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电池交换站调度策略
1. 研究背景与基础设定
1.1 时间模型与电池假设
为了研究智能电网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s)电池交换站(BESs)的调度问题,我们采用每日模型,将一天划分为若干均匀的时间间隔,记为 = {T1, T2, …, tT}。假设 PHEVs 配备了可轻松更换的标准化电池,且为简化模型,仅考虑一种标准电池。当客户前来时,以固定费率 p0 进行电池交换,交换的电池荷电状态(SoC)设为常数(如 15%),即客户用 15%电量的电池换取满电电池。若 BES 向电网售电,也会将满电电池放电至 15%。
1.2 智能定价函数
BES 除了通过电池交换盈利,还可参与需求侧管理(DSM)系统,利用智能定价机制获利。智能定价函数通常采用凸增的二次函数形式:
[c(l) = al^2 + bl + c]
其中,a、b、c 由公用事业公司确定,l 为电网总负载,而非 PHEVs 的总负载。
1.3 客户估计
准确估计 BES 的客户数量和使用模式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合理配置设备,避免因设备不足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或因设备过多导致浪费。大多数客户在上班或回家途中前往 BES,且每辆 PHEV 每天需进行一次电池交换或充电。若某 BES 无满电电池,客户会在同一时段前往附近其他 BES。
客户到达 BES 的分布遵循其离家和回家的模式,PHEV 的出发和到达时间可建模为两个正态分布:
[p_d = \frac{1}{\sigma\sqrt{2\pi}}e^{-\frac{(t - \mu_d)^2}{2\sigm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