于总经理对这个项目比较支持,大家更多是表面上认真配合的。B公司认为我们是拿他们钱替他们干事,但我们觉得我们也投入并亏了好多老本我们应该是对等合作——所以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B公司的各种合理及不合理要求。举个我自己的栗子,因为B公司安插实验导致我们自己的常规产品生产经常被打乱,所以有段时间我被自己部门老大忽悠要对B公司强硬点,我就给他们提了一大堆要求,说如果你们不怎样怎样我们很难协调生产时间,以后能不能按照我们的生产计划来,毕竟我们部门还有常规生产,不能老是被你们打乱Blabla…然后这封邮件被转发给我们总经理,总经理亲自给我发邮件让我尽量配合之类(好吧我承认我现在想来觉得当时自己蛮2的)。

   

 --部门经理对项目支持态度不一:有一段时间公司董事办的一名经理觉得我们部门不够关心这个项目,让我直接向他汇报情况,可我们部门老大很不高兴啊,然后各种向总经理表忠心说自己如何如何支持这个项目。再后来部门老大换掉,新老大丝毫不掩饰自己不喜欢这个项目,连表面功夫都不想做了,直接跟我说我觉得这个项目前景不好,要不我把你调回来你帮我们搞常规产品工艺你觉得怎么样…结果后来总经理又在高层会议上跟他强调哎呀电纸书这个项目还是很有前景的你要好好支持啊,所以他又不敢有所行动。

   

 --批量生产屏幕时质量不稳定: 这个有多方面原因,配方的、生产工艺的、设备的、品控的。比如配方经常变动导致生产工艺需要跟着变动;核心设备是一条被我们公司淘汰了的生产线很不稳定;一周大概只有两天生产,其他时间员工被分流导致没有熟练生产人员;品质监控不到位等等等等。主要导致的就是屏幕质量不一致,不良率高,切割困难。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屏幕合格率只有30%。  


 5、我离开之后的情况 

 --电子纸销量继续维持要死不活的状态。B公司掌控着销售渠道,在德国有代理商,所以很大部分(其实也不大)销往欧洲。2013年这个德国的代理商被E-ink起诉侵犯专利权,然后各种反起诉扯皮,到现在似乎也没扯出结果来。   

--B公司也在继续进行各种类生产试验提高产品性能。但和我的前公司合作已经处于互不信任的状态(好吧,我离开之前就互不信任了)。产品质量进展据我估计应该是蛮缓慢了。  

 --今年B公司又和江西的一个下游制造企业C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说要把客户全部转给C公司,由C公司负责销售渠道,B公司专心致志搞研发。据我不客观的估计,又是忽悠了C公司一笔钱吧。  


6、我的反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