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功能介绍
本设计实现了一个 基于 51 单片机的智能化交通红绿灯控制系统,通过结合红外传感器检测车流量,动态调整绿灯时间,防止车辆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系统模拟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实际工作场景,同时利用 LCD1602 显示屏实时显示车流量和交通灯状态,增强了系统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
交通灯基础控制
模拟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每条道路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设置红、黄、绿三色灯。系统按照 红灯 10 秒 → 黄灯 3 秒 → 绿灯 10 秒 的固定周期进行循环,确保各方向车辆依次通行。 -
红外车流检测
- 在南北方向设置红外避障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数量。当绿灯时间内检测到车辆超过设定阈值(如 5 辆),系统会自动延长南北方向的绿灯时间 10 秒,对应延长东西方向的红灯时间。
- 在东西方向同样设置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车流量过大时,自动延长东西方向的绿灯时间 10 秒,对应延长南北方向的红灯时间。
-
智能延时机制
系统在同一周期内允许绿灯延时一次,以保证一方向的车流量得到疏散,但不会无限制延长,从而避免另一方向车辆严重拥堵。 -
LCD1602 信息显示
使用 LCD1602 实时显示交通灯当前状态(红、黄、绿)以及检测到的车流量参数,使交通控制情况清晰可见。 -
电源与可靠性设计
系统采用稳定的电源电路,保证单片机、LED 信号灯、传感器和液晶模块的可靠运行。
综上,本系统不仅能够模拟普通红绿灯控制逻辑,还能根据实际交通状况动态调整信号灯时间,具备智能化和实用性。
2 系统电路设计
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本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为 STC89C52 单片机,其内部带有 8KB Flash 存储器,满足程序存储需求;具有多个 I/O 口,用于连接 LED 信号灯、红外传感器和 LCD 模块;还具备定时器和中断功能,适合实现周期性红绿灯控制与实时车流检测。
最小系统电路包括:
- 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的 5V 电压。
- 晶振电路:常用 12MHz 晶振,保证单片机时钟稳定。
- 复位电路:保证上电复位,系统从初始状态运行。
2.2 LED 信号灯指示电路
每个方向有三盏灯:红、黄、绿,分别通过电阻限流后连接到单片机 I/O 口。
- 红灯亮:禁止通行;
- 黄灯亮:警示准备;
- 绿灯亮:允许通行。
由于 I/O 驱动能力有限,实际应用中可以增加三极管放大驱动电路,保证 LED 灯亮度和稳定性。
2.3 红外避障传感器电路
在南北、东西方向各布置一组红外避障模块,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过。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入单片机 I/O 口,单片机通过计数器记录单位绿灯周期内检测到的车辆数量。
- 如果检测到车流量 >= 5,则系统自动触发绿灯延时逻辑。
- 红外避障传感器电路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接收管组成,通过检测反射信号判断是否有障碍物。
2.4 LCD1602 液晶显示电路
LCD1602 模块采用 并行接口 与 51 单片机连接,用于显示:
- 当前通行方向和红绿灯状态;
- 车流量检测情况;
- 是否触发了绿灯延时。
2.5 电源电路
系统采用 5V 稳压电源模块,同时保证单片机、LED、LCD 和红外传感器的正常工作。为防止电压波动对系统造成干扰,可以在电源两端加上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进行滤波。
3 程序设计
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主控逻辑、交通灯控制、红外检测模块、LCD 显示模块、延时控制模块。
3.1 主程序框架
#include <reg52.h>
#include "lcd1602.h"
#include "delay.h"
sbit RED_NS = P1^0; // 南北红灯
sbit YELLOW_NS = P1^1;
sbit GREEN_NS = P1^2;
sbit RED_EW = P1^3; // 东西红灯
sbit YELLOW_EW = P1^4;
sbit GREEN_EW = P1^5;
sbit IR_NS = P2^0; // 南北红外传感器
sbit IR_EW = P2^1; // 东西红外传感器
unsigned char carCount_NS = 0;
unsigned char carCount_EW = 0;
void main()
{
LCD_Init();
while(1)
{
// 南北通行
traffic_NS();
// 东西通行
traffic_EW();
}
}
3.2 交通灯控制逻辑
void traffic_NS()
{
RED_EW = 1; YELLOW_EW = 0; GREEN_EW = 0; // 东西全红
RED_NS = 0; GREEN_NS = 1; // 南北绿灯亮
LCD_ShowString(0,0,"NS Green");
carCount_NS = 0;
for(int i=0; i<10; i++) // 初始绿灯10秒
{
if(IR_NS == 0) carCount_NS++; // 检测车流
Delay1s();
}
if(carCount_NS >= 5) // 若车辆 >= 5 辆,延时10s
{
LCD_ShowString(1,0,"NS Delay");
for(int i=0; i<10; i++) Delay1s();
}
GREEN_NS = 0; YELLOW_NS = 1; // 黄灯3秒
Delay3s();
YELLOW_NS = 0; RED_NS = 1; // 红灯
}
3.3 红外检测与车流统计
void checkCars_NS()
{
if(IR_NS == 0) carCount_NS++;
}
void checkCars_EW()
{
if(IR_EW == 0) carCount_EW++;
}
3.4 东西方向控制
void traffic_EW()
{
RED_NS = 1; YELLOW_NS = 0; GREEN_NS = 0; // 南北全红
RED_EW = 0; GREEN_EW = 1; // 东西绿灯亮
LCD_ShowString(0,0,"EW Green");
carCount_EW = 0;
for(int i=0; i<10; i++) // 初始绿灯10秒
{
if(IR_EW == 0) carCount_EW++;
Delay1s();
}
if(carCount_EW >= 5) // 若车辆 >= 5 辆,延时10s
{
LCD_ShowString(1,0,"EW Delay");
for(int i=0; i<10; i++) Delay1s();
}
GREEN_EW = 0; YELLOW_EW = 1; // 黄灯3秒
Delay3s();
YELLOW_EW = 0; RED_EW = 1; // 红灯
}
3.5 LCD 显示模块
void LCD_Display()
{
LCD_ShowString(0,0,"NS Cars:");
LCD_ShowNum(0,8,carCount_NS,2);
LCD_ShowString(1,0,"EW Cars:");
LCD_ShowNum(1,8,carCount_EW,2);
}
3.6 延时函数
void Delay1s()
{
unsigned int i,j;
for(i=0;i<1000;i++)
for(j=0;j<112;j++);
}
void Delay3s()
{
for(int i=0;i<3;i++) Delay1s();
}
4 总结
本设计利用 51 单片机 + 红外传感器 + LED 信号灯 + LCD1602 实现了一个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与传统定时红绿灯相比,本系统在绿灯期间根据车流量动态延长绿灯时间,防止交通堵塞,提高通行效率。同时结合 LCD 实时显示灯状态与车流信息,直观反映系统运行情况。
系统特点如下:
- 智能性:通过红外检测车流量,动态调整绿灯时间。
- 实时性:LCD 实时显示交通灯状态和车流参数。
- 公平性:每次绿灯延时只允许一次,避免某一方向长期占用。
- 扩展性:可在更多车道或更复杂的路口中推广使用。
该设计不仅是交通控制系统的实验性方案,也可作为智能交通研究的基础平台,展示了单片机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