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仅为20%。也就是说,假如你所在的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那么对不起,你们大概有80%的概率会失败。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失败率呢?K哥作为一名IT咨询顾问、前互联网公司技术副总裁、某传统上市公司技术高管,聊一聊我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观察与思考。
第二个问题回答:企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
本质上,是为了对抗组织熵增。熵,是热力学里衡量体系中混乱程度的一个单位。熵增,是一种自发的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大到一个组织,小到人体,都遵循熵增定律。
与熵增相对的概念就是熵减,熵减才是一个企业或组织走向繁荣的途径。薛定谔说过:“生命以负熵为生”。
企业想要实现熵减,还要建立“耗散结构”组织。什么是“耗散结构”?是一种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达到非孤立、非平衡、非线性的有序状态。
举例来讲,城市就是一个“耗散结构”。它不断靠外界供给材料 (各种消费资料和建筑材料),并不断把废品排出到外界去,也就是通过与外界的物资交流,从外界取得能量和负熵 (把熵给予外界),才得以维持和发展,一旦与外界的交流断绝了,便趋于停滞和死亡,最后变为无序的废墟。
“耗散结构”理论是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戈津提出的,后来被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当中,任正非就非常推崇“耗散结构”思想,并且在华为内部推行这一理念。
了解了“熵增”和“耗散结构”,就不难发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企业构建“耗散结构”组织,引进数字化治理思想,升级数字化人才,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赋能企业经营和管理,最终使得企业达到熵减的过程。