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文章平均质量分 72
本分类为博主学习设计模式而创建,大部分搬运自菜鸟教程,少许个人学习心得,希望能与各位做个分享
吃小孩的果冻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设计模式
23种设计模式 单例(Singleton)模式:某个类只能生成一个实例,该类提供了一个全局访问点供外部获取该实例,其拓展是有限多例模式。 原型(Prototype)模式:将一个对象作为原型,通过对其进行复制而克隆出多个和原型类似的新实例。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产品的接口,由子类决定生产什么产品。 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产品族的接口,其每个子类可以生产一系列相关的产品。 建造者(Builder)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分解成多个相对原创 2021-02-25 09:21:27 · 206 阅读 · 0 评论 -
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 介绍 意图: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有时候面临着"一个复杂对象"的创建工作,其通常由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这个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着剧烈的变化,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却相对稳定。 何时使用:一些基本部件不会变,而其组合经常变化的时候。 如何解决:将变与不变分离开。 优点: 1、建造者独立,易扩展。 2、便于控制细节风险。 缺点: 1、产品必须有共同点,范围有限制。 2、如内部变化转载 2021-05-10 21:00:59 · 114 阅读 · 0 评论 -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 介绍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优点: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使用场景转载 2021-02-19 16:21:34 · 117 阅读 · 0 评论 -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介绍 意图: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主要解决:在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比如说:要访问的对象在远程的机器上。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对象创建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可以在访问此对象时加上一个对此对象的访问层。 何时使用:想在访问一个类时做一些控制。 如何解决:增加中间层。 优点: 1、职责清晰。 2、高扩展性。 3、智能化。 缺点: 1、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转载 2021-02-22 11:56:09 · 95 阅读 · 0 评论 -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 介绍 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常常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到新的环境中,而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现对象不能满足的。 何时使用: 1、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 2、想要建立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这些源类不一定有一致的接口。 3、通过接口转换,将一个类插入另一个类系中。(比如转载 2021-02-22 16:09:13 · 140 阅读 · 0 评论 -
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 介绍 意图: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器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主要解决:一般的,我们为了扩展一个类经常使用继承方式实现,由于继承为类引入静态特征,并且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子类会很膨胀。 何时使用:在不想增加很多子类的情况下扩展类。 如何解决:将具体功能职责划分,同时继承装饰者模式。 优点:装饰类和被装饰类可以独立发展,不会相互耦合,装饰模式是继承的一个替代模式,装饰模式可以动态扩展一个实现类的功能。 缺点:多层装饰比较复杂。 使用场景: 1、扩展一个类的功能。转载 2021-02-23 17:02:13 · 102 阅读 · 0 评论 -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 介绍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主要解决: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易用和低耦合,保证高度的协作。 何时使用:一个对象(目标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的依赖对象(观察者对象)都将得到通知,进行广播通知。 如何解决: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这种依赖关系弱化。 优点: 1、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是抽象耦合的。 2、建立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1、如果一个被观察者对象有很多的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转载 2021-02-25 11:23:00 · 9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